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櫨樹,紅葉酣,一叢又一叢,溪邊林間,一樹又一樹。

涼秋風吹,沙沙落葉聲。細小丹朱在陽光下搖盪隕落,少許悽愴幾絲微疼。

又一季櫨葉紅,又一次紅顏盡褪,櫨紅又一載,人多又一歲。

蜿蜒曲折穿過林間小陌,積起墜落下來未褪盡顏色櫨葉,人走在陌上履著凋落,足踐一段段光陰碎片,或許,落葉裡遮蓋太多往事與陬隅[zōuyú],人生遲速不同故事,皆屬於自我成長足跡。

瞻望黃櫨林,索恆說道:“疊翠煙羅尋舊夢。”

黃櫨樹夏季花梗呈粉紅色羽毛狀,在枝端形成似雲似霧景觀,陟遐[zhìxiá遠行]望去,宛如萬縷羅紗繚繞樹間,又稱“煙樹”,就有到夏賞紫煙,入秋觀紅葉一說。(注1)

“十七兄博學於文,十五受教。”少年艾刀言謝。

天空被樹木高大枝條割成一縷縷藍綢,斑駁光點散射下,隨著樹葉曳動,一開一閉著詭異的眼。

絕斷塵世的水池邊,四株女桑樹不言不語,哲人似的立著。枝幹上黑皮皴裂,枝椏橫邪不一,青苔長絲糾繞盈溢。少年艾刀行走樹下,摧曳青苔不息,清理枝椏。

青苔問紅葉,何物是夕陽。

不遠處二間隤圮[tuípǐ倒塌]石舍小戶,在時光裡被磨損圮泐[pǐlè毀壞開裂]不堪,讓人察見不出何時營造。(注2)

艾沃張望此一地隅,三五列蕭樹恢密,揚手指著石舍說道:“記得分明,入島最早二人,常羲氏初一,高陽氏初二棲居地,如今已棄。”

送秋去,秋去人間無路,紅葉連天尋幽無前期。

少年十五艾刀,觀望索恆撥開石舍茅屋前茨[cí]草,行揖禮,走行與留滯的每一步,帶起每一次憂鬱與悵惆,身孤單,影寂寥,屹立在先代前人石舍前。

秋風嫋嫋吹櫨林,只在他鄉何處人。

索恆揮手讓艾刀與艾沃聚集,手擊著石舍傍一人高青板石說道:“初十兄,山河樂聲第一人,世間不二無雙道,此刻記可是你所靳鏤,雖未留款留名,字跡鍥刻應是初十兄刀跡。”{注3}

庳輇座具飄飛,艾沃手撫青板石說道:“改風代水又數年,十七好眼界,是我當年感懷而勒。周天日月,不外萬物表象,此乃有形之道,不是無形之道。我道,操瑤琴,理陰陽分參商,動四方,聲吭萬里。”

索恆斂眉一笑,頷首說道:“十七明瞭,小象有形,大象無形,初十之道藏於山河天地之間,無所不在,又一無所見,是音律。”

