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是廢物,那天下還有不是廢物的人嗎?
此時甄逸內心驚喜交加,此刻暗暗做了一個決定,這樣的人一定要抱緊對方大腿,這對自己家族未來必然有利。
“殿下,錢明天我就安排人送過來。”
劉恢擺了擺手。
“明天送2000貫錢過來就行,其他錢財你安排人送到遼東,我自會去取。”
他此時明白了,這位殿下未來要去遼東,只是自己不解,為何選擇這麼一個苦寒之地呢?
不過,這不是自己該關心的事情。
“殿下放心。”
“甄家主,你們甄家經商背後是哪個家族?”
聽到劉恢輕描淡寫的話,甄逸顯得很慌亂。
這個時代雖然從上到下看不起經商的,可是哪個世家豪族手裡沒有商人的隊伍?
他們不允許朝廷向商人增加稅收,美其名曰是商人多狡詐,重商於國不利,私下自己賺得盆滿缽滿。
朝廷只得向苦哈哈的農民不斷增加稅收,稅收又是按戶繳納,這樣一來就形成惡性迴圈。
甄逸短時間已經清楚,這位殿下可不簡單,唯有老老實實回答。
“殿下,我們沒有固定,只是從上到下都少不了打點一下。”甄逸說的倒是實情,規模做到這麼大,可不是一個世家想吞併就能吞併的。
劉恢點了點頭。
“從今天開始,肥皂和我無關。
不過,我倒是認為,各行各業都對天下有貢獻,商人只要按照規矩來辦,商人對推動天下發展是有利的。”
聽完劉恢的話,甄逸好像有點明白了,眼前這位殿下不會歧視商人,同時也在暗示什麼,一時他也不明白。
“殿下心胸開闊,逸敬佩。”
劉恢只是笑著搖了搖頭,兩人聊了一會兒,送走甄逸。
劉恢看到史阿一副不解的表情。
“你是不是覺得這麼好的生意為何給他?”
史阿內心一驚,他已經不把眼前這位少年當少年看待了,只是沒想到,對方一眼就看穿了自己想法。
史阿急忙點了點頭:“殿下,我們自己賣不是賺得更多嗎?”
劉恢坐在臺階上,示意史阿也坐了下來。
“甄家能成為大漢大商,他們有自己門路,並且實力雄厚。
和他合作,我短期能拿到自己需要的錢糧。
從上到下都需要打點,我自己做如何不確保不被人巧取豪奪?我自己又不能出面。
須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
史阿點了點頭:“是史阿愚笨了。”
“每個人有自己擅長的,你不擅長此道,今後,你只要按時對接好錢糧就行。”
聽完劉恢的話,史阿繼續說道:“殿下不擔心他做假賬?”
“為何擔心?甄逸不會,他不會這麼短視。”說完劉恢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塵,轉身就進屋了。
留下史阿一人坐在那兒發呆。
第二天朝堂,這是一月一次的朝會,在洛陽大部分官員都來參加了。
大漢的官制是繼承秦制進行一定的修改,主要是三公九卿制。
在大臣的行禮中,劉宏緩緩來到,坐在了上首,其餘朝臣都跪坐下來。
劉宏看了一眼張讓,張讓立馬喊道:“可有事奏對?”
下面官員互相看了一眼,站在最前面是太尉劉寬,也是三公之首。
提到劉寬,此人也算得上東漢名臣,劉寬是漢高祖劉邦的十五世孫,從小聰慧,待人極寬,深得朝中大臣敬重,就連他的夫人都認為他性格太好,根本不像男人,這樣的人如果在能力強大的君王下面還行,在劉宏這種自暴自棄的君王下面很難有大作為。
接下來站著的是司徒袁隗,袁隗是四世三公袁家之主,袁家此時已經是第一世家,此時大漢四大世家分別為: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
袁隗自身沒有子嗣,袁隗共三兄弟,大哥袁成逝世前做到司隸校尉(監察京城和地方官員的官職),由於膝下無子,老二袁逢把庶長子袁紹過繼給袁成,袁逢做到太傅,逝世以後,由於三弟袁隗後代早夭,袁家資源自然落到袁逢一脈手裡。
此時袁隗眼皮也沒抬一下,讓人不知道在想什麼。
下面官員還有曹嵩(曹操父親,此時大司農,九卿之一)等人。
突然一名御史站了出來,行禮後說道:“陛下,臣有奏。”
劉宏看了看對方,這人是何進一脈的人。
“卿所奏何事?”
“陛下,臣聽聞大皇子身體欠佳,為天下安定計,臣奏請陛下封王,以安天下。”
劉宏皺著眉頭說道:“皇長子如今不滿12歲,朕以為此時封王不合適。”
“陛下,臣也知道大皇子年幼,可是事關國家安定,臣斗膽請陛下准許。”
話音一落,陸陸續續有差不多十來人站了出來。
“臣等附議”。
劉宏看了一眼:“此事容朕好好想想。”
劉宏這樣一說,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
“今天,朕給大家一首詩,不同於我們現在的詩,愛卿請品鑑: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劉宏說完以後,整個朝堂瞬間安靜,只有不斷“嘶……嘶”的聲音發出來。
這首詩和大漢的賦完全不同風格,但是短短四句聽完讓人熱血沸騰。
一位中年人,長相十分英武,站了出來:“陛下,請問何人所作?”
聽完後,其他人也是一臉期待。
“盧愛卿,此乃大皇子所作。”
問話的人是大漢少有的文武雙全之人盧植。
聽完劉宏的話,所有人不可思議的互相看了看。
他們也深知,劉宏沒必要拿這事來作假。
此時前面還有一人,臉色極度難看,那就是河南尹何進,他完全沒想到這劉恢居然有如此才能。
此時何進心裡更是下定決心,一定要讓此子遠離朝堂。
大家看了一眼何進,沒人誇讚,因為所有人不想平白無故得罪何進。
劉宏瞄了一眼何進,什麼話也沒說。
“各位愛卿,大皇子對朕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朕希望各位愛卿謹記住這句話。”
“臣等謹記。”
此時大家心裡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