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從壽春回許昌,行至襄城,入眼的是麥浪滾滾,遍地金黃。

看曹操大軍來了,快跑啊,快跑啊。

快跑。

百姓永遠是一國之根本,曹操明白這個道理,為了給百姓留下一個愛民的印象,傳令三軍凡踐踏麥田者斬。

是。

這將士所過之處,皆小心翼翼,一腳麥子一顆頭,怎麼算都划不來呀。

突然幾隻麻雀飛過曹操的馬頭,驚的坐騎一絲長鳴啊,掉頭衝進麥田,一頓狂踏。

哎,曹操極力勒住了馬。

後面這幫士兵、大臣可都傻眼了,曹公自己下的令,轉眼就落自己身上了,這他媽怎麼收場?

他曹孟德也是剛啊,丞相犯法與庶民同罪,不責己,豈可服眾啊。

他拔劍就要自刎,眾人休動,勿犯我令。

說實話,我是一點不信他曹操想死,真想死,沒人能攔得住,利劍在喉,遲遲未動。

他是在等一個臺階,等謀士遞上的一個臺階。

郭奉孝下跪說道,丞相,古者《春秋》之意,法不加一尊,丞相統帥大軍,豈可自裁。

丞相。

丞相。

既然春秋有法不加於尊之意,我姑且免死,然軍令如山,我死罪雖免,亦當割髮帶首。

丞相裝得一手好逼,這一圈下來,不但維護了自己頒佈的法令,在將士心裡的偉岸形象又再高了幾分,

所謂小志美其言,大智俘其心,這發也割完了,逼也裝夠了,大軍還得往前溜啊,走著走著就到了昔日的傷心地育水,因為一個女人差點團滅,死了兒子和侄子,折了大將典韋。

此宛城一戰,是他曹操一生中三大汙點之一,再次見到心腹愛將典韋之墓,曹操一掃剛才麥田之假意,悲痛之情,真情的流於心間,我了兒子和侄兒,沒有悲痛,唯獨哭典韋將軍。

其實曹操是個性格複雜的人,狡詐的同時有老實的一面,狠毒之下又透著幾許溫情,報復背後尚存點點寬容。

奸雄奸雄,奸詐之餘不乏俊雄,這一路磕磕絆絆回到了許昌。

張繡、劉表也作鳥獸散,同時收到了袁紹的信函,那袁紹本想借著曹操討伐張劉之際,圖謀許昌,沒想到本主回來了。

於是遞來此信,信中大致意思就是巧言辯解。

曹操能成為一方梟雄,這點彎彎繞還看不出來嗎,跟老子鬥機靈,那必須幹你啊。

這郭嘉進言,首先給出了曹操能十勝袁紹的理由,袁紹這個看重繁文縟節,主公這邊很是自然隨意,此道勝也。袁紹以反叛漢室的名義出兵;而公以順奉漢室的名義征戰,這是第二條,義勝……他一口氣講了袁紹有十個失敗的原因。

也就是說,幹袁紹沒問題。但是優先度不高,眼下最該解決的,是那專挑義父,反覆無常的徐州呂布。若先發袁紹,那呂布定會如芒在背,讓我等瞻前顧後啊。

東征呂布,掃除大患。

都說口渴下雹子,天冷撿棉襖。剛決定收拾呂布,這機會就送上門了。

前面說了,袁術派韓胤與呂布聯姻,這韓胤在徐州就一直沒走,後來曹操打袁術攻城之後,呂布一想,得巴結曹操,於是派陳登將韓胤押到許昌,聽後曹丞相發落,順便為自己求一個徐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