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周瑜用苦肉計,黃蓋受刑,闞澤密獻詐降書
三國演義的英雄豪傑那些事兒 南方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78章 周瑜用苦肉計,黃蓋受刑,闞澤密獻詐降書
熾焰難渡三江口,公覆皮開詐曹候。
諸葛亮的草船借箭讓周瑜徹底服了,殺他的念頭也暫時放下了,決定先幹曹操,二人心有靈犀,都想到了以火攻來破曹操的百萬雄師。
這都說幾家歡喜幾家愁啊,他們這邊順風順水。
曹老闆的心裡可就堵得慌了,周公瑾一個反間計,讓自己錯殺了蔡瑁、張允,諸葛亮一個草船借箭,又弄走了自己15萬支箭。
曹操在想,我曹營水寨是公共廁所嗎?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曹操鬱悶之餘,謀士荀攸獻上了詐降計,派蔡瑁的本家弟弟蔡中、蔡和過江假降東吳,以作內應,倒騰訊息。
周瑜的三江口大營內。
報,蔡中、蔡和帶幾百軍士來降。
哦,可帶家小婦孺沒有?
魯肅問到點子上了,投降哪有不帶家小的,那不是等著曹操宰嗎。
擺明了,告訴周瑜這投降是假的,對於這幫人精來說,既然知道是詐降,若不給他利用起來,玩點無中生有,傳假傳真什麼的,都對不起你曹老闆的一片苦心吶。
我二人是為兄長報仇,望大都督收留。
面對不停訴苦的蔡中、蔡和,周瑜臉上寫滿了憤怒,嘴裡罵著曹操忘恩負義,為二人打抱不平。隨後將倆人安排在心腹甘寧帳下,事後叮囑,他一定要好生對待,讓二人有家的感覺。
大都督放心。
雖說手裡多了兩枚棋子,可是周瑜還是開心不起來,這剛剛押糧回來的黃蓋,問都督所慮何事?
周瑜也不瞞他,這對付曹操定下了火攻,但是水戰不同於陸戰,陸戰可以偷襲劫營,直接放火,可是這水戰,難吶。首先能不能順利的進入敵方水寨都是問題,就更別說有充足的時間放火了。
這都說急中生智,憋到份上的周瑜突然想起了兩人蔡中、蔡和兄弟前來詐降,我何不也派人去曹營詐降,乘其不備,放火燒船,然此人需要比蔡中兄弟智高几倍,否則,曹操必不可輕信。
身旁的黃蓋一咬牙,我來。
周瑜眉間微皺,不可呀。
怎麼不相信老臣?
周瑜面露不忍,三國多疑第一人屬他曹操,去曹營詐降,不施苦肉計,成功率極低啊,你是東吳三世功臣,而且年近古稀,萬一打死了,百年之後,自己如何向孫堅和孫策交代。
黃老一臉的決絕,別說苦肉計了,為了江東父老,為了吳侯霸業,死又何妨呢。
周瑜動容,東吳有這幫不畏生死的功臣,吞不進中原,都是天不開眼吶,請,受我一拜。
哦,折煞我也,折煞我也。
我替吳侯拜謝老將軍。
多日後,蔡中、蔡和憑藉自己的本事,混到了可入軍帳議事,多次向周瑜灌輸曹操勢大,兵精將廣,這也讓周瑜有了實施計策的藉口,蔡中、蔡和來報曹操大軍有百萬之眾,連綿三百餘里。
敵眾我寡,要想破曹,絕非一日之功。周瑜令諸將各領三個月糧草,準備禦敵。
這黃蓋就不爽了,咱們初戰告捷,士氣正盛。那曹操沒了蔡瑁、張允水軍,短時間內成不了氣候,現在不一鼓作氣破曹,更待何時啊?真要是給那曹賊三個月,什麼都晚了。如果你意已決,倒不如按他張子布的意思去做,棄甲倒戈,投了得了。
張昭臉一沉,要是周瑜投降了,帶上我呀。
黃公覆,當初勸戰是汝,如今要降又是汝,如此反覆無常,老匹夫,虧你還是三世老臣,早已言過,敢有降曹者必斬,今兩軍相敵之際,擾亂軍心,不斬難服眾心,來人。
在。
將黃蓋展拉下去斬了。
所有人都傻了,就連諸葛亮,都有點吃不准他周瑜的意圖。
那黃蓋戰功赫赫,因為幾句話就給斬了,不說臨陣斬將是大忌,就是面對江東父老也不好交代啊。
那甘寧剛要求情,被周瑜下令亂棒打出帳外,這打跑了一個,又跪下四個,緊接著眾官皆跪為黃老求情,大都督開恩吶。
