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九霄(1524一1562),號後江,湖北鶴峰人,明代容美土司首領,抗倭英雄。

田九霄在其父田世爵推崇漢文化的薰陶下,自幼刻苦磨練,學識淵博,文武兼備,且忠君報國,立志容美中興,成為其父襄理司治的得力助手。田九霄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因被徵調參加抗倭,戰功卓著,又加上田隨軍抗倭的父親田世爵卒於徵途,朝廷頒旨,由田九霄戰場頂襲父容美宣撫使之職。

田九霄學問淵博,尤長詩詞,頗能詠詩言志,有良好的詩藝素養。在平倭班師凱旋慶宴上,曾即席賦律詩一首贈平倭總督胡宗憲,其詩後被收入《百將傳詩》中,即可見一斑。

田九霄武能統兵御亂,治軍嚴明,且以身作則,甘苦與士兵同共,故能得兵士出生人死,克敵制勝,屢建奇功。嘉靖三十五年,容美等土司兵奉調開赴浙江嵊縣等地,田九霄奉命領兵扼守曹蛾江,並與永順、保靖等兵緊密配合,組織了“王江涇之戰”。田九霄首先領兵自曹蛾江發起攻勢追敵至嵊縣三界(今三界鎮),倭寇敗退至黃家山,田又復追至黃家山,擊斬倭寇580 餘首級,俘獲騾馬50餘匹。容美精兵抗倭首戰告捷,被譽為“東南沿海第一戰功”。田九霄和他所領之容美土兵,因之聲威大震,名揚東海,倭寇聞風喪膽。總督胡宗憲十分欣賞田九霄之領兵才能和容美精兵的悍勇。胡在寫給皇帝的報捷奏文中多次讚揚容美精兵勁勇,報請朝廷論功嘉獎。故胡宗憲總督論平倭三策,勝券在握,其論據其一即仗容美精兵“悍甲諸部,萬里從徵,朝氣正銳”。在青風嶺伏擊戰中,全仗田九霄正兵其前,容美土兵充當了破敵的主力先鋒。

攻搗岑港,是田九霄抗倭履歷史上的最後一場漂亮仗,也是他參加抗倭以來最光彩的一頁,更是他因抗倭之功而承襲土司首領的輝煌時日。嘉靖三十七年,胡宗憲親臨定海指揮,調兵遣將,直搗岑港。當時的水上進攻陣容是:福建舟師由岑港南港逼近;廣東舟師由岑港北口直入。田九霄所領土兵及都指揮何本源兵,由陸路之馬岙、張齒挺入。當數路兵師逼近岑港時,倭寇在多年經營的舟山岑港,依險列柵,更仗兵器之優,負柵頑抗,官兵死傷嚴重。值此關鍵時刻,容美兵以“慣熟戰陣”和善於短兵相接的特點,舉起“鉤鐮槍”衝入敵陣,展開了慘烈的肉搏戰,倭寇終因抵抗不住容美精兵的拼殺而遁出浦口。倭寇巨魁汪印山、陳禮等束手被擒。經此一戰,氾濫長達數年之久的倭患,方得以蕩平。其更特別的是,戰功赫赫的土家兵,卻以披麻戴孝的特殊儀式,悼念主帥田世爵和為國捐軀的土家兵勇,來慶祝抗倭的勝利。朝廷為嘉其功,犒賞軍銀17000兩。其時田九霄因父卒,喪制在身,十分憂傷,代表全體容美官兵,說了如下一段話:“土人效力疆場,犬馬微勞,分所宜也,不敢受賞……”最後將銀兩封貯嘉興府庫。

田九霄回到司中後,因病而歿。他在重病中,深知後人不才,便令其弟田九龍襲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