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法進與曇曜會聚在師父屋內,商討各項事宜。

首當其衝的就有兩件事,一為過兩日將到來的盂蘭盆會,二為天梯山石窟建造。

依據《佛說盂蘭盆經》,佛教弟子目連,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苦,如處倒懸,求佛救度。佛告訴他在七月十五日僧眾安居自恣之日,準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可使其母解脫。盂蘭盆會由此而來。

在這一天,除施齋供僧外,寺院還將舉行誦經法會以及舉辦水陸道場、放焰口、放燈等活動。

“曇曜已跟在我身邊多時,今年的法會便由曇曜主持吧。”曇無讖手握佛珠,淡然說道。

“師父此舉甚好,師弟修習多年,也應有此鍛鍊。”法進打心底為曇曜高興,能主持法會,對他的修行只有益處。

“多謝師父,弟子定當竭盡全力。”曇曜雙手合十,低頭行禮。

“國主命我等修建石窟,我計劃與曇曜於七月十七日啟程出發,前往城南六十公里的天梯山。待我走後,法進,你留在寺中主持各項事務,如今寺中來了許多新人,你定要嚴格約束他們,如有犯錯者,嚴懲不貸。”曇無讖繼續說道。

“是,弟子謹記。”法進恭敬的行禮。

三人就各項事宜又具體商討一番,才有散意。

“曇曜,你留下,為師有話與你說。”曇無讖看向退出門的曇曜,開口挽留。

“是。”

待法進走後,曇無讖站起身在房間行走幾步,方才轉身看向曇曜。

“曇曜,你是為師的得意弟子,為師希望你的修為能比為師更甚。”

曇曜低頭答:“弟子明白。”

曇無讖接著說:“修行者,需六根清淨,不可有任何非分之想,你可明白為師的意思?”

曇曜抬頭看向師父,眼中似有千言萬語。

片刻之後,曇曜方才低頭說:“弟子明白。”

“你再想想,是否真要帶曇諦一起前往天梯山,天梯山的環境不比寺廟好。”說完,曇無讖示意曇曜退下。

待曇曜離開,曇無讖雙手合十,握住佛珠舉至頭頂,口中念道:“我佛慈悲,弟子曇無讖實不願見曇曜滿身修為因一人所毀。”

自古情關最難過,為師如何能不知。

曇曜聽著身邊均勻的呼吸聲,側身看向身邊的人,眼中滿是糾結之色。

盂蘭盆會前一日,寺廟眾人皆神情肅穆,腳步匆匆。特別是曇曜,一整日都見不著人影。

朝顏無聊的拉著法空躲在寺廟角落,“法空,為何大家都如此緊張?明日的盛會很重要嗎?”

法空啃著手中的桃子,“嗯,算是佛教中最盛大的節日之一。按照往年的習俗,明日會有很多人來廟裡上香。”

“哦,那為何我們兩個這麼閒?”

“因為我們兩個修為還不夠,只能打雜。”

朝顏撇了眼腮幫子塞得滿滿的法空,內心吐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不過,法空說的倒是實話。

已過亥時末,屋外除了風聲,安靜的連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

曇曜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

一旁的朝顏亦是睡不著,“師兄,你睡不著嗎?”

“嗯。”

“為何?”

“怕出錯。”曇曜毫不掩飾自己的緊張。

“哦,我讀書時上臺演講也像你這樣。”朝顏將手放到腦袋後方,望著屋頂發呆。

“你讀書時上臺演講?”曇曜不明白什麼是上臺演講。

“就是去很多人面前發表自己的觀點。”

曇曜換了種解釋,“就是開壇說法。”

“差不多吧。”朝顏頓了頓,接著說:“師兄,你明日是不是要穿袈裟?”

“嗯。”

“哇,師兄穿袈裟很好看的。”朝顏已經開始回想曇曜穿袈裟的樣子。

“皮囊不過身外之物,法相莊嚴,見者增福。”

“那我日日睡在你身旁,豈不是錦鯉?”

“何為錦鯉?”師弟總愛蹦出些自己沒聽過的詞彙,曇曜時常不明所以。

“就是能帶來福氣、好運的鯉魚。”

曇曜笑的開懷,“你確是錦鯉。”

不知為何,朝顏這幾日都有些心神不寧,記得曇曜說過,盂蘭盆會後他就要去天梯山,那日她詢問能否一起去時,曇曜並未明確答覆,至今也不再提,怕是...

無礙,反正自己一直都是一個人,習慣了。

這些日子是曇曜對她太好,讓她忘記了面對現實。

第二日一早,山門剛開,一群人快步衝進寺院,有手拿花的,也有手拿水果的。

你追我趕,腳步匆匆,生怕菩薩今日實現的願望清單有限,自己是被遺漏的那個。

曇曜一席紅色袈裟披肩,神情莊嚴,較去歲時講經更為正式。

在他的帶領下,眾人一起誦經,繞佛祈福。

朝顏並不是純正的佛教徒,但身處此情此景,心底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上香禮佛之人一直不曾有間斷,等到大殿無人,朝顏才悄悄走進去,點燃三支香,虔誠的跪下:

“佛祖,我不知你為何讓我來到這裡,我不為自己求什麼。但求我的父母在泉下安穩,來世順遂。”

心中說完,朝顏恭敬的磕了三個頭,匍匐在蒲團上久久不能起身,再起身時,眼中已滿是淚水。

這一切,都被一旁的曇曜落在眼底。

他一直都知道師弟有秘密,只是師弟不願意說,自己也不會多問。

待朝顏離去,曇曜跪在佛像面前,“佛祖,萬望曇諦師弟所祈之願實現,弟子願終身侍奉在您左右。”

日暮時分,從寺廟一角傳來渾厚、沉悶的鐘聲,一下接著一下,將佛的呢喃寄於夕陽的餘暉,撒在每位香客身上,算是他們來此一趟的回禮。

山門即將關閉之時,進來一群不懷好意之人,大聲嚷嚷道:

“你們今日誦經之人是誰?快快出來,我要與他辯一辯。”

道宗師父出來阻攔道:“你們是何人,怎能在佛教之地喧譁?”

“我們是北天師道弟子,今日路過此處,便想與你們探討一番。”一位頭戴莊子巾,身穿黑色道服的人走出來說道。

時值各種教派學說百花齊放時期,各派辯論打擂臺之事常有。

道宗師父一聽此言,心中瞭然。“既是辯論,那便好好說,何必如此喧譁。”

“你是這寺廟住持?不如我們先辯上一番?”另一位身穿灰色衣物的人幫腔。

道宗師父摸摸自己花白的鬍子,氣定神閒的說:“應對你們,還無需老衲出手,他就足矣。”

語畢,道宗師父伸手指向一旁掃地的朝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