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李瑜母女相繼醒來,一番梳洗打扮後準備出門,此時隔壁房間也傳來了動靜,想必是劉家母女也起來了。

果不其然,一會兒就傳來了劉蓮仙的,聲音。

“小瑜,你和阿姨起來了沒有?”

“來了來了!”李瑜一邊應聲一邊走去開門。

幾人匯合後一同走出了客棧,下了樓和老闆一家打過招呼後,出了門準備去街上找點吃的。

麗江古城的正門有一個很大的水車,隨著水流不斷轉動。麗江古時候叫大研鎮,又叫四方街,因為整個古城都是四四方方的。

有古詩云

水流雙車轉,橋小百座橫。故道茶馬遠,古柳又新春。

聽老闆娘說麗江古城有300多座橋,有石拱橋,石板橋,木板橋,或古樸大氣或精緻婉轉鋪設在淙淙流水之上。

岸邊垂柳依依,鮮花簇簇,彷彿素淨的山水畫潑進了濃墨重彩,分外妖嬈!

幾人踏著青石板路欣賞著這難得一見的美景,逛了十幾分鍾之後找到了昨天老闆娘介紹的一家小店。

聽客棧老闆娘說這家店在開了很多年了,主要賣的是麗江本地的特色美食。

有麗江粑粑,有雞豆涼粉,灌米腸,還有銅鍋米線。

大家每樣都想嘗一下,於是所有的品種都買了一點。

那個麗江粑粑好像是用小麥粉和高粱麵粉做的,中間的餡料是酸菜肉末,餅皮被煎的酥酥脆脆的,非常好吃。

雞豆粉就是用鷹嘴豆做的涼粉,店裡的老闆說雞豆涼粉,早上吃的是油煎的,如果來吃晌午的話,就是吃涼拌的。

現在是早上,所以店家賣的是油煎過的雞豆涼粉和米涼粉。

一大碗涼粉上面撒上蘿蔔絲和醋,醬油,辣椒油花生碎等調料,口感q彈酸酸辣辣也很不錯。

灌米腸則是把糯米和豬血,鹽巴辣子等調料混合以後灌進小腸裡煮熟的。

要吃的時候又拿在火炭上烤一下,蘸上五香辣椒粉一口咬下去十分瓷實。

裡面的豬血糯米餡糯唧唧的加上小腸特有的嚼勁,真是一口滿足!

銅鍋米線其實就是小鍋米線,小鍋米線大同小異。

在整個雲南省到處都有,不過蒙自人如果幾天不吃米線,就像什麼都不對勁一樣,用老人的話說就是一天不吃米線魂都飛了。

一頓早餐吃的眾人心滿意足,結過賬,出了門。

李瑜提議趁著早上太陽還不是那麼大,好好的轉一轉麗江古城,因為中午高原上的太陽很辣紫外線十分強烈。

大家一致同意,都是愛美的女同志,誰都不想被曬黑。

於是大家就在這古城中逛了起來,不跟團旅遊就是這點好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反正時間多的是,哪裡風景好就多停留一下,看到有意思的鋪子就進去看一看。

這邊的橋也是真的多,李瑜和劉蓮仙兩個小姑娘就喜歡過橋,一看到有意思的橋就要去走一下,亂七八糟的轉來轉去也沒個方向,走到哪裡算哪裡。

兩位母親則是放任不管,女兒們想去哪裡,她們就跟到哪裡,完全由著她們高興。

現在不多寵著點,等上大學了,想見一面都難。

一行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覺就逛到了中午,剛好看到路邊有一個小館子。

裡面賣的是麗江的特色臘排骨火鍋,兩個女兒跟媽媽撒嬌說想嘗一嘗。

老母親能怎麼辦呢?當然是安排上啦!

幾人落座後點完餐,不多時就有服務員端上來一個銅鍋。

鍋底裝著炭火,鍋裡的臘排骨隨著翻滾的湯汁起起浮浮,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面而來。

“來來來,喜歡吃什麼就下什麼!”劉媽媽一邊往火鍋裡面下土豆一邊招呼著眾人。

臘排骨和土豆可是絕配,啃完排骨以後還可以往湯裡面下各種蔬菜和豆腐皮之類的。

蘸水裡面的辣椒特別辣,吃得大家滿頭大汗。

幸虧屋子裡還有電風扇,不然都呆不住了。

飯後的甜品是米涼蝦,米涼蝦是雲貴川這邊的一種小吃。

把熬煮好的米漿倒進大漏勺裡,漏勺下面接著一個大大的盆。

裡面放滿涼水,米漿落到水裡,就變成了一個一個像小蝌蚪一樣的米涼蝦。

這種米涼蝦可以做成涼拌的,也可以做成湯的或者炒的。

但云南人最喜歡的吃法還是在米涼蝦裡面放上碎冰,再淋上紅糖水,玫瑰醬,撒上一點白芝麻。

吃完辣辣的火鍋再來一口涼蝦,瞬間爽到天靈蓋!

吃完飯出了小館子太陽已經很辣了,這邊靠近玉龍雪山夏天溫度不是那麼高。

但是高原的紫外線太強烈了,很容易曬黑,於是幾人在街邊的小店買了四把油紙傘。

撐著傘一路走一路問,終於回到了他們住的客棧。

這一上午雖然玩的非常開心,也吃了很多好吃的,但是走太久的路了,實在是有點費人。

回到屋子裡洗把臉,就一頭紮在床上,誰都不想起來了!

一直到了吃晚飯的時候,老闆娘見沒人下來,擔心她們錯過晚飯才上樓敲門把他們叫醒。

今天客棧老闆給他們留的菜是清水煮南瓜尖,萵筍炒火腿,小米辣薄荷炒牛肉,油炸包漿豆腐還有一盤涼拌野蕨菜。

老闆的手藝非常不錯,一桌子的菜色香味俱全,又都很下飯。

睡了一整個下午飢腸轆轆的四人直接把所有的飯菜都吃乾淨了。

住在客棧裡的幾個年輕人天都黑了還有閒情逸致出門去轉悠。

李媽媽,劉媽媽李瑜和劉蓮仙四人則是一上午就走的夠夠的了。

現在吃完飯,渾身懶洋洋的,不想動彈就坐在院子裡和老闆一家衝殼子。

客棧老闆一家都是白族人,家裡有爺爺奶奶,老闆兩口子,還有兩個孩子。

老爺爺以前是木匠給人家蓋房子的,老奶奶在家裡織布染布,還會繡花,做衣服,做鞋子。

現在年紀大了,幹不動了把家裡的地都租給別人種了。

後來國家經濟越來越發達,來麗江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一家人以經營客棧為生,兩個孩子大的姐姐12歲,讀小學六年級,小的兒子八歲在上二年級。

天黑了,以後老闆在院子中間起了一堆篝火。

大家把燈關了以後都圍在篝火邊聊聊各自的生活,聊聊各自的孩子。

後來聊到興起,老爺爺還拿出三絃彈起了三跺腳。

於是在老闆娘的帶領下,大家圍著篝火跳起了三跺腳。

在外面玩夠了,回到客棧的幾個年輕人也加入了她們。

大家在一起載歌載舞,玩得十分開心。

直到快十點鐘了,怕影響兩個孩子睡覺。

一群人才依依不捨的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