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姨娘,永晴已許配給阿兄,雖未成親,但這裡既然是我的家,那便是阿兄的家。”

唐雨宸微紅著臉,但此時她無比勇敢。

“哈哈哈,不錯,永晴說的對,這裡既然是永晴的家,那便是北川的家。”

唐皇雖有些疑惑永晴突然的變化,但這也正是他樂於見到的。

秦北川見如此只好躬身行禮解釋說道:“皇伯父,此甜點需趁熱入口,出鍋即食為最佳,時間越久口感便越差,北川未經稟報便如此行事,還望皇伯父恕罪。”

“北川無罪,既然皇后讓永晴跟著你,便代表著你所做之事你皇伯母是答允的,你所做的是何物?”

隨著說話的功夫,眾人也都是來到秦北川面前。

秦北川先偷偷看了一眼寧惜雲,發現寧惜雲還是帶著微怒。便又看向陸承雪,發現臉色也不是很好看。繼而看又向秦守誠,算了,還是不看了,秦守誠面沉如水。秦北川明白,無論再如何有功勞,自己永遠是臣子,肆意妄為是犯了大忌諱。

“皇伯父,北川所做的是湯圓,闔家團圓的意思。”

說罷,秦北川將蓋著竹籃的白布掀開,一個個潔白的小糰子便出現在了眾人眼中,然後一個一個開始下鍋,不停用大勺子翻滾著,唐雨宸在一旁幫忙。半晌後,將湯圓盛出,眾人每人一碗。

隨著眾人將湯圓入口,表情各異,秦守誠三人臉色稍緩。唐皇與皇后眼中異彩連連,周瑤向來喜歡甜食,但皇宮內的甜點太甜太膩了。此湯圓甜而不膩,絲滑爽口,從未吃過如此美味之物,看向秦北川的眼神愈發溫柔,猶如親子一樣,若不是唐國有禮法,真的想立刻讓永晴與北川成婚。

“阿兄,思雨還想吃!”

一邊的秦思雨見大家都分到了湯圓,頓時有些著急。

聽到秦思雨此言,唐雨宸立即給秦思雨又盛了一碗,並叮囑吃之前要吹涼在入口。

周瑤吃的開心,隨口便問道:“北川,此物也是你自己發明的嗎?如何做的?可否教於皇伯母?”

唐雨宸聽到阿母問秦北川,頓時大眼睛瞪的大大的看著秦北川,看他如何回答。

秦北川頓時有些小悲傷,沉思半晌說道:“皇伯母,北川不願說謊,此物乃北川心儀之人所教。”

周瑤又想上來揍他。

陸承雪昨日決定不再毒北川,但此刻又有些忍不住。

秦守誠看著秦北川點了點頭,不愧是我兒子,我唐國兒郎,頂天立地,無事不能對人言。

唐雨宸只是靜靜的看著秦北川,眼中溫柔之色藏也藏不住。即便來到這個世界,他還是他。

周瑤見秦北川如此,嘆了口氣說道:“北川,你皇伯父昨日便說過,如若你找到你所謂的心儀之人,允許你納其為妾,所以北川不必悲傷。”

“沒錯,皇伯父一諾何止千金,說過之話便永遠作數。只要你能善待永晴,甚至皇伯父可以令人幫你尋找你心儀之人。”

周瑤與唐皇紛紛站了出來表態,唯恐北川拒絕賜婚,如若北川當真拒絕,這事兒還真不好辦。

秦北川見唐皇與皇后能如此,心中甚是感動,行了一個晚輩大禮說道:“北川感謝皇伯父,皇伯母之恩情,北川定會待永晴公主如獲至寶一般,永不納妾,以報皇恩。北川心儀之人並不在這個世界,不勞皇伯父憂心。”

眾人並沒有聽出北川所言何意,均以為北川心儀之人已經故去。

唯有唐雨宸此時笑著也哭著,笑的開心,哭的也傷心。

周瑤走上前,將秦北川扶了起來說道:“北川,今日是上元節,不說不開心的事情,你還沒有回答皇伯母,願不願意將湯圓的烹製方法教於皇伯母。”

秦北川紅著眼眶,重重的點了點頭。

“阿兄,雨宸阿姊,你們為何不吃?你們忙了許久,還一個都沒有吃過。”

聽到秦思雨此言,眾人不禁再次點頭,這兩個孩子,未免太過懂事了,其他這麼大的孩童,每天都還想著玩鬧呢。

秦北川拍了拍秦思雨的小腦袋柔聲說道:“思雨乖,阿兄一會便吃。”

然後轉身盛了一碗,送到唐雨晴面前,行了一禮,看著她紅紅的眼睛說道:“此後,北川與永晴公主同心同德,同去同歸,此心永不變。”

唐雨晴接過碗回了一禮,看著秦北川的眼睛說道:“此後,永晴與阿兄同甘同苦,同進同出,此心永不變。”

“好,好啊,今日上元佳節,北川與永晴交心,此乃雙喜,朕心甚悅!稍後朕便擬旨,待中元節後昭告文武百官!”

秦守誠來到寧惜雲和陸承雪身邊小聲說道:“北川像不像我。”

得到的答案均是:北川比你強多了!

……

隨著夕陽西下,晚宴也如期而至。

晚宴設在太極宮外,可以一邊用膳一邊賞燈。一排長長的桌子分列排序,即便是家宴,也要按照身份去選擇自己該坐的位置。唐皇原有四位妃子,因惠妃行禍亂之事,如今便只剩下三位妃子,此外還有九嬪,嬪也是妃,但地位和正式的妃子要低一些的。如若嬪妃能為唐皇產下龍子,那便可以母憑子貴,地位便可提高一等,和四位正式妃子也沒有什麼區別。

唐皇與皇后還沒有來,眾人分別在一側等候。

就在眾人等候之際,秦思雨的哭聲在不遠處傳了過來。

秦守誠等人連忙聞聲望去,只見秦思雨此時正坐在地上哭泣著,旁邊站著一個和秦思雨差不多大的小郎君,手裡拿著一個花燈,緊接著就看到秦北川站在一旁,握住小郎君手上的花燈,用力一推,搶過了花燈,小郎君則倒在了地上,緊接著又哭了一個。

“北川!休得無禮!”