“然。”艾沃指了指少年後脊木琴,少年艾刀解下雙編麻縷繩索,將伶倫式樣木琴交傳與艾沃。七根琴絃上啟承露,經嶽山、龍齦,轉向琴底一對雁足,象徵星空中北斗七星。

見他橫琴於膝勾指撥最外一道琴絃,徵[zhǐ]音勢如江濤疊浪,蕩突索恆身軀飛出一丈,尚好地上落葉與苔蘚綿密無窮,身手不痛。

琴聲醇厚,潤如珠,泠如泉,時如松濤鳴壑,時如空谷傳響,抑揚之間,了無一絲雜音。

少年十五取出六孔竹簫,樂音變出兩般音調,一如無韻之雷,一如穿雲之霆,一個以江河為絲竹靈動猛銳,一個得鈞天之樂憤然沖霄,兩調忽上忽下,翩翩相逐。

音律是宇宙造化之一,可以用來正天地、調陰陽。

索恆鼻竅已經流出血跡,黃櫨林木中陌徑隘狹而幽險,他人且止且行,睽離[kuílí分離]老少兩人二十餘丈遙遠,才定下心、沉下意,抑制胸口氣血鼓動。

索恆不通樂理,不識曲譜,聽有人言:高人演奏器樂,激情明理遣斥紅塵枯燥,陶情冶性衝蕩人生無味。

也知有人用琴瑟樂器,蕭笛磬鼓作本命祼[guàn]器,修煉音聲樂理入道。音聲樂理各類方術蘊技走顛倒六慾,勾引七情的數路,讓聽者煎心銜淚。

一老一少的琴蕭聲在逆境中奮起,不屈不撓,合奏已讓幾行北雁吞聲,一片西山失色。

兩人音律法則坦蕩鋒芒,溫良潛藏,當萬物做島上那道崇壁,樂聲堪比斧鉞,萬物屠傷。

氏族聯盟時代,軒轅氏姬芒令伶倫作為音律,伶倫以阮俞山之陰,嶰[jiè]谷所生薄厚均勻,中間通透的竹管為律本。用不同長短植竹空竅,竹管內竹衣封住露孔,在天氣轉冷之時葬接天地之氣的山凹,只留一孔口以地表平齊。待到來歲,隨溫風始至氣候轉熱,厚地之下的聚氣始湧。

某天某時辰,匯聚地氣最大的竹管率先湧噴,氣衝竹衣,一聲嗡響。其長三寸九分,伶倫定為黃鐘之聲,用三分損益[三分損一],次制其它十二竹管,制十二樂律。(注4)

樂者,德之華。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

最先入島的初一甘旳、初二石慎故地住居,抗不住老少二人琴蕭器樂,轟一聲,本已傾頹石舍,徹底倒垮。

止住奏蕭,少年艾刀在殘垣斷壁間來回,兩步為一驀[mò],扶起東處崩去西方,顏面苦孜孜[zīzī],回首問。

“虎倀災禍從天至,房舍坍破無望綢繆,初一、初二若知,夢裡橫曳倒摧我二人豈可推辭,初十可知綢繆[修理]本物之方術蘊技?”

老者艾沃聽聞少年一定要攜他連坐,簸轉眼目撫了頜下白鬚,說道:“十五莫摯人手強上舟津,昨朝豈曉今朝死,今日不知來日事。甚麼夢中腸腹縈牽,定不恕宥[yòu寬恕]。”

“君子不言鬼怪神力,你不開眼必定不會圮[pǐ]壞崩陷,初一、初二尋你,尋我無功。”

頓了頓又言:“綢繆[修理]本物,是有一道誦咒與籙憑結合妙則,只是此間天地有紀綱,挾勢行兇橫,蘊元之力無法全數釋放,妨礙原始大則施展,全灰土。”

二十丈之外的索恆,行到兩人面前嘻笑盈腮,故作半個揖禮,說道:“山河樂聲第一人,世間不二無雙道,拆垣除壁霸道無爭。”

堪比城墉[yōng]的厚顏面,也經不起云云誇口,老的一個加轉悶,少的一個無奈愁。[墉:城牆中最厚的牆]

原本艾沃與艾刀今日無甚事,帶新人索恆遊山戲水走一遭去。在櫨木林深處,桑落池水畔,瞻仰前代高人故居。沒來由,樂聲摧殘茅屋石舍。閒丟去,老尊長立身所在。

亂慥慥一堆地基舊址,逃不開災,避不了難,唯恐拾不得粗坌坌[bènbèn]幾根廢柴,落不得席捲椽舉,誰想有如許一劫。

叢林盡去金紕[pí鑲]玉,誰識落葉也是秋。(注5)

索恆躬身彎腰拾起一片葉,迎光照觀察紋理脈絡,說道:“戶牖宜竹雨聲,獨亭宜松風聲,几案宜洗硯聲,床寢宜書聲。明月宜琴聲,冬雪宜火聲,早春宜瑟聲,仲秋宜蕭聲,午夜宜砧聲。收割島宜石上聲。”

“壯哉!十七。”艾沃稱譽說道。

“彩!”少年艾刀伸出右手豎立拇指,立擘[bò大拇指]唱彩。

“初十兄,十五弟謬譽也,不知此前合奏之曲何名,讓素練起風霜,戾蒼鷹側目。”索恆手推庳輇座具行走問。

由著新入島第十七人索恆推行,艾沃說道:“琴曲名:屠傷操,洞蕭曲名:險韻曲,琴操由《宣夜經》感悟得來,簫曲與十五合創,日後我出山來濟了蒼生,卻卷白雲閒去。千歲收割島上罡風,是萬古聲名響處。”

屠傷操,萬物屠傷;險韻曲,險僻成詩。(注6)

白茅細荻[dí]間蝶也飛來,又趁涼風雙去。(注7)

