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老海王晏首輔
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山的那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時光流轉,歲月如梭。
這一年,揚州府上下都在議論一件大事,晏首輔告老致仕回鄉。
要說老,晏首輔也算不上很老。
畢竟昔日嚴嵩八十多歲還在當首輔。
但要告老也不是不行……跟他年齡相仿的張居正,在大明皇朝1582年六月病逝,贈上柱國,諡文忠。
看到了太子大婚和潞王回來,知道明軍佔據北美洲,張居正走的時候說,此生無憾。
朝廷為張文忠公大辦喪儀,跟前幾年高拱的喪儀一樣隆重。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青史留名的人物是星宿下凡,完成使命後又回到天上,繼續照亮大明的夜空。
隆慶皇帝接連失去重臣,悲痛之餘病倒了。
他選擇退位為太上皇,將皇位傳給朱翊鈞,新帝年號為萬曆。
“萬曆”的含義是萬世歷久,寓意大明皇朝能夠永恆長存,也祝願皇帝萬壽無疆。
內閣擬了幾個年號給新帝挑選,新帝一眼就選中“萬曆”。
——願盛世永存。
“本以為老晏首輔會活到老幹到老,沒想到他竟然毫不眷戀權勢,說致仕就致仕。”
“聽說……老晏首輔覺得自已的使命完成了。”
揚州官員感慨,但想一想又覺得合理。
一朝天子一朝臣,憑什麼太上皇可以退休釣魚,臣子不能退休摸魚?
都到了逆風滴溼鞋的年紀,就該好好保養,有空就參加夕陽團出門看看大好河山。
朝政交給年輕人,未來是年輕人的。
揚州鄉親們則帶著自豪的語氣說:“晏首輔在內閣這些年,朝廷致力於對外開拓,國庫和內府庫全部滿滿當當,百姓菜裡的油水都一天比一天多。”
“各族年輕人出海,邊疆數年不見烽火,能不打仗還是不打仗好啊!”
因為生活富足,文化也更加興盛,各種小說、戲曲、學派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晏珣前兩年就建議朝廷,命翰林院收集編纂全套《古文觀止》。
“全書十二卷,收錄從東周到大明的文章222篇。小晏首輔年少時,編纂《古文淺選》,曾發宏遠要編纂一部古文大全,如今終於實現。”
“觀止”是指該書所選的都是名篇佳作。
這是文壇的一大壯舉,有利於經典名篇的流傳。
“一些學派以學術的名義結黨,串聯抗稅,小晏首輔在各地官方報刊發文抨擊。”
“被罵的人不甘心,卻不敢寫文章回罵,因為首輔太得民心。”
連市井小民都知道,晏首輔父子致力於開拓海外殖民地,帶回一船船能吃的能穿的,給百姓改善生活。
誰罵小晏閣老,鄉親們都得唾他兩口!
如今,老晏首輔回鄉,與有榮焉的揚州鄉親都像過年一樣,熱熱鬧鬧地做著各種準備。
“閣老回鄉還是住高郵平安巷?那裡太簡陋了。”揚州鄉紳們議論。
“前些年,皇帝下詔在雙河村蓋兩位大學士牌坊,也擇地蓋了一處大宅。但我前些日子去看了,也很簡陋。”高郵知州滿臉一言難盡。
因為……新的晏家大宅,由晏家族親幫著修建。
晏家人都非常有審美和主見。
比如,晏松年提出院子裡不種名貴花草,而是種各種果樹,還留出菜畦種菜。
假山金魚池也不用,卻挖一個小荷塘,種上好吃的荷花、養魚。
“晏松年還說,要蓋鴨棚,高郵人家不養鴨不像話……”
所以,堂堂閣老府邸,被蓋成農家大院,貽笑大方了!
不說跟徽州胡宗憲連綿一片的祖宅比,也不能跟蓬萊戚繼光家族的府邸比,甚至不能跟揚州鹽商的豪宅比……
“怎麼辦?晏閣老回來會不會生氣?”高郵知州忐忑不安。
跟晏家很熟悉的汪東籬說:“晏閣老不喜歡奢華,也許鄉野院落更符合他的喜好。”
畢竟是晏家人佈置的。
按理說,晏家人更懂自家人?
高郵知州覺得有道理,又派人去雙河村,安排迎接儀式。
……
雙河村晏家、高郵湖上的打漁、養鴨人家知道晏鶴年即將回來,全部轟動。
晏松年穿上新作的絲綢衣裳,在閣老府指點江山:
“這裡……種上一片辣椒,熟了之後紅彤彤的看著喜慶;花壇上種西紅柿,就是新引進的那種,拌白糖吃最好。”
“清理池塘的淤泥,放一些大的魚,閣老回來可以垂釣。”
“從我家選一批大鴨送過來……錢什麼錢?不算錢!算我送閣老的!”
咱晏老四,今日就是豪氣!
常歡又去了幾趟南洋,據說在新加坡蓋了豪宅,不知道有沒有置辦二房……
新加坡在哪裡?
原來叫淡馬錫,太上皇親自改名,立了界碑,認定為大明固有領土。
親戚們見晏松年喜氣洋洋,湊趣說:“這一次常歡也跟閣老一起回來吧?常歡入贅多年,終於可以回家了!”
“什麼入贅?莫得這回事!”晏松年急忙解釋。
閣老的大侄子,怎麼可能入贅!
……
晏鶴年終於辭別太上皇、和諸位同僚依依惜別,在侄子常歡的陪伴下,帶著妻子、女兒、孫子孫女返回故鄉。
他姿態瀟灑,走路都帶風,可見內心非常高興。
晏珣嘟囔:“我想辭官的時候,爹說讓我不要忘記肩上的責任。怎麼你卻搶先一步致仕呢?”
晏鶴年微妙笑道:“因為我的初心,就是你做閣老,我做老太爺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
年輕的新首輔,你肩上的擔子很重啊!
他又看向內閣現任的大學士們,都是青壯派,殷切囑託:“請諸君日後多操勞、盡忠為國效力,開創更輝煌的未來。”
申時行、許國等人都恭敬地應諾。
今日來送晏閣老,他們又有了新的認知——晏家真的不重權勢。
即便是父子兩任首輔,晏家都沒有大家族的氣勢。
跟隨在晏鶴年身邊的晏瓊,在國子監讀了幾年書,卻沒有藉著晏家的勢力當官。
如今挑著行李,一副憨憨傻傻的土財主模樣。
常歡:……?
晏鶴年歸心似箭,跟眾人告別後,就瀟灑地登船。
船一到寬闊的運河,晏鶴年就哈哈大笑:“兄弟們!兒郎們!我晏老六又回來了!”
“夫人、圓圓、雋兒、馨兒……我帶你們出海去看海豚!”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為了小珣的理想,也為了自已的理想,他困於官場數十年,如今終於可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眾人:……說好的告老呢?你這是老邁?明明是一副要勝天半子的模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