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今天也是豁出去了!

在來之前,李善長也是做足了心理準備,今天無論如何也要為淮西勳貴爭取到足夠的利益!

再差也得比歐陽倫提出來的好,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反敗為勝,保住目前的一切。

當然失敗會是什麼下場,李善長也是想過的,但他現在已經不在乎失敗的下場了!

看著怒吼的李善長,朱元璋面色一冷,當即沉聲道:“李善長啊李善長,剛剛歐陽倫說的那些,你是一點沒有記麼?”

“這大明土地是咱和老百姓的,且大多都已經有主,難不成你要咱從百姓手裡搶來給你們!?”

“咱真是要這樣做了,天下百姓會怕死咱,你覺得咱是應該選擇天下百姓還是你們幾個?!”

朱元璋的話,讓李善長几人如墜冰窟。

這有些超出李善長的預料,原本他只是想讓太上皇朱元璋做出一些讓步,沒想到的是朱元璋直接將他們立在了百姓的對立面。

一邊是天下百姓和大明江山,一邊是他們這幾個年過半百的老臣。

孰輕孰重,一目瞭然!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表明了他的態度。

“太上皇,您折煞臣等!”

“臣等如何能和天下百姓、大明江山相比,臣等只是想要一些好的條件而已。”

“還望太上皇、陛下.成全!”

李善長準備了一肚子的話,但根本說不出來,淚眼婆娑的再次匍伏在地。

一直以來,李善長都認為他們這些老臣在朱元璋的心中還是很有地位的。

就算他們淮西勳貴這些年做了不少錯事,更是沒辦法比擬歐陽倫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但.這都要告老還鄉了,總會有好的待遇吧!

更何況他還是用負荊請罪、懇求的辦法,結果還是不能動搖朱元璋半分。

失望落寞絕望等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

“李善長,咱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若只是幾塊土地,咱想想辦法還是能給你!”

“可你自己問問自己,你要的真的僅僅是那幾塊土地麼?”

朱元璋聲音低沉,目光深邃,“咱可以說得再明白一些,朝廷已經頒佈了淮西勳貴告老還鄉的相關制度,而且還專門成立了老幹部司,來專門處理這些事情!”

“而且卻一而再的阻撓、抗拒,還打著負荊請罪的幌子.你這是在威脅咱和皇帝!”

“咱平生最恨的就是有人脅迫咱,李善長你不會老得連這點都忘記了吧?!”

“還有.你再好好想想你多久沒有為大明的建設發展出力過?”

“每天不是娶年輕貌美的小妾,躲在你韓國公府上享受,大明這些年高速發展,你以及淮西勳貴們又出了幾分力!”

“這些.咱看在眼裡、皇帝看在眼裡.大明千千萬萬百姓也都看在眼裡!”

“你現在還有什麼可說的麼!”

朱元璋這一頓“輸出”,直接將李善長說懵在原地。

可心中的憤怒也在這一刻爆發了!

李善長從地上站了起來,接著將背後的荊棘也一同放下。

目光悲憤的看向朱元璋。

“太上皇!!”

“難道在你的眼裡,我們這些淮西勳貴連那些普通百姓都比不過麼!!”

“是——現在對於大明來說,民心更為重要,可您別忘了,要不是我們這些人出生入死的跟著你!這江山是不是姓朱還兩說!”

“百姓最是無情,稍有不如意,他們就會厭棄朝廷,最後支援那些叛亂之人,歷朝歷代不都是這樣亡的!”

“太上皇若是覺得,靠著這些普通老百姓就能守住大明江山,那可是大錯特錯!到頭來還是需要我們這些跟大明綁在一起的人才行!”

“今日您將臣等拋棄,日後必定會後悔!!”

李善長像極了被拋棄的怨女。

“太上皇,自古皇帝與世家共天下才是長久之道啊!”

“請太上皇三思!”

