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正中山又一波客人
落在陰陽捲上的那一滴淚 悲傷流淚蛋炒飯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安然明顯有些不屑,反問道:“淮王怎能和先生比?先生可是繼儒聖之後,十萬年來第一個文廟聖人,漢鼎文廟第四聖,立正中道場,聚能士論道,開黃金盛世,庇佑儒門莘莘學子,先生成聖這一年多,世間的讀書人最起碼要多出兩成!”
張扶搖聞言搖了搖頭,耐心解釋道:“先生前面還有文聖、儒聖、乃至那位神秘的亞聖,可淮王的身前有誰?”
李安然啞口無言,悻悻而坐。
兩人還沒歇一盞茶的功夫,前方便又湧來一波人潮,李安然看著蜿蜒的人流頭都大了,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塵,轉頭就溜了,只留下一句
“嘿嘿,師兄,你先接待著,我尿急~~~”
張扶搖見狀苦笑,但還是耐著性子站在山門處,手中捧著花名冊,為登門的客人一一記下名諱。
排在最前面的灰袍中年尼姑手捧寶瓶,簪髮束於帽中,看著眼前的青年儒士略感欣慰,自報家門道:“託月庵,尼姑清緣。”
張扶搖聞言一愣,抬起頭看到尼姑的長相,露出欣喜之色,作揖道:“見過清緣師太,先生在為淮王護法,不能親自接見,還請師太莫怪。”
清緣師太乃是西漠一流勢力託月庵的庵主,也是公孫子的老相識,兩人關係十分不錯,張扶搖之前見過好幾次,對這位師太十分尊重,此刻更顯晚輩的謙卑之色。
清緣師太臉上掛著恬靜的笑容,將手中的寶瓶傾斜,捻起瓶中的一條綠枝,滴下一滴液體,推到青年儒士的面前,和藹笑道:“之前書聖開山大典,貧尼正在庵內閉關,沒有趕上,估計你先生心裡早把老身罵了千百遍了,這滴菩提淚權當是賠禮,你好好收著。”
清緣師太說完後又有些玩笑意味的補充道:“這種對文房四寶有溫養功效的寶貝不多,你先生肯定要眼饞,你到時候就說是我送給晚輩的禮物,他肯定拉不下臉問你討要。”
張扶搖被逗笑,拱手道:“師太說笑了。”
清緣眼底欣賞之色毫不掩飾,摸了摸張扶搖的頭,沒有繼續耽誤身後人的時間,即便以她的修為也沒人敢說什麼,徑直走入山門。
後面的大多數便都是一些散修,在修行界有門有派的修士其實只佔四成,剩下的六成大多都是沒什麼天賦的山野散修。
直到一道女聲再次讓張扶搖愣了神,
“煙雨樓,王思雨。”
眼前紅衣女子清冷的聲音傳到張扶搖的耳中,青年儒士一怔,蹙眉抬頭,有些複雜的看向眼前的女子。
女子倒是沒有矯情,乖乖的點頭道:“小女子見過張師兄。”
張扶搖明顯對王思雨沒有什麼好感,但也沒有表現出厭煩,只是平淡的說道:“我不是你的師兄。”
“以後會是的。”王思雨泛起一絲笑容,像是得了什麼便宜一樣,隨即沒有過多和青年儒士糾纏,畢竟張扶搖對她有些芥蒂,一路走入山門。
張扶搖看著女子離去的背影,不禁失神,嘆了一口氣,“孽緣啊......”
可很快就被打斷,剛才排在女子身後的青年試探性的叫了聲“張先生?”
張扶搖回過神,眼前的青年長得太過賊眉鼠眼,饒是張扶搖這樣性格溫潤的謙謙君子都愣了一下,隨即平和的說道:“當不起先生,稱在下道友即可。”
“好的張先生,在下盜拓,欺天老道的弟子。”青年咧嘴笑道,看起來更加狡黠,打眼一看就不是什麼正經人。
張扶搖對他有些印象,風華榜尾的年輕人,身上有些本事,提筆寫下‘欺天老道之徒,盜拓於正中論道十一月初九登山’
隨即說道:“還請拓道友自行上山,我師弟有些事情,不能相送。”
“不礙事,不礙事,您先忙著,張先生。”盜拓賊兮兮的笑道,隨即走入山門,不過那走路的姿勢著實像個小偷,腳步輕捻,身姿躲藏,只要有陰影,這小子第一時間鑽進去。
張扶搖不禁有些無奈,即便是他包容溫和的性子,也自顧自地的嘟囔了兩句,嘆息道:“這都是些什麼人啊,正中山要鬧起來了啊。”
抬眼望去山腳下綿延數里的人流,青年儒士不再嘆息,為來賓登名記冊,雖說有些枯燥乏味,但也算是長了長見識,再加上他自幼過目不忘的本領,恐怕日後修行界的七成修士,都被這位書聖首徒瞭然於胸。
其實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日後若是張扶搖躋身渡劫亦或是證道,心存歹念,又恰好手持一件因果大道的仙兵,恐怕整個世間的七成修士都要在潛移默化之中被張扶搖所控制。
這也是諸多大修士不願暴露真名,行走世間只留下化名亦或是道號的原因。
所有進入山門的人都被頭頂的武運青天所吸引,氣運蓋頂,甚至在場的不少武夫都向前走了一步,有些只差臨門一腳的武夫藉此契機完成突破,正中山觀賞臺上幾乎每半個時辰就會有一位武夫提升境界,升境之後對著武運青天上朦朧模糊的武樓叩首,激動的高聲向護國公道謝。
此時張衝目不轉睛的雲霧之後的三十六角武道樓,體內沉寂數百年的武道修為有些洶湧,似乎那道攔了自已千百年的桎梏有些鬆懈了,登樓境指日可待。
可張衝根本沒有心思去感悟,一心盼著那位淮王能夠成功,只有他成功了,自已才算是真的有希望,天下武夫才算是有希望,若是這位淮王功敗垂成,雖然能證實武道後面的道路,但卻不知要寒了天下多少武夫的心。
這位武練閣主,從來不信香火道神佛的固執武夫,此刻在心中默默為淮王祈禱,若是真的有心懷蒼生的神魔仙佛高高坐於九天,還請垂首看看這天下的武道吧,看看那位此刻肩挑武道氣運獨自前行的武夫,讓他度過難關,讓這那些沒有天賦卻肯吃苦的孩子們有一條出路,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