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分危險之際,一個鶴髮童顏的老道,突然從南天門上面飛縱下來。將拂塵迅速向利瑪德掃去,緊緊纏住他揮起的拳頭。

老者向後拉動拂塵,利瑪德感到被無窮大力牽扯,身不由己地向後仰倒,手腕被拂塵上的倒刺劃出幾道血痕。

利瑪德被重重地摔在石梯上,急忙鬆開朱永才,爬起來欲用虎拳取老道的性命。

老道真是藝高膽大,不願出殺招,僅以八卦內家拳從容應對。

雙方交手幾招後,利瑪德故伎重施,使出虎拳殺招——“虎尾腳”,欲置老道於死地。

老道急速閃開,用拂塵朝虎尾腳上一拍,細絲纏住了洋教士的腳踝。

老道迅疾拉動拂塵,利瑪德被倒提起來,甩出去一丈多遠。重重地跌在石欄杆上,額頭上碰出一個大血口子。

利瑪德氣急敗壞地坐起身,從腰間摸出洋槍,準備朝老道開槍。

老道迅速從身上掏出泰山石,隨著“叭!”“叭!”兩聲響,利瑪德的雙手被“飛蝗石”打傷。

老道欺近利瑪德的身邊,在他腰腹穴道上輕輕一點。利瑪德被點中穴道,全身僵硬不能動彈。

幾個衛士爬起身,一齊舉刀向老道砍來。老道躲閃幾下,突然出手,唰!唰!唰!

點了對方後背的穴道,幾個衛士直挺挺地倒在石梯上。

朱永才定睛看那老人,原來正是玉虛道長。

朱永才急忙雙膝跪地,感謝道長的救命之恩。

玉虛道長安慰道:“剛才伯伯從南天門經過時,看見你見義勇為,就過來相助。”

這時,挑夫掄起扁擔衝過來,要打死洋教士。

玉虛道長馬上制止住,然後把利瑪德和幾個衛士教育一番,分別給他們解了穴。

利瑪德和衛士都知道,好漢不吃眼前虧,便怒氣衝衝地下山了。

玉虛道長帶朱永才來到碧霞觀,見他身上青一團,紫一團,紅腫得發亮。

馬上拿出自制的跌打損傷草藥給他敷上,朱永才休養幾天後,傷好了七八成。

那天,朱永才見玉虛道長有空,跑去跪在道長面前,要向他學點穴功夫。

玉虛道長見朱永才為人誠實,孝敬長輩,又有俠義心腸,於是欣然答應。

玉虛道長對照朱永才的身體部位,給他講解人體十二經脈和三百六十五個穴點陣圖。

然後傳授自己獨創的“泰山點穴秘技”,包括“致死三十六穴”,“致暈十一穴”和“致殘一百零三穴”。

朱永才經過一段時間的習練,完全掌握了點穴和解穴秘技,玉虛道長又告知十條“點穴戒約”。

朱永才表示一定謹遵十條戒約,懲惡揚善,弘揚武德。

又過了幾天,朱永才的腿傷全好了,千恩萬謝地拜辭玉虛道長下山。

朱永才剛走到老君廟門口,忽見一個渾身是血的漢子在拼命逃跑。二十幾個身穿教民服裝的人,緊跟在後面追趕。

他細看此人覺得好面熟,突然想起正是救過自己命的大恩人張德成。

朱永才向他大叫:“恩人,快進廟裡躲避!”

張德成剛跑進老君廟大門,身後的教民就追到了門口。朱永才看見為頭那人正是利瑪德,急忙上去攔住,不讓他們進廟門。

利瑪德認出了朱永才,怒吼道:“怎麼又是你這臭小子,不想活了嗎?”