魯肅進言黃蓋的確該斬,但是大敵當前,請都督暫記死罪,戰後再計較。
若不看眾將領面子,定斬不赦免,他一死罪可免,但定要罰,打一百軍棍。
這人群后面的蔡忠、蔡和聽聞,瞬間寒意透骨,一百軍棍太狠了,青壯年能有幾人扛得下,別說一花甲老人,看來他周瑜是動了真怒。
帳外,黃老的臉上寫滿了對周瑜的憤恨,跪在刑架前,雙手附於刑架之上。
監刑官一聲令下,兩名壯漢手持碗口粗細的木棍,狠狠地朝黃蓋背上揮去,輕輕地落下。
說實話,怎麼忍心下得了手啊。
周瑜一看有尋私,給我重重的打,誰敢尋私,一同問罪。
有了軍令,打手哪還敢作假,毫不留情地朝黃蓋的脊背上招呼,那是棍棍帶血,棒棒見肉啊。
沒到三十下,黃蓋整個後背已沒有半塊好皮,蔡中、蔡和麵面相覷,這是要給打死。
帳內的眾將士看在眼裡,聽在耳裡,疼在心裡。
魯肅不忍,眼淚直流。
周瑜就更不用說,牙都快咬出血了,背過身去,努力讓自己的眼淚流在眼眶裡,聽著棍子落在黃老背上的聲音,如同千斤重錘狠狠地砸在自己的心上,那個疼……
一旁的諸葛亮看著周瑜的狀態,也終於明白了,苦肉計只是苦了這花甲的黃老。
就在這時,軍棍剛打過五十下,黃蓋被生生打的昏死過去。
眾官一看,再次求情,大都督開恩吶。
先記下五十軍棍,再敢亂言,二罪俱罰。
趕緊,把黃老將軍抬回軍帳內。
看著蔡忠、蔡和遠去,周瑜剛想釋放一下心情,突然想到諸葛亮還在,黃公覆,汝還敢小看我否。
諸葛亮搖了搖頭,擦身而過。
眼看著眾人離去,周瑜的眼淚,終於如決了堤的洪水,奪眶而出。
次日,魯肅找到諸葛亮,話語中夾雜著怨氣,你說昨天俺們是下官,不好以下犯上,你是客人,怎麼就不能給求求情呢,難道你是鐵血戰士嗎?
諸葛亮笑了笑,原來他魯肅是計外之人,最後脫口而出三個字:苦肉計。
魯肅瞬間就釋然了。
諸葛亮感嘆東吳的將帥如此齊心,曹操何懼。
二人面露青澀,來到船頭,望著東方那輪象徵著希望的朝陽,心中卻各有所思。
當天晚上,黃蓋找來軍中參謀闞澤,直言不諱的告訴他,自己的皮肉之法乃是與都督商好的,苦肉計為了詐降而用。
這闞澤聽完,哪裡還不明白他黃老招自己的用意,莫非,要我過江去獻降書。
正是,我觀軍中,無一人可謂心腹者,為公素有忠義之心,又善言辯,方敢以心腹之事相托,未之肯否?
他闞澤自幼家貧,但好學,雖然家窮,但志不窮,買不起書,就跟人借,從來不偷,借來的書,看一遍就能記住,而且膽大,好打抱不平,靠著一個才,一個義,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面對東吳的生死抉擇,豈有退縮之理,毅然決然地接過降書,踏上北去的孤舟,行至曹營。
曹操看著降書,嘴角不自覺地慢慢微挑,雖說黃老將軍此書,字字中肯,怎麼仰慕自己,投降之日,帶多少船隻和糧草做見面禮等等,而且將周瑜的劣行,也用言語道盡,但是,降書中有一致命的漏洞,那就是沒有提到歸降時間,很明顯是心無降意,因而忽略。
來人,拉下去砍了。
哈哈哈哈,闞澤一笑而過,視死如歸,丞相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倘若約定日期,臨時而不得下手,這裡不得接應,勢必洩露,此等大事,只能見機行事,豈可預定時日。
闞澤的幾句話,又讓曹操開始自我否定,咱也不知道是曹操統一了北方,開始飄了,還是周瑜太過優秀,反正曹操的智商啊,明顯開始下滑。
就在這時,蔡忠的書信到了,雖說劇中未表內容,但是從曹操的表情不難看出,信中生動地描述了,當日周瑜的狠辣,與黃蓋的恨他之情,盡寫於信中。
打消疑慮的曹操,以杯酒向闞澤賠罪,讓其速速回到江東,與黃老將軍商議投降細節,咱們好早日統一江東。
闞澤就此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