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每日的朝會,金碧輝煌的金鑾殿中,皇帝高高坐於朝堂之上,下方文武群臣分兩側而立。

殿中大臣們正在議事。一個皇宮禁衛走進殿內,單膝跪地。

“報,平西王府秦臨秦郡主求見!”

秦臨昨日到達京城,今日早朝理應進殿面聖。

“傳!”

封皇淡淡的吐出一個字。

朝中大臣也安靜下來,只有太監的聲音在殿外迴盪,

“傳秦郡主進殿!”

“傳秦郡主進殿!”

“傳………………”

屆時,秦臨身穿一身藏青色華服,頭髮被盤在腦後,踏入金鑾殿。

“臣女,叩見陛下。”

“秦侄女免禮,真是青出於藍啊,秦安世不如你!”

封皇看著秦臨,朝中大臣也在觀察這位當朝第一天驕秦臨。

“陛下不要折煞臣女了,臣女比之為父還差的遠。”

“朕賞罰分明,論功行賞,秦侄女平定西蠻,想要什麼賞賜?”

封皇看著秦臨淡淡的說道。

“臣女平定西蠻只為了還百姓一個太平,不求封賞!”

“好!卿家忠心耿耿,世代為我朝效力,立下汗馬功勞。今日封秦臨為上將軍,官至從二品,賞千金!”

秦臨單膝跪地,

“臣女謝主隆恩!”

“朕沒記錯的話,秦侄女今年已經年滿十六了吧?”

封皇眯起眼睛看著臺下秦臨,聽聞此話,眾大臣眼神也明亮了幾分。

正戲終於來了!

“回陛下,臣女上月初五剛滿十六。”

“可否有意中人了?”

封皇再次說道。

“臣女心繫國家,不敢兒女情長。”

“秦侄女擇婿可有什麼要求?”

“文韜武略只要一種強過臣女就好。”

封皇皺起了眉頭,但很快又舒展開來,

“七日後於上京城舉辦一場文武大會,勝者可挑戰秦侄女,如若勝了秦侄女,這門親事就定下了,可好?”

“臣女沒意見!”

秦臨自信滿滿,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秦臨作為當朝第一天驕,自信在武道上勝過所有人。至於文嘛,說法就多了去了,更何況秦臨自幼熟讀四書五經。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退朝!”

文武百官陸陸續續的離開金鑾殿,他們要把朝上的訊息帶給家族,讓自己的兒子孫子們去爭一爭,比武自然沒機會了,這不是還能比文嘛。萬一贏了呢。

“這個秦臨還真是狡猾,朝上的回答天衣無縫。父皇無奈只能來個文武招親,誰不知道她秦臨是年輕一代第一宗師,誰能贏得了她?”

此刻羽臨宮內,二皇子李羽坐在椅子上氣的直垂桌子。因為這一出,秦臨基本與他無緣,二皇子李羽自幼便學習不好,武道更是中規中矩,當然,這是在皇室中相比。

“殿下息怒,秦君這一手秒啊,您想想,眾皇子中武道最強的乃是五皇子李妄,也才區區先天巔峰,雖然距離宗師一步之遙,但那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突破的。先天和宗師之間可是有一道溝壑啊,要說那文,非三皇子李政莫屬,三皇子自幼喜歡讀書,但是主動權在秦臨手中,贏得希望渺茫。”

“對啊,殿下,太子那邊不也是沒有一點辦法嗎,大家都拉攏不了秦臨,對誰都沒有影響。”

二皇子李羽的兩個幕僚分析道。聽完這些話,李羽得心情也好了不少。

東宮之內,得到訊息的太子則是笑了笑,

“這個秦臨果然有意思!”

國子監殿內,李政正在聽先生講課,講的是大封王朝的歷史,李政對歷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聽的很認真。

回楚臨宮的路上,李政也聽說了朝會的訊息。

“文武大比?天才爭奪賽?我還以為這個秦臨會直接選人,看來她並沒有妥協,封皇無奈整個文武大比。更是揚言文武勝其一即可,嘖嘖嘖嘖,正合我意!管我毛事,回家餵魚!”

回到楚臨宮的李政悠閒地躺在搖椅上餵魚,身後兩位宮女伺候著。

“這小生活多好!”

一直臨近中午,

“殿下,貴妃娘娘請您去用膳。”

“母妃?行,我知道了。”

李政起身往楚貴妃的宮殿走去。

李政來到楚妃宮,一進殿便看到李雪依偎在楚妃身旁。

“兒臣向母妃請安!”

優雅從容的楚貴妃看著面前一身長袍,風度翩翩的兒子,

“政兒,快坐到母妃身邊來,讓母妃在多看看你,政兒馬上就要封王了,時間過的真快啊,政兒馬上也要長大了,馬上就看不到母妃咯。”

楚貴妃有些悲傷憔悴。李政來到楚貴妃旁邊坐下,

“母妃放心,兒臣只是去了封地,除每年朝會,兒臣有時間定來看望母妃!”

“好好。”

“皇兄走了還會回來的嘛,再說還有兒臣陪您呀,母妃別難過啦!”

李雪拉著楚貴妃的手臂晃了晃撒嬌道。

“還是我們雪兒會安慰人。”

楚貴妃颳了刮李雪的鼻子笑著說道。

“政兒,雪兒,陪母妃用膳吧。”

下人很快將飯菜送了上來,比以往都要豐盛了許多。

“哇!好多好吃的!”

李雪已經開始流口水了。隨後三人開始用膳。

“母妃聽說七日後要在上京城舉行文武天才交流會,整個上京城的青年才俊都可以參加,政兒有參加的打算嗎?”

還沒等李政開口,楚貴妃又接著說道,

“政兒你在皇宮中太低調了,在皇宮之中還有母妃照看,出了皇宮政兒的性格很容易遭到欺負啊,母妃覺得這次的比試就是一次機會,起碼不讓其他人在看輕我們政兒。”

“這,這好吧。”

李政本來不想參加,但拗不過楚貴妃,李政的武道修為只有先天中期,和二皇子李羽武道修為相當。太子李顯則是先天后期。可以說李政和二皇子李羽是幾人中修為最低的了。

“兒臣參加文比吧,母妃您也知道,兒臣的武道修為並不突出。”

李政向楚貴妃說道,

“母妃怎會不知,政兒你從小好學自然是會參加文比,讓朝中的這些人都看看我們政兒的厲害。”

李政同意參加,楚貴妃也眉頭舒展開來,不在為李政封王的事情而傷心。

“只要母妃開心就好,兒臣定當努力!”

“對了政兒,差點把這事兒忘了,三日後就是政兒十六歲的生日了吧,本來你父皇早已擬好聖旨,但是因為文武大比,政兒還要在上京城多待幾日了,比試之後政兒就可以正式開府封王了!”

楚貴妃看著低頭吃飯的李政,慈祥的說道。

“兒臣沒意見,正好多陪母妃幾日!”

李政抬起頭看向楚貴妃,目光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