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句話可能略有誇張的嫌疑,但也相差不遠,甚至大唐的一些將領甚至超額完成目標】

【而李靖就是其中之一,更是大唐的一代軍神!】

【李靖本是生在官宦之家,隋朝被大唐取代之後,李靖也被俘虜】

【而李世民覺得他是個人才,力保李靖】

【李靖在一開始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直到在與王世充的戰役之中立下了戰功才開始被重用】

【當時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蕭銑一直不安分,不斷地給大唐造成麻煩,因此李孝恭和李靖受命前去攻打】

畫面之中也開始顯現當初的戰爭畫面。

此時已經到了秋天雨季,河水暴漲,洶湧無比,水聲震耳欲聾。

蕭銑看到了這幅場景也就放鬆了下來,因為在他看來這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任誰也不可能在這種時候穿過江水來攻打。

要是真這麼做恐怕不用自己出手,對方就先被這滔滔江水吞沒了。

人常說水火無情,這可不是玩笑話,那唐軍還能冒著這種風浪和大雨前來攻打不成?

於是蕭銑就放鬆了警惕,讓手下計程車兵好好休養,為了江水退去,雨季過了之後的戰鬥做準備。

“如此風浪,莫不是還要強行進攻?”

衛青的眼中有些驚訝,若是讓他來指揮這場戰鬥,自己定然是不會強行進攻的。

最多就是做足準備,多派一些探子再尋找機會。

當然這跟他本身不擅長水戰也有關係,但即便如此,在這種情況之下下達進攻的命令也不是誰都有這個魄力的。

【這場戰鬥雖然李孝恭是明面上的最高指揮官,但是李靖的地位也並不低,最終也是他力排眾議扛下來了壓力】

【他認為兵貴神速,且在他被重用之初就已經開始打造戰船演練水戰,不就是為了這個時候麼?】

【他們越是不敢相信,我們越是要打他個措手不及,這等機會千載難逢!】

於是在李靖的指揮之下,唐軍踏上戰船,這雨季暴漲的洶湧江水反倒成了他們最大的助力!他們隨著湍急的水流順流而下,速度奇快無比!

而蕭銑自然是沒想到唐軍有這個膽子,若是雨季之中雨水再次暴漲,唐軍可是要被吞沒在這江河之中的!

唐軍以天神之姿降臨,一切都太快了!他根本來不及反應。

李靖和李孝恭兩人帶兵連破荊門,宜都兩地,隨後高歌猛進銳不可當,

而這個時候問題出現了。

蕭銑將手下的精銳士兵和將領盡數派出,這些都是經過操練的精銳士兵,且準備充足,乃是蕭銑手中的一張王牌。

“我等此次打破兩地,而對方卻都是最精銳計程車兵,這次出來肯定是為了打敗我們重振士氣。”

“他們以逸待勞,又兇猛無比,我建議先停泊在此處,避其鋒芒,等他們這口氣洩了,也就一定能夠打敗他們!”

李靖看著對方喊聲震天,於是向著李孝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王老將軍以為如何?”

始皇帝看向了王翦。

“不錯,困獸猶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李靖也是讀過兵書,很有頭腦啊!”

“他們此時停止進攻,也是對士兵大勝之後的獎賞,並不會因此洩氣,反而會激發士兵們努力殺敵,結束戰鬥得到封賞的心理。”

“可是對面全靠那一股勁,這種狀態必然不可能持久。”

王翦看著畫面之中的李靖哈哈大笑,顯然很是看好這個不知道多少年以後的後輩。

雖然畫面之中李靖此時的年紀看起來也不小了,不過也不影響自己生在前面啊!

可是李孝恭並沒有聽從李靖的建議,他認為應該乘勝追擊,結果自然是大敗而歸,而他也對李靖徹底服氣了。

“胡鬧,乘勝追擊也要分時候,對方明顯是救敗之師,自然不能應其鋒芒,困獸猶鬥的道理都不懂嗎?”

衛青也是有些生氣,雖然他並不擅長水戰,可是兵法之道乃是相通的,衛青對於李孝恭這種紙上談兵的行為很是氣憤。

【此戰失敗之後,沒想到蕭銑不僅沒有抓緊時間操練士兵準備接下來的戰鬥,反而縱容南梁士兵四處搶劫】

【這個機會也被李靖抓住】

李靖佈下了疑兵之計,騙過了蕭銑手下的兩個城池,隨後切斷了蕭銑的援軍和補給。

而蕭銑遲遲等不到援兵,最終也只能開城投降,至此南梁滅國!

而這場戰鬥僅僅歷時兩個月的時間,一個國家就在李靖的手下消亡了。

而這,僅僅是李靖第一場重大的戰鬥,也是他成名的開始。

【貞觀初年,東突厥趁著大唐皇帝剛剛登基朝政未穩突襲大唐,在各地征戰的軍隊來不及回防,被東突厥打到了國都】

【李世民也被迫簽下了一個恥辱的“和平”約定】

【而經歷了幾年的休養生息之後,大唐漸漸穩定了下來,國力也日漸強盛,恰逢突厥內亂,李世民便派遣李靖報當年的仇】

【李靖更是做了一個神仙一般的決定,他親率三千騎兵,連夜進軍】

畫面之中的李靖和其所率領的軍隊,趁著突厥內亂沒有足夠的防備一路殺到了突厥的老巢!

頡利可汗聽聞此事大驚失色,在不知道李靖虛實的前提之下又聽聞了如此恐怖的戰績,自己先亂了陣腳。

李靖先是派人離間了各個部落之間的關係,隨後又夜襲定襄,直接將突厥大軍大敗。

此時突厥只剩下了最後一口氣,頡利可汗也不得不向大唐請和。

而李靖在朝中的使者來到,頡利可汗和東突厥放鬆警惕的時候突然襲擊。

最終唐軍的突襲戰打成了殲滅戰,突厥主力全軍覆沒,俘虜了頡利可汗,東突厥覆滅!

“哈哈哈,這李靖此舉,還真有些冠軍侯的氣勢!”

“朕現在是越看他越順眼!”

漢武帝看到李靖率領數千騎兵突襲的時候,眼睛就開始放光了。

這不就是後世的霍去病麼?

“這李靖當真是膽大心細!如此用兵真有些自成一派的樣子。”

“臣還沒有聽說過有這等用兵方法,看似樸實無華,卻又總是出人意料!”

王翦給出的評價也是非常之高。

【這兩場滅國之戰已然十分強大,但是最讓人佩服的一場戰鬥是發生在李靖64歲那年】

“64歲?”

古人的壽命普遍比現在人要短不少,所以這已經是一個相當不小的年齡了。

難不成在這個年紀,還能帶兵打仗,並且打下不亞於之前兩場戰鬥的戰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