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分糧分錢樂呵呵
七零:穿書路人甲的平凡生活 阿昭阿昭阿昭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今天走到分岔口,林雲雲和楚辭就分開了,沒再讓楚辭送,今天村裡很熱鬧,大家三五一群討論能分多少錢,多少糧。熱烈的氛圍,感覺今天都暖了幾分。
硬塞了兩個蘋果給楚辭,罐頭他堅決不要,林雲雲把東西先放回家沒有停歇就去了大隊部。
大隊部忙的熱火朝天。
“爹。”林雲雲喊了一聲。
“云云,快。去給你張叔打打下手。”林父和幾個小隊長忙活著,都顧不得招呼林雲雲,指了指,讓她自己去找會計。
林雲雲走到大隊裡張會計那邊,聽張會計吩咐。
“今年不能按照人七勞三分了,社員們都反應不是按勞分配,幹活沒有勁。很多人都磨洋工。”一個小隊長反應。
“是啊,這樣分明年社員情緒還不高。”有小隊長附和。
確實是這樣,林父也點頭同意。
各個小隊長闡述不同意見,討論來討論去。
“這樣吧,今年按人五勞五的方式分配,也算是按勞分配。”林父最終拍板。
“但是考慮到村裡有五保戶、困難戶、軍烈屬、病殘戶缺少勞動力的家庭,如果完全按照五五分,有一部分家庭,不夠吃的,等統一分配完再按照等級大隊裡給予一定的補助。”
林父補充。
這個事他們已經討論了好多天,眾口難調,不可能做到人人滿意。只能滿足大多數,特殊照顧少數。
小隊長也都同意這個決定。
林雲雲跟著忙活到凌晨2點才回家。
回家倒頭就睡,感覺還沒聽到雞叫,外面就熱鬧起來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分糧分錢的日子,社員們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等的就是今天。
天還沒亮,就激動的在大隊的曬糧場焦急的等待著。
林雲雲一直睡到日頭高高才起,林母知道她累了,也沒有喊她,把早飯留在鍋裡一家子就都去了曬糧場。
三小隻吃完飯等不及大人,早早的就去湊熱鬧了,雖說還沒開始,但是早就聚集了滿滿的人。
大人小孩,比趕大集還熱鬧。
林雲雲起來吃了早飯也去大隊部湊熱鬧,感受豐收的喜悅。
昨天經過周密仔細的計算,一個工值2毛5,十個工分算是一個工,真的是非常不錯了。很多地區的一個工分就一毛錢,雖說也聽說過有值1塊錢的地方,但那也是鳳毛麟角。
社員們對於這個決定也很滿意。
分糧早就風風火火的開始了。
大隊記分員喊到一個名字,被喊到的社員就拿著自己家用自己看的懂的標記,記錄自己家的工分,很多社員不識字,但是各家有各家的絕技,竟然大多數都能做到分毫不差。
那邊按順序分糧,這邊人群討論的也很熱烈。
“劉大河家今天分了260多塊錢呢。”
“是嗎?咋那麼多啊?”聽者流下羨慕的口水。
“他們家兄弟7個呢,到現在還沒分家,劃到每個人身上也就沒多少了。”村裡多的是明白人。
“也是。”
“王貴家也分了差不多200呢”
“他們家三個兒子,各個重勞力,一年到頭沒缺過一天工,挖河挖藕的,三兄弟多認幹。”
“只要肯幹,這日子早晚能過起來。”
“王思安家,就分了15塊錢。”有人鄙視。
“王思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天天頭疼腚疼的。這十五塊錢還不是沾隊裡的光,要不是咱們有東陽湖,賣了藕和魚,一家能多分10多錢?”
“沒有這賣藕和魚的錢,王思安家可不就分一塊兩塊的。現在三莊五里的,誰不知道他好吃懶做,你看他家大兒子到了歲數了,媳婦都不好說。”
“可不是嗎?人家一打聽,有個好吃懶做的爹,誰願意嫁過來。”
熱熱鬧鬧,村裡沒秘密,林雲雲像到了瓜地裡的猹。歡樂的吃瓜。
一抬頭,看到自己的小物件,在不遠處目光灼灼的盯著自己,不知道看了多長時間了。
知青也算一戶,有些能幹的知青也分了十多塊錢。
楚辭分了十塊零五毛,已經很不錯了。
熱熱鬧鬧的分糧一直持續到傍晚,大家陸陸續續把分的糧食拉回家。
大豐收,今天社員的飯桌上大都吃上了白麵。
一年了,有的老人甚至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日子越來越好了。
“咱們家分了56塊錢,他娘,拿20塊錢給老二他們,今年一年辛苦了,也讓他們手底下寬裕寬裕。”
林父久違的倒了一杯酒,今天實在是高興,隊裡富裕,村民高興,也是他這個大隊長當的稱職。
林二哥林二嫂喜出望外。
“好嘞。”林母直接就把二十塊錢遞給了林二嫂。
“謝謝爹,謝謝娘。”林二嫂雙手接過大團結,來回的撫摸。
“幾個小的一人給五分錢錢,馬上過年了,自己想買點啥買點啥。”
三小隻開心的找不著北了。
“給云云五塊錢,姑娘大了,去供銷社買花戴。”
林父林母真的是最好的家長。
“爹,娘,我自己有,工資每個月能攢好幾塊呢。你們留著。”林雲雲拒絕。
“你有是你的,這是爹孃給的。”林母把5塊錢塞給林雲雲。
“爹,娘,是不是都挺高興啊。”
林雲雲笑眯眯的問。
“是啊,那可不高興嘛,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主要是有盼頭。”林母把剩下的錢仔細包起來去屋裡藏好又回來。
“那我給大家錦上添個花啊。”等林母放完錢回來。林雲雲準備給大家說自己處物件的事。
“有啥事你說。”林父想不到小女兒還有啥事,有點納悶
“我有物件了。”林雲雲平地一聲雷。
“啥?”
“啥時候的事啊?”
“是誰啊?”
一家人顧不得上別的,一下子被林雲雲搞蒙了,怎麼突然就有物件了。
“就是知青點的知青,楚辭。”
“咋也找知青啊,知青行嗎?”林二哥因為有林嬌嬌這個前車之鑑,對知青印象不太好。
“知青啊……”林二嫂兩口子都是一個觀點,都覺得知青不太能幹活,印象不是很好。
因為平時接觸不多,只是有點粗淺的印象,瞭解不多。被秦愛民一個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是楚辭那孩子啊,這個孩子穩重,踏實,上工從不偷懶,品性好,確實不錯,云云,你想好了嗎?”林父對楚辭倒是很認可。但是確實有點擔心背後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