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

春闈放榜。

“快!快去給太子妃報信,舅老爺中了一甲第六名!”

肖風和肖南自告奮勇出來看榜,一看到魏懷安三個大字妥妥地名列前茅,立刻興高采烈地往人群外面鑽。

“舅老爺中了一甲第六名!”

“舅老爺中了一甲第六名!”

“放!放鞭炮!”

肖南兩人一到魏宅就高聲大喊,並招呼早就等在門邊的下人點上炮竹。

屋內,魏懷安聽到聲音,激動地站了起來。

十年寒窗,一朝高中,箇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夠明白。

“恭喜舅舅得償所願!”

雲思憶笑著道賀。

“也恭喜舅母!”

“讓思思看笑話了!”

魏懷安這才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腦袋,覺得自己實在是失態了。

“這有什麼?舅舅只考一次,就名列前茅,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雖然沒有得前三,但第六名,已經極出色了,全國那麼多學子,幾家歡喜幾家愁。

“雖然不能進前三,很讓人遺憾,但是我也知道,我已經用盡全力了。”

魏懷安坐下來,端起茶喝了一口,揚起的嘴角,難掩好心情。

“夫君,這話說得不對,咱們寒門出身,能得到如此名次,應該知足,畢竟咱們,和別人相比,差了底蘊。

對了,妾身先下去,備上厚禮,咱們該上門去,拜謝盧大人。”

餘倩倩說著站起身來,對著兩人微微躬身,走了出去。

雲思憶對餘倩倩的表現非常滿意,看來還是嬤嬤教導有方,如今,她已經初步有了當家主母的風範。

假以時日,定能有不俗的表現。

“聽肖允澈說,舅舅想外放?”

“思思不要總是直呼太子名諱。”魏懷安嗔怪一聲,接著道,

“是的,要不然還是先去富源縣吧,那邊也算是有些根基。”

“嗯,舅舅所言極是,不過您怎麼沒想著回到南縣去?”

雲思憶勾了勾嘴角,如果他想去南縣,她不建議讓雲峰挪挪地方。

“還是算了吧,思思也不是不知道,魏家,有那麼一些人在,我去了南縣,也不得安寧。

仗勢欺人,趨炎附勢,只怕到時候我還沒有做出政績,反倒讓他們害得會有牢獄之災。”

魏懷安面露嘲諷之色,往事歷歷在目,那些人的嘴臉,他一輩子都會記得。

“舅舅所言極是,那些人,若是有朝一日得了勢,只怕欺凌鄉里得事,仗著你的勢,自然是做得出來的。”

雲思憶點了點頭,很是贊同魏懷安的觀點,畢竟,他們為了一座宅子,都能做出那樣的事來。

“嗯,所以,我不去那裡為官,只不過,能讓我出人頭地,為官做宰,是爹的願望。如今考中,還是要回鄉祭祖,修一修祠堂的。”

魏懷安說到魏父,臉上便露出緬懷之色來。

雲思憶想了想,也道,

“正是如此,如今舅舅也算是衣錦還鄉,不過,我的身份也可以亮出來,到時候我和肖允澈商量一下,祠堂該怎麼修,我的意見是,我娘好歹孕育了我這個太子妃,回魏家祠堂,也是使得的。”

“那是自然,這個事,你便是不提,我也要為長姐去辦的,不過如今你提起了,又有了太子這樣的東風,我做起來,自然順風順水。”

兩個人想到一起去了,原本魏懷安是決定,先把祠堂修好,日後等他官位高了,再去雲家將姐姐的牌位請回去。

但云思憶一提,他帶著太子手諭去,自然回去就能辦成。

“如今我身懷六甲,此事,就交給舅舅去辦了。”

雲思憶頷首,此次有孕,還是比懷初兒時辛苦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養尊處優的原因。

“思思放心,這點小事,舅舅還是能完成得了的。若是這都辦不好,還談什麼以後為太子,為小初兒助力?”

少年得志,魏懷安自是自信滿滿。

“哈哈,思思自是信得過舅舅的!對了,歲歲最近可有來信?”

那個小姑娘,不知道有沒有尋到如意郎君?

“正是要與你說的,聽你舅母說,歲歲與一個舉人家的長子定了親,擇日就要過門。”

魏懷安笑著說道,這也算是一件喜事。

“極好,若是能趕過去,到時候一同參加她的喜宴。”

看著她成家,她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沒有內憂外患,肖煜天將整個大燕治理得井井有條。

又是一年萬壽節,這一年,小初兒八歲了。

每年萬壽節,智慧都會帶著他回到京城來,給皇帝拜壽。

“朕,在位多年,多虧了各位愛卿的輔佐,來朕敬大家一杯!”

肖煜天舉起酒杯敬了一圈。

“謝皇上賜酒,臣等惶恐!”

群臣連忙躬身道謝。

肖煜天卻擺了擺手,讓他們入座。

“各位愛卿,朕還有一事要宣佈,如今太子,對於朝政之事已然嫻熟,多年來勤勤懇懇,朕看在眼裡,朕,決定,禪位與太子,擇吉日登基!”

此話一出,群臣靜默。

肖允澈也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現在沒人能撼動他的位置,所以他還想再逍遙幾年呢!

於是,他連忙出了位置去,躬身道,

“父皇!父皇您正值壯年,兒臣認為,此事為時尚早!”

知子莫若父,肖煜天挑了挑眉,用洞悉一切的眼神看著他,

“太子不必再提,朕意已決,另傳旨下去,立肖雲初為皇太孫,在太子登基之時同時立為太子!”

肖允澈只得作罷。

三月後,欽天監選出一個黃道吉日。

肖允澈登基為帝,立雲思憶為皇后,肖雲初為皇太子,改國號為永興。

自此以後,肖允澈在雲思憶現代思想的灌輸下,改善科舉制度,促進各國貿易發展國家經濟。

改善土地制度,和各種稅務制度,歷時二十餘年,打造出了一個國家富庶,百姓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

史稱永興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