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相機,合影也就成了活動的一個環節。

劉恢看到報紙上的相片和內容時,嘿嘿笑了起來。

因為報紙質疑劉恢作秀,劉恢並不在乎這些,所有官員都可以做這樣的秀,這樣的官員難道不比那些躲在辦公室和成天躺在女人肚皮上的強嗎?

劉恢在前往趙國的路上,而下院今天透過了一條法令。

法令內容:華夏官員未來面對百姓和出席公眾場合時,統一上裝,上裝上要在醒目位置繡上官職和姓名,以便百姓一眼就能知道,這樣有利於百姓有事可以直接找官員。

法令全文刊登在了報紙上,有人憂愁就有人歡喜,愁的是個別官員,因為這樣一來,想懶政都不可能,喜的自然是百姓。

華夏官員並不是全部普選的,以縣為例,只有縣長和縣百姓大會會員是普選的,縣政府的幾個科室都是縣長提名百姓大會批准的,這些人任命是有基礎條件的,不能隨便找幾個人過來。

這些科長,有些沒有抱負,有些更是混日子,如果自已名字繡在衣服上,那就代表著幹不好恐怕會被人當面罵甚至吐口水。

“這是一個國家的進步,這是好事,應當支援。”陳紀到了華夏以後,一直以來就保持著這樣的性格。

“挺好的,如果百姓怕官員,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有官員怕百姓,才能真正服務於百姓。”對於陳紀的觀點,鄭玄是支援的。

“這樣一來,會不會增加費用支出?”蔡邕看著眾人問道。

“費用肯定會增加一些,不過不多,我問過,這樣的外套十分便宜,它不是正常衣服,就是套在衣服外面的一個馬甲。”盧植一本正經的解釋道。

“這點錢百姓肯定不會反對,因為這樣做,大家就能認識官員,有什麼問題也好對應找人。”劉虞說道。

“這個方法很好了,朝廷時期,有多少百姓知道自已縣令\/縣長姓什名誰?

而如今,為了百姓手裡的票,縣長、鄉長、村長哪一個不拼命討好百姓?”楊彪接過話說道。

“權力只會對它來源負責是至理名言。

朝廷時期的縣令,他的官職是太守任命的,縣令必然只會討好太守,原因很簡單:百姓又不能讓我升官,我為何要對百姓好?

這是人性決定的。”荀爽有些激動,他愈發覺得華夏這套制度更加適合華夏。

“一個外套繡字,能拉近和百姓之間的距離,對於有抱負的人來說,肯定希望這樣做,希望百姓認識自已。

朝廷時期官員怕百姓知道自已,因為很多人虧心事做多了。”閻忠看向窗外,緩緩說道。

閻忠的話讓不少人尷尬,在場當過官的人太多了,誰都有私心。

蔡邕就曾經和劉恢說過,在朝廷當官,如果周邊的官員都貪錢,而你很清廉,那你就犯了大忌,在他人眼裡,你的行為就是一種罪了。

“老閻雖然話不好聽,但也是實話。

以我為例,不貪錢怎麼支撐這麼大家族開支?”曹嵩倒是比較坦誠,因為他知道,對於往事,華夏只追究刑事案件,不追究經濟案件。

歷史上的曹嵩花了一億錢(10萬貫五銖錢)買了一個太尉(三公之首)來當。

眾人沒有人反對,世道原本就是如此。

“如果有華夏這樣的社會保障,老夫也不會貪。”陳珪點燃手裡的煙說道。

“漢瑜,此話不要說滿。”司馬徽反駁道。

“德操此話何意?”

司馬徽尚未開口,劉洪接過話說道,“他的意思是,一個權力沒有限制的皇權制度下,靠本心有幾個人能守住一輩子?

從三皇五帝到華夏之前,有多少人敢說自已絕對清廉?

解決腐敗首要問題是限制權力,是監督,要你的對手來監督你,而不是你自已監督自已。”

劉洪的話眾人陷入了思考,他並沒有說錯。

如果自已家人監督自已,這原本就是一個笑話,因為大家是利益共同體,搞不好的話,有可能把監督變成排除異已的工具。

而你的對手不一樣,他們巴不得你犯錯誤,因為你的錯誤會讓你下臺,他們才有更多機會,你犯了錯,承受代價的不止是你自已,還有你所在的黨派,因而,黨內的人都會盯著你,這樣就形成良好的生態。

華夏不相信“依靠自覺”,因為對於法治來說,這幾個字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在絕對利益面前,有幾個人能守住初心?

這幾年,華夏送禮貪腐的事情仍然屢見不鮮。

但是,好訊息是,基本都是第一次就被查出來了。

如果這些蛀蟲這樣幹十年二十年,對一地百姓將帶來多大損失?

因此,華夏對於廉政署的評價標準,並不是你抓了多少鉅貪?而是你抓的人是第幾次伸手。

華夏分權、制衡、監督、透明做到這一步,依然有人鋌而走險。

那就不難想象以前的朝廷,以前朝廷的太守,那是一郡的天,誰敢說一個不字,百姓告官,就算贏了也要受到處罰,這就讓百姓基本上不敢告官,太守、縣令一句話就能讓一家人生死,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如此大的權力,他們不貪錢嗎?尤其是天高皇帝遠,自已就是一方土皇帝。

這些人對於百姓來說猶如災難,和土匪下山區別並不大。

就算很多土匪也知道,搶劫不能太狠,因為要留下韭菜,下次才能割。

這種皇權制度下的官員,能不貪腐嗎?恐怕換了誰也會忍不住,何況,你不貪腐,如何孝敬自已上司?不孝敬上司,不要說升官,就是現有官位恐怕也很難保住。

“華夏政治越來越透明瞭,原本朝廷的人執著於陰謀詭計、明爭暗鬥。

很多人把政治鬥爭當成為官必修課。

朝堂表面和氣,實則腥風血雨。

而華夏雖然也鬥爭,但主要是放在明面,在規則以內。

在華夏,你可以抓對手道德方面的缺陷進行攻擊,也可以抓住執政不力攻擊,更可以抓住他貪腐問題,但,都需要在法律之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