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章 諸葛亮激孫權抗曹
三國演義的英雄豪傑那些事兒 南方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為了說服東吳抗曹,諸葛亮舌戰群儒,先搞定了這幫意欲投曹的江東英傑。
接下來才是重頭戲,如何說服孫權。
眾人落座,孔明偷瞄了一眼孫權,碧眼紫髯,堂堂一表,心中暗想按此人面相,估計恐是舉棋不定之輩啊,必須激而後答。
這眼下孫權特別想知道一件事。
汝一定知曉曹軍虛實,但不知曹軍共有多少?
馬步、水軍約有100餘萬。
魯肅這個氣呀,來時候說的好好的,別撂底,別撂底,這下好了。
孫權這心思倒是細,只怕是嚇唬我吧。
諸葛亮一伸手,說對了,還真是怕嚇到你,
官渡之戰時,曹操擁兵20萬,吞了袁紹,再得60萬,然後在北方大肆招兵,又得40萬,這剛拿下荊州,初步估計能有個將近30萬,歸攏總數,可差不多有150萬呢。
這孫權聽完,本意抗曹的決心,又多了幾絲鬆動,是戰是何,請先生為我一決?
孔明輕放白羽扇,實話實說,曹操勢大,天下皆知,如果您有信心以江東的兵力,與之抗衡,那就早點和他斷交,可是看你的狀態,怕是信心不大,再有剛才和這幫投降派已經舌戰過了,很明顯都不服,既然從主到臣都舉棋不定,不如趁早投了,得了。
劉玄德為什麼不降呢?
諸葛亮笑了,這人活一世,在面對絕境的時候,有人會選擇苟活,有人會選擇尊死,我家主公雖說面對曹操如螻蟻觀象,但其志如皓月,可吞天下,豈會屈服在逆賊簷下苟活。
這給孫權氣的,你意思,我就會苟活唄,滿臉憤怒,甩袖而去。
先生真是太荒唐了,我多次叮囑,可先生就是不聽,今日若不是我主寬宏大度,肯定會面責於你,哎,先生之言,太藐視我主了。
諸葛亮沒好氣道,就你家老孫那氣量,我縱使有翻天之計,他駕馭的了嗎?說實話,就曹操那點破兵,我隨便摳出2兩大腦就能輕鬆搞定。
哦,先生稍後,待我再向我主稟報。
原來孔明有良策,故意言辭來擊我,哎,哎呀,我一時淺見,險些誤了大事,走,主公請。
孫權大擺宴席,單請諸葛亮,這兩杯酒下腹。
諸葛亮給出了三大抗曹資本:
第一,我劉老大雖敗,但是關羽手下有精兵萬餘人,加上劉備的一萬,差不多2萬人,這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第二,曹操兵卒雖多,但是長途跋涉肯定疲憊,而且為了追俺們,一天一夜狂奔300裡,現已是強弩之末。
第三,北方人不善水戰,再加上荊州納降的水軍,基本都是被蔡瑁所逼,心不在曹。
基於以上三點,你孫權要是真心合作,曹操必敗,只要他退回北方,三足鼎立形成,你這東吳話事人的位置,何人還可撼動呢?
先生之言,頓開茅塞,我意已決,更無他意,來,來,多飲幾杯。
幹了。
不瞞孔明先生,你沒有來之前,吃什麼山珍海味都沒有胃口,孤已多日不曾像今日這般有胃口飲食了,哈哈哈……
這酒席剛散,添堵的又來了一幫江東英傑,紛紛進言,張昭先開頭炮,當年曹操7萬打破袁紹70萬,天下共睹啊,如今擁兵百萬,咱手裡有兵20多萬,不是以卵擊石嗎?
這顧雍接言,可不是嗎,再說了,那諸葛亮說是合作,可兵力不足我東吳的十分之一,擺明拿咱們當大冤種啊。
孫權聽完,剛才下腹的美食,瞬間就不香了,一連數日長吁短嘆,此舉也成功引起了他老姨的注意。
孫權她媽的臨終遺言是,以後要尊自己妹妹為親孃,所以孫權一直喊老姨為母親。
母親,孩兒一切平安,不必掛念。
聽說兒不思茶飯,夜不能寐,不知有何心事?
曹兵壓境,欲吞併我東吳,文武大臣有叫投降,有說要戰,議論紛紛。兒本想一戰,可又恐寡不敵眾,但要降了,又恐曹操不容,因此而猶豫不決。
老媽一聽,這不是事,還記得你大哥臨死前所囑嗎?
有這麼一回事。
外事不決,找周瑜呀?
孫權眉間一喜,對呀,怎麼把我周哥忘了呢,我這就給他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