索恆視線流連蝶戲時舞說道:“上天廓然無窮,言天者有四家,一曰蓋天,二曰穹天,三曰渾天,四曰宣夜。”

“蓋天最早所多離失,宣夜絕無師承,惟渾天、穹天近得其情,初十兄觀《宣夜經》解由妙發覺屠傷操,意想不到世間佚矢,宣夜先絕之說在此島上。”

目光隨蝶在細荻疏影間簸飛,艾沃說道:“十七博學,知宣夜之說無師承,而不知進入島上之人皆與宣夜關聯,島外宣夜說雖承襲斷路,可學知依舊散佈各類研述中。”

“暑官翨[chì]氏胥捉你至島,揣其因緣督子《革象新冊》旁通宣夜。宣夜論及上天之載,修行雲煙影裡讓人品見根柢,始覺形骸為桎梏,方知情識是戈矛。”

“惜我儕[我輩]觸類宣夜引而伸之,反受大道譴謫,不知惟折磨乃見真我。遇傳宣夜,籲是幸,或不幸矣。”

得到的同時也在失去,幸與不幸,是雙足左右二支,缺廢哪一支,皆行走不盡人生長途逵路。天欲禍人與天欲福人,並不在掌控中。

逢遇宣夜,是此生之幸,亦為不幸。

盡日檻幹末,傾首頂有清水池,風吹清池水波環環蕩。

清水池西側,依小丘營造出一干檻石舍,青石杙[yì樁]地基表面凹凸不平,單側大斜陂[bēi]屋頂,厚度均勻青石板鋪為屋瓦,小石板壘砌牆壁和檻梁,路表臺階用大青石石板鋪就,門扉洞用條石營造成拱形,無一處有竹木構件。

笨重粗獷的石材荒料,經收割島上囚人巧做,生成世外風姿,不慣塵中物色。

石扉前一半人高豎石,蛇紋石雕琢製成,刻有“石室地六成”五個大字,署名收割十一。藏竹簡木牘書冊的所在,啟明大陸稱石室或守藏室。

源自天上星宿《河圖》《洛書》中繫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說,藏簡收籍所在的場地慣用天一、地六一名來克火。東側那一汪靜謐水池也是克火所用。

水池砌石下落葉風起,一方矩狀橫石似落梅初雪,石中刻“望斷天涯路長,見穿秋水池深。”署名收割十一,島上人刻字留勒真個深入人心。

石室入門上樑無門匾,門闔[hé]非木非竹,崇高二丈、廣一丈、厚五寸整塊石板閉塞進入,少年十五在石板一端發力推動石闔,室外溫燠石室內陰冷,日光相射戶牖上十八格雲母明瓦,閃灼明亮。

一人高石制庋[guǐ]板上置有括卷整齊的簡策,每六支庋板設為一個貯物庋間。

庳輇泛然,艾沃來到第一支庋板前,取出麻繩編綴成冊的三卷竹簡,每捲包裹蕉麻編織簡衣。

艾沃一邊曳開簡衣麻索一邊說道:“此處乃島上收簡藏冊之地,卷冊按庋擷法[guǐxié]別類,分中、國、字、庋、擷五類。”(注8)

“《宣夜經》原本刻於初二居所石壁,被入島後人繕錄竹簡,此三卷乃刻石本源,庋間所藏皆是島上人學研習用宣夜心得疏注。初九營造石室,簡冊大半修編由島上人十一所為,十一原十洛邑曶[hū]石室次掌庋史。今後十七入室觀閱,不可攜火,不可掌燎,每次覽閱百日後,要原樣歸還石室庋間庋板。”

接過簡策的索恆,雙手微顫如斯螽[zhōng蟈蟈]動股,佚矢世間的宣夜,竟然就在自己手上,便宜行事到僅僅庋間石室伸手之間。(注9)

自己盤恆柒庚境,多年未有升境,柒庚境離上三境捌辛境一步之遙。一步之遙實是中三境與上三境的一天一地。有千人修行,千亡柒庚的說法。

柒庚境到捌辛境是一大坎坷,除非時之大運,另加修行人有百折不回真心,砥節礪行之修為,才會突破障阻躋身上三境。

索恆不履行行規,苦研受人執委唱鬻[yù]的緣督子《革象新冊》,也是思慮破障柒庚境的法則方術。

三千六百個修行人有門道八萬四千,苦惱世人繚亂目眼,不知所從。

於是被有心人歸納出:苦求師傳第一;知音道侶第二;具足法財第三;清潔福地第四;即非心神第五。

索恆展開簡策,刀刻文書抱質無華,“天了無質,仰而瞻之,高遠無極,目瞀[mào]精絕,故蒼蒼然也。萬物失之者死,法之者生。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鴻洞,莫知其門。”