終於點題了!歐陽倫聽到這裡,心裡感慨一聲。

別看李善長和朱元璋說了那麼多,其實他倆核心觀念就是這皇帝到底是應該和世家、士大夫共天下,還是和千千萬萬老百姓共天下?!“皇帝與世家、士大夫共天下“和“皇帝與老百姓共天下“是兩種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模式,各自有其優缺點。

皇帝與世家、士大夫共天下,優點不少,比如政治穩定性,世家大族和士大夫階層通常擁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和資源,能夠協助皇帝維持政權的穩定。

尤其在朝代初期,他們的支援對鞏固皇權至關重要。

辦事效率高,更專業,世家子、士大夫階層通常受過良好教育,熟悉典章制度,能夠有效管理國家機器,提高行政效率。

缺點也不少,權力分散與皇權削弱,世家大族可能形成地方性或全國性的權力集團,威脅皇權的集中。

士大夫集團可能透過官僚體系形成利益集團,甚至出現黨爭,如明末東林黨與閹黨的鬥爭。

還有就是社會固化與流動性降低,世家大族壟斷政治資源,導致寒門子弟難以晉升,社會流動性下降。

最重要的缺點是脫離民眾,世家和士大夫的利益可能與社會底層脫節,導致政策偏向精英階層,忽視民生。

至於皇帝與老百姓共天下,優點是增強政權合法性。

直接宣稱“與百姓共天下“,可以強化政權的民本色彩,獲得更廣泛的社會支援。

還可以抑制特權階層,皇權直接依靠民眾支援時,可能削弱世家或士大夫的權力,防止地方豪強坐大。

促進社會公平,透過均田制、減免賦稅等政策直接惠及百姓,緩解社會矛盾。

壞處就是治理成本高,還有民粹主義風險。

當然了,作為穿越者來說,朱元璋的選擇無疑是與老百姓共天下!

所以當李善長說出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歐陽倫就明白,李善長輸了徹底的輸了,或者說李善長的失敗早已經註定!即便沒有他歐陽倫,李善長的結局也是一樣的。

在歐陽倫思考這些的時候,朱元璋也是開口了,“李善長你錯了,咱根本不要什麼和世家、士大夫共天下!”

“咱要的是和天下百姓一起共天下!以民為本,民貴君輕!”

“如果你明白這一點,看來你的確是老了!”

聽到朱元璋的話,李善長渾身顫抖,接著突然抬手指著朱元璋,“昏君!”

“咱們這些淮西兄弟擁護你上位,到頭來卻是被你無情的拋棄!”

“昏君!你遲早要為你的行為後悔的!”

當李善長指著朱元璋鼻子罵,周圍圍觀的官員一個個大驚失色!大家萬萬沒有想到,李善長居然敢罵朱元璋!歐陽倫內心搖搖頭。

這一次李善長是真的沒了,就算他想撈都撈不起來的那種。

朱元璋臉色有些難看,被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被罵昏君,這還是朱元璋頭一次。

“紀綱!”

“屬下在。”紀綱從角落裡面走出來。

“咱記得你前段時間給咱遞了一份摺子,上面記錄的是李善長的諸多罪責!”

“咱有些記不清楚了,你念出來給大家聽聽吧!”

朱元璋沉聲道。

紀綱先是一愣,接著神色恢復自然,當即就開口朗聲道:“錦衣衛收到舉報,這些年來,韓國公、內閣大學士李善長,兩大罪狀!”

“第一大罪,結黨營私,擅權亂政,恃功驕縱,廣植黨羽,內外勾結,圖謀不軌。”

“李善長之前與胡惟庸、陸仲亨、費聚等淮西舊臣暗通款曲,結為朋黨,把持朝政。”

“凡六部奏事,必先經其手,若不合其意,輒加阻撓,致使政令不行,朝綱紊亂。”

“安插親信,其子李祺、侄李佑等皆居要職,姻親故舊遍佈朝堂,吏部銓選多受其操控,致使賢能之士不得進,而庸碌之輩充斥官署。”

“交通藩王:臣查得李善長曾密遣心腹與諸王往來,饋贈珍寶,意圖結援,其心叵測。”

“第二大罪,貪贓枉法,魚肉百姓,貪慾無度,侵吞國帑,禍害黎民。”

“霸佔田產:其於鳳陽、江南等地強佔民田數萬畝,縱容家奴欺壓百姓,致使良民流離失所,怨聲載道。”

“收受賄賂:凡地方官員升遷、刑獄訟案,李善長皆索要金銀,動輒萬計。”

“如蘇州知府張昶曾獻白銀五千兩以求調任,此皆臣查實之證。”

“之前朱亮祖案、胡惟庸案等大案,如今查出來都和李善長有關係!”

