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麼緩慢地過著,沒有太多喜聞樂見的的事,也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一如曾經在地球上蘇偉的世界,一旦過了適應期,就慢慢趨於穩定,跨入正軌。
每天除了理論課,便是教阿豪那些格鬥術,或是跟阿嫻講講曾經地球的事,再不然便和阿媛嘮嘮嗑以及接收一下來自蘇沁的科普。
理論課學的東西有些雜,包括歷史,勘測技術,基礎物質分辨等等。每次聽到老師講的各種各樣蘇偉以前從未聽過的名詞都是一陣頭大,不過幸運的是還有理論大佬蘇沁和阿嫻兩人給他解惑,所以整體進度也並沒有落下太多。
班裡的小群體早早就固定,現在想要融入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蘇偉也就懶得管太多。畢竟是來學習不是來交友的,做到見面能基本叫出名字就足夠了。
阿媛哪怕能力恢復了依舊沒有從學校中退出,而是醉心於理論當中了。每天一有空便跑到蘇偉班裡面拉著阿嫻往不知道哪裡跑去。
每每想到曾經那個做事毛毛躁躁的少女,和眼前求知若渴的少女,蘇偉總是會感嘆,感嘆這如吳下阿蒙的精神,也感嘆錯誤後所帶來的巨大改變,雖然也沒人勸學就是。
沒多久蘇偉參與到了實踐課當中,主要是以徹底熟悉掌握元素親和為主,透過精神力訓練,探索訓練等等來作為主要課程,同時兼有對戰,危險規避等等各種各樣的輔助訓練。
不得不說越是對元素親和能力的熟練越是讓蘇偉感到驚訝。哪怕平時沒有特意開啟元素親和,也慢慢能感知到風與水的流動,溫度的變化以及各種各樣的地質構成等等。
雖然認不出來的資源還是數不勝數,但是各種蘊含危險的物質蘇偉早已爛熟於心,自身安全始終是比什麼都要重要的。
訓練所在提供給大家尋常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會分配給大家一些任務,帶著大家一起出所去完成。
像尋找到的各種資源一類訓練所在學生取得證之前會以資源的七成價格回收,提供給實驗所的人進行各種研究。每每實驗所有新產品推出,則是由訓練所負責檢測及技術收購,再進行批次生產。
訓練所不是慈善機構,那些七成回收的資源自然是作為學生的學費。而實驗所研製的新技術由實驗所收購再生產,用以支撐訓練所的經營,同時擴大名氣。
學生可以透過努力賺取學費,同時能收穫知識及寶貴經驗,實驗所的人可以有大量的資源支撐她們研究新產品,給她們充足的實踐和上手機會,而訓練所則打出了名氣,吸收更多學生的同時能維持正常的運營。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雖然看著用學生的勞動力維持訓練所有些類似於啥黑工廠一類的為人所不齒,但是真正熟悉並親身體會到這種制度的蘇偉也只能感嘆其實用性。
它是真的能做到三方得益同時把所有人的價值完美展現了。
蘇偉想到了前世的一些專科甚至是本科,打著讓學生實習或是勤工儉學的名義透過“自願性”原則將學生送到各種廠裡,早早享受起了“996”,可要命的是學生勞動量跟所獲取的報酬根本不成正比,而且所謂實習的名義,實際所加入的崗位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微乎其微。那種流水線只能讓人對生活逐漸麻木,對學生而言更是百害無一利。
幹著比誰還重的活,最後一個月工資千多甚至幾百。學生們為自己的汗水得到的這點微薄回報興奮不已,校領導們吃的滿嘴是油坐在一起談天論地,廠老闆用著廉價勞動力獲得更好的效益而高興,看起來也是三方受益,然而真的如此嗎?
學生社會閱歷少,對金錢的認知遠遠沒有那麼充足,也並不能好好認清他們勞動的價值;而廠老闆所使用的經驗不到家的學生產品上各種瑕疵,生產速度降低,部分學生甚至還能給他們帶來一定虧損;而校領導呢?則就真的只是動動嘴了。
他們拿著中介費,吃著學生勞動力的回扣,天天大魚大肉,鼓勵學生好好加油,積累經驗,所利用的就是學生貧瘠的社會閱歷。說是學生,又何嘗不是另一種黑奴?所受益的則變成了只有校領導跟廠老闆。
少數的學生髮現了不對,想要進行抗爭,但是仍有大多數不知情的學生依舊對學校充滿感激。聲音靠著那點微薄力量聲音自然傳不到上面,便形成了一個死迴圈。一些品行敗壞的領導甚至還會因為舉報選擇進行報復,這便是人性。
所以為什麼勞動法這麼重要?為什麼多數曾經的國家都禁止僱傭未成年?防止的就是未經人事的少年少女們受到不公。但是總有些自作聰明的人敢昧著良心鑽法律漏洞,讓不合理的行為透過洗腦或者勸導變得合理。於是可悲的階級形態就這麼誕生了。
假如少年少女們一開始就認為自己的勞動力只值得這點價值,那他們以後呢?會不會就一輩子待在廠裡拿著那點微薄工資沾沾自喜?還對曾經學校的教導而感激?當這種現象成為了一個常態,少年強又從何談起?誰又來振興?
眾生生而平等,不會因為財富多寡,種族性別差異,年齡大小,閱歷深淺,家族盛衰,實力大小而分三六九等。大家都是鮮活的生命,都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又談得上什麼卑劣或是高貴呢?除了年紀尚小需要加以正確引導,以及老婦幼殘有時需要更多的關心,大家又有什麼不同的呢?
蘇偉想了想曾經的世界不由嘆口氣。再好的繁榮下面總藏著這樣那樣的破敗,再亮的光也總有照射不到的角落黑暗。不可以說誰就要兼顧一切,將所有東西處理的完美無缺。但是明眼人能看到的問題,有相關能力的人不去試著解決,那就是大惡了。
今日你不將其處理妥善,待日後子孫遇到了這樣的境況無能為力,只能選擇抱怨早已沒有能力的你,你又該如何自處?
反觀精靈族,它就更像曾經描述的烏托邦。蘇偉是感受不到什麼階級差異,大家好像真的是在平等的地位上生活了。
鄰里互助,老婦幼殘有人幫扶,大家的生活幾乎能談得上富裕,金錢的地位也在逐漸降低。社會基本沒有什麼大的混亂,因為富足和階級意識的淡薄,犯罪行為基本不會出現。
肯定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至少蘇偉目前沒有感覺出有什麼大的漏洞,也可能是他政治觀念和整體大局觀還沒那麼嚴謹,這裡的生活他只能用舒適形容。
雖然族長說五到十年可能有什麼大事需要他出手,但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他看不到未來,只能儘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報答精靈族之恩。
看著有說有笑的一群準備出所的人,蘇偉不禁感嘆:“假如物質資源充裕到一定程度,大家的心能足夠團結,或者什麼麻煩都不能被稱之為麻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