日月星辰狀類大地微塵,依託氣體於宇宙中泛浮執行,各自遵循軌道,有規有律,秩序運轉不止。

“朝聞道,夕死足矣。朝聞道,夕死可矣。”索恆觀閱宣夜經竹簡,風流易蕩,佯狂近顛。

少年十五佐助索恆,懷抱另外二冊宣夜竹簡說道:“初一參宣夜說創孳生訣;初二著泯滅章,二人合建攝索術;擎壺氏壺人初四書川逝之論;初六參宣夜說創出分崩術;初七參宣夜說,補分崩術兩章又創制離析術;十一參宣夜創度數之學術;初十參宣夜創屠傷琴操。冀冀十七兄參宣夜說,開創新學見此豪邁更風流。”

遇人中清寧高人,眼前之氣象自別。

上島人十五艾刀從未出島,不知開創新術新學的大難。不知宣夜論的廣大精微,後人不得其涯岸。

艾刀只知攝力執一含萬,送繩越高壁,如平素飲食般尋常;分崩術、離析術僅為扡[yǐ]山開巖;操琴屠傷也為磨石鑿壁;度數學專究天文星辰分佈動靜。

搖搖首一笑索恆說道:“艾刀身在囹圄不溷擾,心中境界真高。收割島上,挺出人材。”

艾沃聲音枯乾,“十五坐井底觀天只有一孔見。出得囚籠去,才是真高材。”

石室前,柏樹枝顛秋葉,將落猶然戀樹,簷前野雀,除死方得離籠。如人之處世,可憐如此。

[手機使用者請注意:作品相關欄目,有課代表精彩點評與導讀]

==================================

(注1)陟遐[zhìxiá],意思是遠行。陟遐去望:遠行去望,為終致高遠。

(注2)隤圮[tuípǐ],倒塌,毀壞。圮泐[lè]:毀壞開裂。

(注3)空除。

(注4)《呂氏春秋》十二紀中關於音律的記錄。古代律制,用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種律制。黃鐘[Re]為音樂中的基音,c1。

(注5)金紕[pí]玉:金鑲玉,紕,飾。

(注6)屠傷:屠戮傷殺。屠傷操,艾沃琴曲名字,那時彈琴稱為操琴。如《猗蘭操》是孔子所創琴歌。本文中提到琴曲,基本是某某操,為符合當時情境。

險韻:詩歌詩韻依寬窄程度分為四類:寬韻、中韻、窄韻、險韻。險韻,平仄險僻難押。這裡來說蕭曲險峻,危險。

小說中主角有洞簫曲名:險韻。說明艾刀精通音律,當時禮制中,禮樂不分家,正式宴請、射箭、祭祀都有音樂,《詩經》不少篇幅本身就可以被演唱。小說會費些筆墨來講古代音樂,這一技能主角一直保留,而且主角還會發明你意想不到的樂器。勿要忘記文中說道:音律是宇宙造化之一。

之後的文章會出現不少樂譜,歌曲。按宮商角徵,真的演奏得出。筆者所有樂譜用電腦試過,作品硬核不是吹牛。

(注7)白茅:禾本科、年生草本植物,稈直立。細荻[dí]:多年生高大草本,不是蘆葦,網上有說是葦。細荻比白茅高,小說中會寫到《詩經》中所有植物。《詩經》常用植物起興,而白茅是詩經裡表達愛慕的傳情植物“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注8)庋擷法:按漢字字形和單字筆畫的程式碼來查檢漢字的方法。“庋”是放進之意,“擷”是取出之意,意指漢字的排入檢出。是近代燕京大學的洪業先生創立,所著《春秋經傳引得》讓筆者受益,用到此處洪業老先生穿越一次,為紀念為尊敬。庋擷兩字含義甚古,用在本文並不違和。

(注9)斯螽:蟈蟈。與蟋蟀、油葫蘆被稱為三大鳴蟲。《詩·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

本章正式出現宣夜學說,也是這本小說名字。蔡邕《天文志》曰:言天體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宣夜絕無師說。說宣夜失傳。

虞喜雲: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數,其術兼之,故曰宣夜。

宣夜學說:主張天無一定形狀,也非物質造成,其高遠無止境。注意是無止境,沒有那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