話音剛落,十幾個教民手持刀棍衝上去,打殺這個攔門擋道的臭小子。

朱永才急用“龍蛇功夫”沉著應對,七八招過後,幾個教民被打的歪七豎八地倒在地上。

利瑪德大怒,衝上去對朱永才使出虎拳殺招“雙飛腳”,朱永才急速閃開。

利瑪德兩腳剛落地,朱永才繞過去,準備近身點他的穴道。

利瑪德急閃避過,突然一招“白虎獻爪”襲來。

由於朱永才的功夫還沒有真正練成,對利瑪德的虎拳絕招躲避不及,被打倒在地上。

利瑪德罵一聲:“臭小子,敢和我鬥?你還太嫩了點!”上去抓起朱永才,劈頭蓋腦一頓拳腳,把他打的渾身是傷。

卻說無為子正在殿內閉目悟道,突然一個道友慌慌張張地跑來報告,說朱永才在廟門前,被一群身份不明的教民圍攻。一個洋教士要打死他,趕快去救命。

無為子提起龍蛇寶劍,快步跑到廟門口,看見利瑪德和一群教民正在圍毆朱永才。

無為子大吼一聲,飛縱過去,一招“凌空飛腳”將利瑪德踢翻,再一陣“旋風腿”踢倒十來個教民。

利瑪德迅速爬起來,抽出身上的腰刀,對無為子大砍大劈。無為子閃躲了幾下,拔劍出鞘,一招“力劈華山”斬下去。

利瑪德慌忙用腰刀來擋,只聽得“咔嚓”一聲響,刀身被斬斷飛出去,正好紮在一個教民身上。

利瑪德嚇得面如土色,趕緊丟掉手中光禿禿的刀柄。從身上掏出毛瑟手槍,準備向無為子開槍。

無為子眼明手快,手中飛出一個金錢鏢,打中利瑪德的鼻樑。只見他頭往後仰,毛瑟槍“嘭!”的一聲響,子彈射向空中。

利瑪德擦乾滿臉的鼻血,看見無名道長帶了二十幾個道士,手持傢伙衝了過來。他自知不是無為子等人的對手,慌忙帶領教民狼狽地逃跑了。

幾個道友上來背起朱永才回到房裡,無為子拿來跌打損傷藥,給他止痛療傷。

這時,張德成已被院內道士包紮好了傷口,他聽說門口那個小夥子被追來的教民打傷了,便叫人扶他去看望。

朱永才見到張德成,急忙跪下磕頭道:“大恩人在上,請受永才一拜!”

張德成沒有認出朱永才,感覺一頭霧水。朱永才問他,是否記得四年前,恩人曾從土坑裡救起一個小乞丐?

張德成仔細打量一下朱永才,然後恍然大悟。

朱永才關切地問恩人,為何被教民追殺,張德成慢慢講出了其中緣由。

原來,利瑪德擔任泰安教堂的教主後,不僅和當地的貪官汙吏混在一起,橫行霸道,肆意誘惑和招收信徒。

他還肩負了一項特殊使命,就是暗中勘察山東的地理和地質情況。

利瑪德秘密繪編了一本《山東輿地》,圖文並茂,即將殺青定稿,被他視為費盡心血的寶書。

各位看官,利瑪德為何要煞費苦心,編制一本輿地寶書?

原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外國傳教士獲取了在中國境內傳教的權利,在各地建立洋教堂傳教。

除了進行西方文化滲透外,還覬覦我國豐富的資源。派傳教士到處蒐集中國的各種情報,為西方列強進一步掠奪中國的財富做準備。

利瑪德繪編《山東輿地》的目的,就是為洋人在山東修路和挖礦提供圖紙和情報。

洋人在我國修路和採礦,難道不是好事嗎?

洋人修鐵路的資金,需要中國用白銀加倍償還。所有鐵路工程和路政都歸外國人管理和經營,將會慢慢抽乾中國人的血汗錢。

外國人來採礦,實際上就是非法盜竊中國的礦產資源。

中國百姓當然不會答應,於是與洋人摩擦不斷。

話說張德成對洋人的肆意妄為非常痛恨。他以做生意為名,往來於直隸和山東城鄉,廣交英雄好漢,準備組織民團武裝將侵略者趕出中國。

張德成在泰安有個徒弟叫“李大刀”,看到利瑪德經常帶幾個人,用儀器在泰山周圍勘探。

“李大刀”心裡起了疑心,難道洋人要到泰山挖礦?

那麼,“五嶽獨尊”的泰山將會毀於洋人之手!他決定在暗中觀察動靜。

有一次他偷偷跟蹤進入教堂,發現利瑪德回到書房裡,把勘探情況記錄在一本《山東輿地》的圖書中。

張德成從“李大刀”口中瞭解這個情況後,大吃一驚。

他認為《山東輿地》如果落入西方列強之手,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決定師徒一起去把這本圖書盜走。

那天下午,張德成和“李大刀”暗藏了大鋼刀,裝成信教的百姓進入教堂。

張德成在教堂裡打掩護,“李大刀”偷偷溜進書房內到處查詢,卻沒有找到《山東輿地》。

他看見一個書櫃抽屜上了鎖,就從身上抽出大刀撬開銅鎖,《山東輿地》正好在裡面。

他剛把書藏到身上,就被一個教民發現了。

教民大喊“有賊!”,一群教民拿起棍棒衝過來抓“賊”。張德成拔出大刀,衝上去接應徒弟。

“李大刀”順手將《山東輿地》遞給師父,然後轉身砍死兩個追在前面的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