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一1599),字少微,湖北鶴峰人,明代抗倭民族英雄。唐仁出生於武官世家,其父唐幸爵為明朝湖廣麻寮千戶所正千戶,在徵海賊中功封鎮國將軍。唐仁自幼便以練武為天職,既讀經、史、子、集,也讀孫子兵法,與同輩同齡兄弟既練刀槍劍戟,也練行軍佈陣,其沉穩果決,有統兵將領之風。因聰穎勤奮,他很快便取得了府州官學“廩庠”資格,嘉靖三十年(1544)襲父職,執掌湖廣麻寮隘丁守禦千戶所正千戶大印。
其時,倭寇侵入我國東南沿海。明世宗任命尚書張經總督東南各省軍務,因衛兵不足,遂徵調大批湖廣土兵抗倭。嘉靖三十三年,唐仁帶麻寮土兵隨保靖宣慰使彭藎臣和永順宣慰使彭翼南奔赴蘇淞地區作戰,在王江涇大敗倭寇,立下戰功。
嘉靖三十五年,唐仁率麻寮土兵參加了圍殲日本“天差平海大將軍”徐海據點沈家莊的戰鬥。他深入民間詳察敵情,掌握了敵方活動規律及佈防情況,同時根據沿海地理,勾畫了克敵制勝的方略。在拜見總督胡宗憲時,他陳述了自己攻佔倭寇據點的辦法,得到了胡宗憲的賞識和採納,並聘請他人幕,任參贊軍務。唐仁獻計獻策,將倭寇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根據倭酋陳東、徐海有隙的情況,唐仁先去見徐海,說是代表胡宗憲大帥來談判,只要他把陳東和麻葉捉住獻給大帥,大帥對他可以網開一面,從輕處理。後又去見陳東說,要他改惡從善,與胡大帥合攻徐海,將功補過。陳果然率部與土兵合攻徐海。後兩酋相鬥,徐投水而死。與此同時,唐又設計誘獲了另一倭酋王直。市民聞訊歡呼雀躍,爭相以物慰勞。另外,唐還親自帶兵為前鋒主力,重創倭寇。時有錢塘宋輯盛讚唐仁英勇善戰詩:“先生芳譽馳天下,文武全才迥出群;文治精微通四聖,武嫻韜略冠三軍。功名已遂窗前志,功業能開海上雲;帷幄贊襄君義重,定將寄績九重聞。”
嘉靖三十七年,寧波舟山的倭寇據險頑抗,唐仁率麻寮、大刺、桑植6000土兵和容美宣撫使田九霄率領的土兵先後抵舟山攻伐倭寇,在總兵俞大猷指揮下,土兵趁大雪天四面圍攻倭營,殺死倭寇無數,取得舟山大捷。經此一役,入侵浙江的倭寇全部被肅清。唐仁戰功卓著,被朝廷封為“鎮國公”。其器識功名深為時人所知,有《唐大人東征一葉》詩:“致力中原在此行,忽然石上好題名。風飛甲冑身先動,星落投槍影亦驚。贊畫神操晉卻骨,錯織奇計漢陳平。願君早獻平倭策,不負胸中百萬兵。”
嘉靖三十八年秋,唐仁奉命征剿杭州城壙倭寇,在激戰中不幸陣亡。三十九年夏,嘉靖皇帝命浙江巡撫為其建立忠臣祠,祠前立石柱牌坊,御賜“海上知名”四字褒之,永資紀念,並授其長子唐秉輔襲承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