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高幹說得對,華夏百姓對劉恢的確有點“愛之深、責之切”。

對於其他國家的議論,劉恢並不在乎,但是對於華夏百姓和華夏輿論,劉恢卻異常在乎,因為劉恢和其他人一樣,也愛惜自已身上的羽毛。

“有人為了國家犧牲自已,有人為了自已犧牲國家;有人為了國家放棄權力,有人為了權力放棄國家。”這幾句話最近在華夏很火,這幾句話是出自禰衡所言。

禰衡是一個典型的狂人,他剛到遼東時,就對劉恢不停指責。

報紙當時剛剛私有化,為了流量,自然願意刊登禰衡的言論。

有人稱他為“瘋子”,也有人稱他為“狂人”。

他用一杆筆,罵盡天下事,名人很少有逃脫他罵的人,就連他的好友孔融也沒有逃脫。

歷史上的禰衡罵曹操,曹操將他送給了劉表,他罵劉表,劉表是“謙謙君子”,將他送給了黃祖,曹操和劉表慣著他,而黃祖直接砍了他。

而如今他在華夏卻活得很好,禰衡罵盡天下事,逐漸他發現,自已的文章越來越不受歡迎。

剛開始,很多人為了熱鬧,都喜歡看他文章,久而久之,大家乏味了。

因為很多人發現,禰衡是一個“瘋子”,無論對錯都很難逃過他的毒嘴。

隨著華夏不斷發展,尤其是邏輯學、哲學、社會學的普及,很多人開始變得理智,無端辱罵只能遭到更多人的無視。

這讓禰衡決定改變,最近幾年,禰衡也在開始反思自已。

身處華夏的大浪潮之下,他禰衡究竟如何才能青史留名?是做一個瘋子?還是做一個有思想的思想家?亦或是做官?

最後一條道路,他很快就否決了,因為他知道,華夏的官和朝廷不一樣,幹不好就無法獲得百姓手中的票,朝廷當官,對待百姓好壞並不重要,只要對待上司好就行,因為自已的官位是上級給的,不是百姓給的。

至於瘋子?他已經實踐過了,罵劉恢都會被人無視,何況罵其他人?

在百姓越來越理智,越來越明辨是非的華夏,禰衡想換一種方式。

那就是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思想。

正如劉恢常說,人一生追求名利並沒有錯,只要按照規則辦事,那就沒有問題,如果超越規則,自有法律來管你。

這段話也許是禰衡透過不斷比較而得出自已的想法。

“沒想到,華夏的狂人也有如此腳踏實地的思想?”

“說明禰衡這個狂人也在改變。”

“土壤很重要,他也許知道,無腦的批評只能被人當成笑話。”

……這類議論隨處都能聽到。

“禰正平真的變了。”楊彪認識他超過十年,在他心中,這就是一個自大狂,永遠的是天老大、我老二的思想。

“禰衡是一個驕傲的人,年輕時看到不如自已的人,他通常瞧不起對方。

這讓很多人不喜。”陳紀也是學者,他也見過年輕的禰衡。

“也是華夏允許言論自由,如果換成朝廷,恐怕禰衡的言論早就人頭不保了。”荀爽微笑著搖了搖頭。

“劉恢一直在說,這麼大一個國家,如果只有一種聲音那就太可怕了。

華夏不需要太多讚美聲,需要的是批評聲。

禰衡以前無論罵劉恢,劉恢從不回應他。”鄭玄緩緩說道。

“別的不說,這次禰正平這幾句話說得很有道理。”蔡邕對禰衡才學還是很欣賞的,也讀過禰衡很多文章。

盧植說道,“禰衡幾句話道出了私天下、公天下本質區別。

私天下時,無數兒郎為了國家犧牲了生命,他們連一個名字都沒有留下,而他們死了,統治者依然還在禍害他們父母妻兒。

大家保家衛國,究竟保的是誰的家?衛的是誰的國?

就像華夏,大統領為了國家未來,願意主動放棄權力。

而皇帝們還嫌權力不夠,還在不惜一切代價加強自已的權力。

而這個代價就是國家,就是生存在這片土地的所有人。”

“禰衡以前不管如何,如今,就憑這幾句話,禰衡在當今華夏文壇,當有一席之地。”陳珪點了點頭。

一個國家,需要執行者,也需要思想者。

這就好比科研,思想者相當於基礎理論研究,執行者相當於將基礎理論負責落地,讓他商品化。

二者都很重要,少了誰也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華夏如今有點先秦味道,可以說百花齊放。

先秦因為國家之間競爭,逼得各國重視人才、尊重人才,各種學說先後湧現。

而如今的華夏則走了另一條路,那就是全民教育,全民思考。”劉虞對如今的華夏可以說十分喜歡。

“先秦不如當今華夏,原因很簡單:先秦只重視人才,因為君王需要以此強大國家,達到稱霸的目的。

而如今華夏不同,是真正平等對待每一個人,讓所有的人都能有尊嚴的活著,都能實行自已的價值。”閻忠隨即反駁道。

細想一下,閻忠並沒有說錯,因為先秦時期各種思想學說很多,但是百姓地位依然低賤,只有大學問者才能得到君王認可,庶民百姓依然卑微的活著,君王的目的永遠不會是為了百姓。

……

也許是歷史羈絆還是其他原因,當夏國國王黃祖看到禰衡的這幾句話,咬牙切齒的說道,“禰衡小兒應當受到千刀萬剮,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居然都敢說。”

“父王息怒!”太子黃射知道自已的父親,一旦恨上一個人,那就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息怒?此人的言論可以說膽大妄為,居然敢妄議我們?”

“父王,也許禰衡目的不是罵我們,而是在提醒劉恢呢?”黃射解釋道。

黃祖沒有繼續說下去,他不想朝臣議論這件事情。

“劉恢真的是腦子壞了,縱容禰衡的結果就是說話沒有邊際。

這些報紙也瘋了,居然還給禰衡叫好?”袁術並沒有暴怒,反而他是一副看戲的心態。

在袁術看來,劉恢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已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