秦守誠與寧惜雲皺著眉,連忙喝止了秦北川。

陸承雪則上前抱起了秦思雨,小聲詢問著。

此時劉淑妃走了過來,扶起坐在地上哭鬧的小郎君,抬起眼便看著秦北川怒道:“大膽,你是何人,敢傷二皇子?”

秦北川皺著眉沒有說話,只是看著怒斥自己的陌生人,此人不分青紅皂白,秦北川很討厭此人。

寧惜雲見劉淑妃訓斥北川,連忙上前行禮說道:“劉淑妃,這是我秦王府世子,惜雲代北川向劉淑妃賠罪。”

劉淑妃見來人是寧惜雲,看了看不遠處的秦守誠,語氣也是軟了一些,說道:“寧王妃,雖然秦王府勢大,但也不能如此行事,秦王府世子年長,欺負年幼的二皇子,這成何體統!”

寧惜雲眉頭皺了皺眉,這話說的好像秦王府以勢壓人一樣,不過寧惜雲也不在意,秦王府如何行事,眾人皆知。隨即打算讓秦北川親自賠禮將事揭過,正在此時,一個好聽的聲音響了起來。

“淑妃娘娘好大的架子,剛才發生之事,永晴皆看在眼裡,是阿弟不對在先,淑妃娘娘不好好管教,反倒不問青紅皂白便斥責於人,是否不妥?此後寧姨娘更是已經賠禮,給足了臉面,可淑妃娘娘卻咄咄逼人,淑妃娘娘仗著自己身份尊貴,如此以勢壓人,是否不妥?”

劉淑妃原本只是嬪妃,為唐皇產下皇子後,母憑子貴,便被立為淑妃,更何況昨日周惠妃出事,東宮太子被廢黜,雖然不明原因,但目前二皇子便是長子,自然有高人一等的感覺。不過即便如此,在得知此人乃秦王府世子後也並沒有打算深究,畢竟,秦王府不是她現在能得罪的,原本打算秦王府世子陪個不是也就算了,誰成想唐雨宸來了。

聽到唐雨宸說的話後,原本有的三分火氣頓時覺得被潑了一盆冷水。唐雨宸乃嫡長公主,身份尊貴,整個皇城內除了唐皇與皇后無人敢惹,即便是以前的太子也不行,誰讓唐皇就這麼一個女兒,將其視為掌上明珠。

“永晴說的是,是本宮的不對,永晴看此事如何處理?本宮按你的吩咐照辦便是。”

此人真是不會說話,唐雨宸皺著眉看著劉淑妃說道:“淑妃娘娘言重了,於永晴來講,您是長輩,吩咐自然不敢當,此事淑妃娘娘不明其中緣由,正所謂不知者不怪,只不過此前淑妃娘娘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對。”

劉淑妃沉思了一下,總算明白了,處理的方式不對是關鍵。隨即便令唐牧給秦思雨道歉,見唐牧發呆,剛要再說什麼。

唐雨宸見狀怒道:“唐牧,你若不想我生氣,趕緊向你思雨阿姊道歉!”

唐牧怕極了唐雨宸,見唐雨宸發怒,連忙上前拉住唐雨宸的手說道:“阿姊,你不要生氣,我道歉便是。”

話罷,唐牧上前先對著寧惜雲與陸承雪行禮說道:“兩位姨娘,是唐牧做的不對,此前見思雨阿姊手裡的花燈好看,便推倒了阿姊,搶了下來,是唐牧的錯,請兩位姨娘責罰。”

既然唐牧已經賠禮,寧惜雲與陸承雪自然不好再說什麼,連忙扶起唐牧說道:“二皇子若是喜歡,便隨時和姨娘說,思雨有的,你也有。”

此時秦北川走上前,看著劉淑妃行了晚輩之禮說道:“適才北川護妹心切,冒犯了二皇子,還請淑妃娘娘恕罪。”

見狀劉淑妃也連忙扶起秦北川,看著寧惜雲說道:“寧王妃,莫要怪本宮,適才本宮確實有些過分了。”

寧惜雲行禮後,此事算是就此結束。本來也沒有什麼嚴重的事情,無非孩童之間的玩鬧罷了。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場小鬧劇,讓劉淑妃與秦王府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而二皇子唐牧也因此受益匪淺。

良久,唐皇與皇后終於是來了。

待眾人行禮後,唐皇說道:“今日,上元佳節,乃家宴,諸位不必多禮,但開宴前朕有兩件事要說。第一,朕與皇后決定,將嫡長公主永晴許配給秦王府世子北川,雖二人還未到成親年齡,但今日朕便正式賜婚,待永晴及笄之年擇良辰完婚。第二,封秦王府郡主秦思雨為我唐國第三位公主,號永寧,永寧公主雖非朕親女,但朕必會待其如親女,聖旨已擬好,待上元佳節後,昭告百官。諸位皆朕親近之人,今日便先傳達於諸位,開宴吧。”

聞言,眾人再次行禮,位於上座的劉淑妃,聽完唐皇之言,腳下一晃險些摔倒,待站穩身形一陣後怕,她終於明白唐雨宸為何幫秦王府說話了,如若剛才事情鬧大,別說自己,即便二皇子都得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