“請太上皇明鑑!”

當紀綱將這些話說出來,周圍的溫度明顯冷了不少。

歐陽倫則是對紀綱豎起大拇指!牛逼!老紀!

這李善長的罪責脫口就來,還一點都沒有停頓,相當順暢。

這傢伙怕是私下裡沒少背!

也不知道這傢伙有沒有被咱的罪責,只要朱元璋需要,紀綱估計也能立馬說出他歐陽倫的罪責。

不過歐陽倫早就花了一百萬兩看了朱元璋的小本本,一句話債多不壓身!“汙衊!這些是錦衣衛對老臣的構陷!”

李善長連忙開口道。

“汙衊!?”朱元璋冷笑一聲,目光掃向周圍圍觀的官員,“諸位臣工,對於剛剛紀綱所言,你們誰贊成?誰反對?!”

嚯!聽到朱元璋這話,周圍圍觀的官員一個個都打了冷顫。

這是要大家戰隊表態了啊!早知道就不來看熱鬧了。

不過現在太上皇都開口詢問,現在的官員沒有一個人敢跑的。

沒過多久,就有官員站了出來。

“臣贊成紀指揮使所言!”

“臣也附議!”

有了帶頭的官員,其他官員紛紛表態。

沒有任何的懸念,這些官員全部都贊同紀綱所列舉的李善長罪狀。

其中有幾個還是原本淮西黨的官員。

此刻這幾個官員都不敢去看李善長,現在情況已經再清楚不過了。

李善長不過是困獸猶鬥而已,遲早要完,這個時候還站在李善長這邊,和送死沒區別。

看到這樣的情形,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揚,“李善長,你看到了吧!”

“不是咱一個人這樣看,而是大家都這樣看!”

“你做了這麼多事情,咱本來唸及你為大明立下的功勞,想要給你改過自新的機會,而且非但不珍惜,反而是變本加厲!”

“把咱的包容當成理所應當,你們真當咱不知道?!”

朱元璋聲音越發陰沉,身上的殺意浮現。

“來人吶!”

“將李善長以及同黨押入大牢!”

“錦衣衛專辦此案,將大明的奸臣一一揪出來!”

“絕不放過任何一個!”

“是!”紀綱領命,當即揮手,幾名錦衣衛從暗處衝出來,將李善長以及幾位淮西老臣全部拿下。

李善長沒有反抗,整個人像是丟了魂魄一樣,他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居然真要對他下手。

他李善長很早就跟了朱元璋,為朱元璋出謀劃策,雖說後面多了劉伯溫這樣的頂級謀士。

但他李善長謀主的地位卻是從未動搖,巔峰時候,他作為大明宰相、淮西黨首,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但是現在宰相已成過去,淮西黨保不住,就連他自己也怕是不得善終!

隨著李善長被朱元璋下令拿下,訊息很快就傳了出去,當即就引起了京城內的大地震!當天錦衣衛就開始了大肆逮捕淮西黨成員,剩下那些沒有選擇主動告老還鄉的淮西勳貴成為了率先被處理的存在。

看到這一幕,傻子也知道,淮西黨的末日即將到來!

第一天抓人.第二天就開始了抄家!

這一次錦衣衛的效率高得出奇,一個個淮西黨黨羽被錦衣衛從府上抓到錦衣衛。

這麼大得新聞,自然是被各大報刊爭相報道,等到了第三天,不少除了京城之外的百姓也是知道了李善長和淮西黨要倒臺了!北平。

訊息透過報紙傳到了這裡。

當地的官員和百姓都十分的興奮,要知道歐陽倫在北平經營多年,所以北平的百姓和官員都很支援歐陽倫。

而且對於淮西黨,北平的百姓也是十分厭煩!畢竟很早淮西黨得勢的時候,為了打壓歐陽倫,沒少對北平那邊動手。

如今算是出了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