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深深看了一眼劉恢,此時,他發現自己完全看不透這個11歲的兒子。

面對自己,冷靜得可怕,尋常朝中那些老臣見到自己眼神都會躲閃,而劉恢完全不一樣。

“你想過沒有?如果把你分封到遼東,朝中大臣和天下百姓如何議論朕?”劉宏嚴肅的說道。

劉恢知道,此時父皇自稱朕,這是以皇帝來和自己談這個問題。

劉恢隨後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對於父皇來說並不困難。”

“哦”。劉宏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劉恢

隨後繼續說道:“那你說說看?”

“父皇,請問誰最希望兒臣離開?”

劉宏看著劉恢點了點頭。

劉恢繼續說道:“他們既然希望兒臣離開洛陽,肯定更加樂意希望兒臣遠離洛陽,最好是條件惡劣之地。”

“你的意思是借勢,讓他們主動說出來,朕背後推波助瀾?”劉宏心情複雜的看著劉恢,此時他是真不希望這個麒麟兒離開洛陽,但他非常清楚,如果留在洛陽,必然陷入無休止的爭鬥之中。

“兒臣愚笨,其實父皇一早就有了打算,只是想考校兒臣一番。”劉恢非常清楚,在夢裡,皇帝最忌憚比自己聰明的臣子,哪怕是皇子。

劉恢的馬屁讓劉宏很是受益,微笑著說道:“恐怕沒那麼容易。”

劉恢點了點頭,心想,此時何進是河南尹,還不是後來黃巾起義時的大將軍,此時世家只是想利用他來對付宦官。

“父皇,孩兒曾經聽說過一句話《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句話很有意思,朕明白了,你是想告訴朕,可以用世家力量。”

“父皇聖明,天下所有的人和事都是父皇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哈哈……,你讓為父很是欣慰。”

隨後面帶不捨的問道:“非得離開嗎?”

劉恢此時面對劉宏心情有些複雜,從小到大,自己並未從劉宏處得到任何親情,此時劉宏的表情他能看得出來,劉宏對於自己是寄予希望的,這不是裝出來的。

“父皇,此時大漢朝廷內外風雨飄搖。

兒臣在外可以震懾不臣。”

聽完劉恢的話,劉宏情緒有點低沉,隨後說道:“你的決定是對的。

離開書房以後,你依然是不受寵的皇長子,你可明白?”

“兒臣明白,父皇是想保護兒臣。”

劉宏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後說道:“朕會給你一道密旨,封地一切事情均由你做主,任何人無權干涉。”

劉恢一聽,心中大喜,隨後跪拜著說道:“謝父皇天恩,兒臣絕不會辜負父皇信任。”

劉宏走上前來,扶起劉恢,溫和的說道:“恢兒,父親年輕時也想改變大漢現狀,可是阻力太大了,最後發現無人可用,滿朝都是世家豪族之人。

為父這輩子做了很多荒唐事,讓為父唯一欣慰的就是有你這麼一個兒子。”

“父皇……”劉恢眼含熱淚,這或許是親情的羈絆。

劉宏打斷了他,繼續說道:“恢兒,如果將來天下有變,為父只希望你能保住你皇弟和皇妹的性命。”

“父皇放心,兒作為他們兄長,自然有責任保護好他們。”

聽完劉恢的話,劉宏內心也是很欣慰。

“另外,為父派遣一人保護你安全。

他就是被譽為劍神的王越。”

劉恢心裡大喜,但是不能表露出來:“父親安全關係大漢江山,王師理應保護父皇安全。”

劉宏搖了搖頭:“王師職責並非保護我,而是教朕劍術。

朕把他調給你,收服他還得看你自己。”

“多謝父皇,兒臣遵命。”

“東大街有個院子就賜給你,這是一個進出宮的令牌。”說完劉宏就丟給劉恢一個令牌

劉恢立即謝恩,他知道,今天這番話讓劉宏重新認識了自己,自己第一步也就完成了。

“恢兒,你要記住,世家豪族他們很自私,他們把家族利益永遠放在第一位。

我看了你的名單,應該就荀家是大世家了,其餘人你是如何得知的?”

“父親,其餘人是別人推薦給世家的,兒臣花錢買來的。

這些人,一些世家豪族看不起他們”。

劉恢只能編造故事,劉宏只是笑了笑,誰都有秘密,他也沒多問。

《漢朝一般有世家、寒門、庶民等區分。

寒門是幕落的世家豪族,庶民是真正社會最底層。

隋朝楊堅提出科舉制,但是實行是唐朝貞觀開始的,經過太宗、高宗、武則天三朝不斷完善,世家地位才逐步下降,到了宋朝,世家影響力很低了。

不過,封建社會雖然實行了科舉,但是讀書離普通百姓依然遙遠,只是讓一些小的世家豪族獲得了上位的機會。

真正讓天下百姓讀上書的,還是後來國家解放以後。》

劉宏點了點頭:“晚點王越會去你那兒。

你先退下。”

劉恢拱手行禮:“諾”。

劉恢從劉宏書房出來,感覺輕鬆了不少,他發現自己懂了很多知識,很多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知識。

此時的劉宏,還未從震驚中醒過來。

自言自語的說道:“心性、學識都遠超自己想象。

不是這次落水,恐怕你還會一直藏拙。

哎!希望你能真正挽救這風雨飄搖的大漢天下。”

劉恢走出劉宏書房後,發現自己後背已經溼透了。

他是在賭,賭劉宏是真昏君還是面對亂局的無奈。

結果他賭對了,劉宏並非不知道大漢現在的問題,只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然而劉恢知道,自己有給大漢延續壽命的辦法,但是,對天下百姓並無什麼好處,最多治標不治本。

回到住所,劉恢在想夢裡的一切是那麼現實,他也發現自己這幾天徹底長大了,主要是思想上。

現在離黃巾起義只有不到兩年時間。

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和解決。

今天跨出第一步,那就是離開洛陽,離開這是非之地,苟且發育自己才是正道。

劉恢正在思索,被旁邊聲音突然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