肖左使家中沒有親妹,但也有族妹,這林侍郎就更不用說了,家中三個近親族妹心中對這位韓鳴熙韓大人可謂是青睞有加。
想著兩家家世也算是旗鼓相當,而且這韓大人的本事兩人都是看在眼中的,將來只怕將來定會百尺竿頭,所以兩人自然有親上加親之意。
但不論兩人如何旁敲側擊,韓鳴熙的嘴就像是貼了封條一般,什麼話都套不出來。
“今天也算痛快,多謝韓大人破費了。”
三人在琴瑟樓門前道別,韓鳴熙轉身便要離開,忽聽得身後一女子聲音傳來:
“公子,公子請留步。”
只見一女子身姿窈窕,懷中抱著一襲墨玉色披風,面上帶著薄紗,眼波流轉,顧盼生輝,使人見之不忘。
三人聽到聲音同時停下腳步,回頭看過去,就看到那個女子走到韓鳴熙面前,將懷中披風遞於韓鳴熙面前。
“公子,這更深露重,小女子特准備披風,望公子不要嫌棄。”
“喲喲喲,果然是我們玉面公子,就連出來喝個酒都有佳人疼惜,不像我們皮糙肉厚的,都沒人擔心我們更深露重給我們添件衣服。”
那女子聽到兩人的打趣後,忍不住羞紅了臉,在燭火的映襯下顯得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感,薄紗下的面容更顯得清麗婉約。
“多謝姑娘好意,但是不必了。”
“公子不必拒絕,這是我家小姐吩咐我,讓奴家給您的,還請公子一定收下,不要為難奴家。”
“喲,這丫鬟都這麼好看了,這小姐豈不是天上有地下無的仙子?”
韓鳴熙看著兩人看戲的神情,無奈只好接過女子懷中的披風。
“多謝你家小姐的好意,東西我就收下了,改天有空我一定親至琴瑟樓謝小姐贈衣之情。”
“我家小姐說了,像韓公子這麼俊美的郎君不論什麼時候來,我琴瑟樓的大門永遠為您敞開。藍溪閣定會為您空出來的。”
說完,那女子略施一禮後,轉身離開了。
林侍郎和肖左使一臉笑意的看著韓鳴熙,以往三人並不熟悉,自然是不敢輕易開玩笑的,但是今天三人喝酒聊天,也算是朋友了,開起玩笑來自然是毫無壓力。
“二位大人,下官先走了,您二位也趕快回家吧,明日還有的忙呢!”
說完,韓鳴熙扶著小廝的手登上自家馬車,攤開手,一張紙條躍然於眼前。
剛剛那女子無論如何都要將東西給自己的時候,他就疑心此舉有蹊蹺,直到自己將披風接過後,那女子藉著披風的遮擋將此紙條塞入自己手中。
“日後若有事,琴瑟樓藍溪閣相見。”
韓鳴熙看著熟悉的字,是她,她真的回來了,看樣子這琴瑟樓是她的產業,雖然無數次告訴自己一定不能激動,一定不能表現出異樣,如果引起別有用心之人的懷疑,恐為其帶來殺身之禍。
一路上韓鳴熙閉著眼睛努力平復心中翻湧的情緒,直到尚書府門前,才勉強不讓人看出異樣。
韓鳴熙將自己身上的披風遞給韓昌明:
“昌明,將這件披風收好,明天跟著我還給人家。”
韓昌明點點頭,雖然不知道自家少爺為何突然如此,但多年的習慣也讓自己不會問出多餘的話。
次日一早,韓鳴熙來到禮部,想著今晚自己就能見到多年心心念念之人,就覺得陽光格外的好,溫暖舒適,也不知道現在的她是個什麼樣子了。
“韓大人今天來的倒是早,昨日佳人青睞,不知韓大人今晚可會再去琴瑟樓呀?”
“肖左使未免有些不識趣兒了,人家明擺著想單獨跟韓大人會面,您還如此問,這讓韓大人如何回答呀?”
好像從昨晚喝酒之後三個人的關係不像之前那麼生疏了,兩個人開始學會打趣韓鳴熙了,看著他一臉無奈的樣子很是好玩。
“兩位大人快開始吧,今天我們要將餘下的人選全部進行核實。”
“韓大人如此無趣,這讓以後的夫人可如何是好?”
“林侍郎多慮了,韓大人對我們無意,所以才板著一張臉,將來面對夫人的時候,只怕會小意溫柔,舉案齊眉。”
“行了,行了,快乾活吧。”
眼看不論兩人怎麼調侃,韓鳴熙都不搭茬,只覺得滿心無趣,邊讓身邊的詹事傳喚今日需要核實身份的女子。
“傳平陽侯嫡女顧蘭溪。”
“請姑娘摘下面紗。”
韓鳴熙抬頭只瞥了一眼眼前的女子,心中便掀起驚濤駭浪,雖然已經不是當年的模樣,但是自己絕對不會認錯,就是她,就是自己心中念念不忘的那個人。
“我這邊沒什麼問題,林侍郎和肖左使呢?”
“都沒什麼問題的話,就下一位吧。”
無人知道這表面上的平靜,需要耗費韓鳴熙多大的心神。
顧蘭溪扶著侍女的手登上了馬車,馬車悠悠行駛過京城的街道,她掀開車簾,這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她回來了。
“小姐,你真的決定要代替平陽侯那位小姐?萬一選中了,將來你可是要嫁到西秦的,小姐,你真的願意賠上自己的一輩子嗎?”
琉璃一臉擔憂的看著自家小姐,那位對小姐的心思自己可是看在眼中的。
“琉璃,這麼多年了,這件事既然要做就勢必有個開端,放心吧琉璃,我知道分寸。”
當年的事情所有人都是親歷者,眼看著自己的父兄,自己的親人成為刀下的亡魂,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琉璃你一會兒傳信給墨竹,這段時間我出門不方便,如果韓大人去了,好好招待。讓他不要擔心我,我這邊有什麼事兒會讓你們過去通知他的,讓他稍安勿躁。”
“好的,小姐我知道了,這次候選貴女據說被安排在了皇家別館,瀟湘苑,瀟湘苑的管事嬤嬤是我們的人,小姐放心就好。”
“你們安排我總是很放心的。”
說著,顧蘭溪放下車簾閉上眼睛,此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十萬將士英魂在上,顧蘭溪絕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