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平局
大唐:這還是朕的天下嗎? 商業機密也是機密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阿史那咄苾彷彿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大帥,此戰我們大勝!”
淵蓋蘇文沒有想象中的激動,“也不知吳將軍那邊如何了?”
“大帥,我們現在怎麼辦?”
淵蓋蘇文毫不猶豫的說道,“繞道南邊進入國內城。”
另一邊,高句麗八萬大軍在回援路上遇到了阿史那思摩帶領的三萬人馬,雙方展開大戰。
正當阿史那思摩落入下風時,兩萬援軍到了,雙方陷入了苦戰,兩邊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此時,誰也沒想到,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率軍殺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高句麗側翼擊破。
半個時辰後,高句麗八萬大軍被突厥十萬人馬殺得大敗。
從上午一直廝殺追擊到傍晚,這場戰鬥才徹底結束。
“今天兩場戰鬥下來,我部傷亡超過一萬餘人!”白天殺得痛快,心裡不覺得難受,靜下心來的契苾何力感覺心在流血,一天的戰鬥就讓自己失去了一萬多勇士,這讓他心如刀割,他不知道這場仗的目的是什麼?
阿史那社爾也沒有好多少,此時的他一臉陰沉,他也想不明白。
“我部傷亡也超過萬人。”
“二位可汗在這裡啊!我家將軍有請!”
來人是一位年輕壯漢,手持一把劍。
“阿史那忠,你們軍隊傷亡多少?”契苾何力開口問道。
“可汗,我軍傷亡超過兩萬。”阿史那忠心裡也痛。
“走吧!我們一道前去。”
來到營帳,此時的阿史那思摩一臉憂愁,正在大營來回踱步。
“二位,你們終於到了,發生了大事。”阿史那思摩看到二人進帳,他開口說道。
他沒有想隱瞞,瞞也瞞不住。
“發生了什麼事情?”
“剛得到斥候報告,大汗率軍遭遇高句麗水淹,大汗手裡的軍隊損失四萬。”
“什麼?”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不可思議的看向對方。
阿史那思摩鄭重的點了點頭,“此事我已經確認了。”
“大汗人呢?”
“他已經到了國內城下,傳令讓我們前往國內城下匯合。”
“何時啟程?”阿史那社爾對阿史那咄苾是有怨氣的,畢竟對方的汗位應該屬於自己或者兄長阿史那什缽苾。
而聽聞阿史那咄苾大敗,阿史那社爾沒有想象中的興奮,反而有些擔心,在他看來,如果突厥折損這麼嚴重,將來怎麼辦?
“明天一早開拔!”
國內城的淵蓋蘇文接到斥候報告,差點栽倒在地,他沒想到,吳信帶領的八萬人馬居然全軍覆沒。
在吐了一大口血後,淵蓋蘇文定住了身體。
“大帥,吳將軍完全沒有料到,除了阿史那思摩的五萬大軍,突然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帶著軍隊殺出,我軍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斥候試圖給吳信辯解。
“突厥蠻子傷亡如何?”
“早上到下午,突厥人傷亡應該近五萬。
加上被大帥水淹的,傷亡近九萬。”
淵蓋蘇文立即下令,“立即派人四處收留逃走的將士,告訴他們,想活命就留下來,否則,就地斬首!”
“遵命!”
淵蓋蘇文並不怕和突厥人拼消耗。
高句麗人口遠多過突厥人,突厥還是遠距離作戰,難度大了很多。
他計算過東突厥兵力,按照人口的話,最多也就四十萬兵力,去年到今年,已經被大唐消滅的,目前損失已經超過14萬。
“大帥,我們西線戰場會不會有麻煩?”
“加上本帥後來派出的兵馬,加在一起依然有兩萬人馬,如果擋不住突厥四萬人攻城,那麼這些將領就應該自裁向高句麗國家謝罪!”淵蓋蘇文十分強硬的說道。
國內城城西二十里,這裡是阿史那咄苾大營所在地。
聽聞阿史那思摩大勝以後。
“好好好!”阿史那咄苾連說了三個好字。
在他看來,自己雖然被陰了,但是雙方是以平局收場。
五月底的長安有些炎熱了。
而此時皇宮中一群人的心比外面的高溫更加炎熱。
“今天議事就兩件。”李世民說話做事十分乾脆利落,這可能和他常年軍旅生涯有關。
“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如高明所料,關中不少地方出現了蝗災。”
房玄齡率先開口說道,“陛下,因為我們提前準備,此次蝗災並沒有想象那麼嚴重。
關中各地都行動了起來,都參與到了這場滅蝗行動中來。
初步預計,今年關中糧食損失將超過兩成。”
房玄齡話音剛落,魏徵說道,“陛下,這兩年朝廷並不算艱辛,臣建議,減免關中今年賦稅。”
“臣贊同玄成所言。”長孫無忌並沒有反對。
“克明呢?”
杜如晦手術恢復很快,十天左右他就開始投入工作了,已經一個月了,他基本恢復如初。
“陛下,如果徹底減免的話,我們按計劃準備的軍糧恐有不足。”杜如晦擔心,一旦開戰,沒有糧食怎麼辦?
李世民看向沒有說話的李承乾,“高明,你的意見呢?”
李承乾被李世民叫來,心裡是很不爽的,不過他知道李世民的意思,那就是提前培養自己。
眾人都期待的看向李承乾,這兩年,大家見過李承乾太多妖孽的地方,就算一群頂尖智慧的人,對他也沒有輕視之心。
“父皇,國家的基石是百姓,民為邦本,這也是父皇一直教育承乾的話。
兒臣記得當初突厥人南下,為了大唐百姓不受戰亂之苦,父皇和大唐臣民都忍下了突厥。
而如今,我們更不能忘了大唐建立的初衷。
兒臣支援關中免去今年賦稅”。
大家都在說減免,而李承乾的意思是直接免除。
李承乾接著說道,“江南一帶推廣占城稻,糧食頗豐 ,我們可以透過大運河將糧食運往北方,現在的大唐並不缺少那點糧食。
至於說突厥人,恐怕此時他們的日子也不見得好過。”
李承乾不想打亂時間線,因為他知道,明年草原有雪災,那才是大唐滅突厥最佳時機。
“既然沒有意見,那就按照這個辦。”看到大家沒有其他意見,李世民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