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運回來了,五十萬斤,全鄉這次算是過了災情這個坎,胖妞更是大膽的讓別的災區受災的牧民來自己鄉定居,十五個定居點以今在建房子,在新開發的那五十萬畝土地上,五萬畝一個定居點,一百戶一個點,公路一直修到了小宇家門口,鄉里算是村村通公路了,真引來好幾萬人口來這裡定居,全鄉人口是原來的二倍了,但沒有出任何問題,定居點很快滿員。

水庫建設困難重重,先是石頭太多太大,三千人累成狗,砌湖壩沒有水泥,自己燒石灰,燒土磚,湖加深加寬又來三千人,人推肩挑,清理石頭,砸石頭,鑿石頭,開始砌壩,整整三層石壩,中間填土壓實,八個出水口建成龍頭型,高山出平湖,五十萬的灌溉用水解決了,建造過程太難,吃的差,住的差,勞動強度大,週期長,加上修水渠的人前前後後超萬人在工地上,三個月成了半年,水庫分上中下三個庫區,等於三個水庫,沒辦法,第一個建好了,有安全隱患,壩體太博,好吧再建直撐壩,建完了一看,再圍一圈剛好又是一個水庫,六成的活都幹了,接著建第二個圍壩,同樣要建直撐壩,一氣之下,第三層的水庫擴大一倍二山間全圍上,梯田湖就這樣建成了,一百五十萬畝的土地不再怕乾旱了。

石頭用也用不完,建壩想盡辦法,第三層湖的壩是十道石頭壩,三米寬一道,一百五米的寬度十道石牆在裡面,三十八米高的壩體,雄偉壯觀,就這樣用料,石頭還是太多,定居點的法子出來了,平整土地的石頭堆正好當定居點,讓胖妞拉人頭來住,順便把路也修出來,種下去的種子長勢喜人,小宇不捨得用來當青儲飼料,牛羊存攔一下達不到數量,存牧草就夠用,就讓玉米長成熟看看,能產多少量,牛羊的精飼料不就有了,其間不停的撿出田地裡的大小石頭,定居點建築材料也有了,石灰自己燒,沙子自己篩,草蓆自己編,自立更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人員住戶多了,事也就多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樣樣都不是小事,胖妞在水庫定居點啟用儀式上講的話,所以呢,水庫定居點又要新建許多功能建築,政府大摟,學校,醫院,居民區,牧民區,商場,酒店,農貿市場,當然街道,馬路都得連上吧,小宇還得接著建,石頭用不完就不能停。

九龍新城政府大摟最早完工,胖妞的鄉政府搬來了,九龍養殖基地也落地了,小宇別的不用管了,基地你負責吧,三十萬只存欄標準,整去吧,六七八三個區給你們基地當青儲飼料種植場,一萬人的大基地,入冬前要啟用,鄉里把牧區的牛羊冬天一到全部要進圈舍,統一收購,飼養,管理,宰殺,售買,繁殖,小宇給胖妞伸出大姆指,高手,利害,小弟幹拜下風。

石頭再一次立功,經驗豐富的小宇,圖紙閉眼都能畫出來,青儲池先建,牛羊舍緊跟著建,邊建邊平整地面,道路以牛羊合區為中心向外三面建,青儲池圍著牛山舍建,後面牧草堆放加工區,三面各十排大牛羊舍,為中心,再在牧草堆放風工區後面再來三面十排牛羊舍,向外沿還是青儲飼料池,牧草堆放加工區,加工區包抱,牧草和精飼料加工,原料儲存倉庫,所要建築的建築物不少,人員多也有好處,效率高,三十萬只羊,十萬頭牛的大型養殖基地二個月內部完成了,員工生活區開始建了,周牆先不建,還可能再次擴建,百萬頭都有可能,水庫養百萬畝土地,百萬畝土地養不了百萬頭牛羊嗎,答案是當然可以,翻倍都可以。

玉米和大豆收割了,畝產是,玉米八百斤,大豆九百斤,大豆可每畝產一百四十斤大豆油,豆餅每畝六百五十斤,十萬畝大豆,二十萬畝玉米,我的天呀,哈哈哈哈哈哈,胖妞開心的直蹦,上億斤,上億呀,玉米上億斤,超過全縣的產量,這只是直接挖個坑種下的,小宇的預言實現了,還有三四十萬畝沒法算,晚種了一個多月,現在全部當青儲飼料收割進青儲池裡了,河道青儲池全滿了,百萬牲畜一個冬季不怕沒牧草了,加上牧草的儲備,三百萬牲畜冬天不會餓著,有了這上億的玉米,換羊大計劃提前啟動了,先把三處基地填滿,十五萬只,自己鄉的全趕到九龍基地來,小宇家還可以進駐十萬只,六十萬只的量,算不算規模化養殖呢,哈哈哈哈。

牧草再收割一次今年的牧場就沒事幹了,這樣,牧民想幹活掙錢的就到養殖場去,鍘牧草,十斤牧草一分錢,整個冬天都可以去幹,在家幹也行,鍘好送去養殖場過稱記帳,給錢,給糧,給油,給肉都可以,還有就是建大棚的事,馬上冬天了,想去大棚裡幹活的登記,十個人一個棚,建好一個上十個人,一天一人一塊錢,管飯,都明白了,組織去吧。

蘆葦編制的事告訴產地的那幾個村,任務完不成就換人,給錢不辦事可不行,不夠人手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白掙錢的事都幹不好,蘆葦不用錢,割下來編成草蓆,圍席,藍子,筐子,都是錢,冬天都閒著,多好的事,這都幹不好,去,就這麼說,有的是人幹。

魚的事,還是那些人,七個湖,整個冬季要過一遍,專人負責,平均五萬斤一個湖,不能底於這個數,多了有獎,專往省城送,缺什麼換什麼回來,看看能不能買到粉碎機,整回一百臺我有大獎,魚業要開發好了,我們的機械化就能提前上馬,省出人力幹更大的事,說起來人員挺多的,這麼多事要幹,還是缺人啊,又讓小宇說中了,人才是發展之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