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絲粉面眾難容,望坡燃盡妙成空。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與諸葛亮聯手共謀天下。在新野這彈丸之地招兵買馬,曹操得知後,要將其扼殺在羽翼未豐之時,派夏侯惇領兵10萬,踏平新野。

上一次曹仁率兵3萬,是在不知道有徐庶的存在下大敗而歸。

這次知道了諸葛亮強於徐庶N倍,而且率兵10萬,怎麼看都是必輸無贏的。

劉備深情的看了看阿亮,我說老鐵,咱這不過萬把人,怎麼搞啊?

主公有多大膽略量,亮便有多少謀略。

劉備大腦飛快的執行著,這是想要權呢,他知道打諸葛亮下山以來,手下將領就沒有服過他,一個20多歲的毛頭小子,寸功未盡,天天還指手畫腳,誰能信服,眼下想支配趙關張這樣的功將,更是難上加難吶。

想了片刻,這小事靠搏,大事靠賭賭了。

這是我的配劍、印信交予軍師,以令三軍。

主公誠意,亮就深領了。

點將臺上,諸葛亮居中而坐,劉備左側副之,寶劍大印在條案上左右放好,面對下方關羽張飛的不屑一顧。

孔明如若不見,想要真心降服他人,不能靠嘴,必須靠實力。

今夏侯惇領10萬兵馬來取新野,必由博望城外經過,僅此一仗便在博望坡打敗曹兵,這博望坡左側叫豫山,右側叫安林,命關羽帶兵一千埋伏於豫山腳下,看見曹兵經過不可戰,當見到谷內火光沖天時,再行截殺,以火燒其後續輜重,殺其兵馬。

面對比自己小20多歲的毛孩子,發號施令,關羽心裡是一百個不忿吶。可是見到大哥的佩劍和大印,只好不情不願地領命而回。

接下來是張飛,與關羽相同,只是埋伏之地在右側安林。

再下來是關平、劉封,讓二人帶兵500,埋伏於博望坡盡頭的山頂,帶好引火之物,見到曹兵露頭,馬上放火。

然後是趙雲,讓其帶所部兵馬於谷口迎戰曹軍,只許敗,不許勝。

最後是劉備,為了避免曹軍不上當,領兵再敗一次,戲一定要演足,以此消除曹兵疑慮,然後與趙雲將十萬大軍引至峽谷盡頭,此役必勝。

說完,搖扇笑館。

這關羽一看,不對呀,我大哥都安排活了,那你呢?

諸葛亮一笑,當然是喝茶坐鎮了,哈哈哈哈哈哈……

我等都去廝殺,軍師卻在家裡坐著,好自在。

三哥。

軍師好自在啊。

怎麼不服啊?

我可有尚方寶劍。

對了,那個孫乾簡雍啊,你們準備好酒席,還有功勞簿,準備犒賞三軍。

說完,邁著胸有成竹的步伐,回帳品茶去。

劉備心裡也是沒底,年輕人就是那麼自信,誒,我跟不上了。

三天後,夏侯惇的十萬大軍抵達谷口,只要過了此谷,自己的功勳章上將再添一筆。

他正想呢,趙雲來了,那曹仁曾說過,趙雲趙子龍單槍匹馬破了八門金鎖陣,今日諸葛亮派他迎敵,看來對我很重視,那我也不能讓他失望,提刀上前,不出十個回合便大敗趙雲。

夏侯惇仰天大笑,哈哈哈哈……不過爾爾啊,走,跟老子衝過去。

這手下進言此谷綿長,萬一是誘敵之計呢,正說呢。

劉備持雙股劍從谷內殺來,二話沒說與夏侯惇打在一起,不到三回合,再次敗走。

本來還有些許疑慮的夏侯惇,什麼都不管了,這目標人物就在眼前,豈有不抓之理,做活的,不抓到劉備,誓不罷休,駕,駕呀。

被兩勝衝昏頭腦的夏侯惇,帶著大軍從黃昏追至日落,一直追到谷底。

當關平、劉封見到冒頭的曹軍,二話沒說,火攻伺候。

知道中計的夏侯惇,再想回撤,已經難上加難,一條峽谷,十萬大軍,在這個通訊靠吼的年代,前面要往回走,後面要往前進,註定亂作一鍋粥。

大火燒的曹兵是嗚哇亂叫,死傷不計其數。

夏侯惇這死乞白賴的掉了頭,老費勁了。

關羽的第二波也如期而至,大火漫天。

關二爺帶兵穿殺在曹軍之間,又使曹軍萬餘人扔在了谷內。

夏侯惇驚恐未消,張三爺的火箭又隨即而來,廝殺間一矛將夏侯蘭挑於馬下。

這一戰從午夜生生殺至黎明,真的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呀。夏侯惇的十萬兵馬,有一半留在了博望坡。

當大軍凱旋而歸時,再次面對諸葛亮,那趙雲、張飛臉上寫滿了敬佩,二爺心中雖服,可是臉上卻尚有難屈之色。

夏侯惇兵敗而去,曹操必親自引大軍前來,萬萬不可大意才是啊。

隨時聽候軍師調遣。

收兵。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