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許樂錯怪了何鍵。

這是上頭的命令。

國軍這次不止出動了十幾架轟炸機。

而是出動了所有的轟炸機。

他們的主要目標在於渡過湘江的紅一軍團腳山鋪。

大後方指揮部裡。

花生米同身邊的楊永泰說道:“暢卿啊,你說的對,赤匪是在這裡給自己選擇了一塊好墓地。

紅一軍團在全州縣,紅三軍團在界首。這兩邊是一些雜亂的小股赤匪。

新圩方向是赤匪一個團一個師。

湘江西岸,全州縣道興安縣這條防線有我們140座碉堡。

他們怎麼可能會渡過湘江?

我看就在這三角地區,安葬他們。

傳我的命令給空軍司令,出動所有的轟炸機。

給白健生和何鍵發電,讓他們好好領會我的想法。

需要部隊,我就派一些過去。”

這楊永泰可不是一般人。

白健生被稱為小諸葛,主要是打仗這方面的。

而楊永泰被稱為當世臥龍,那是真正的打仗、政治兩手抓。

他是首席謀士,親信智囊。

他曾經獻出四計。

第一計,哭中山陵。這一次,他的上峰獲得了國軍的指揮權。

第二計,削藩。這一計,各路軍閥被分而擊之。

第三計,“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策略,打得我軍不得不進行長征。

第四計,是針對川軍的,還沒有實行,日後詳說。

他也是唯一一個預見了,我軍整個長征路線的人。

說實話,就連我軍都不知道長征會怎麼走。

楊永泰經過分析,推測紅軍很有可能經過湖南,到雲貴,穿過金沙江,渡過大渡河,從川西北上,與紅四軍團會合。

只是,當時大家都不以為然罷了。

這條路線是太平天國石達開走過的一條死路,最終石達開殞命大渡河。

大多數人都認為紅軍除了北上到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外,別無選擇。

我們知道從江西出來的紅軍有紅一、紅三、紅五、紅八、紅九。

那麼其他軍團在哪?

紅二、紅六在湘西。

紅四在川陝邊境。

紅七軍北上到了江浙一帶。

所有人都以為紅軍大部隊會北上湘西。

不得不說楊永泰實在是神謀鬼算。

不管過程如何,最終的結果,紅軍的路線與他說的是一致的。

楊永泰現在的地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好在這麼聰明的敵人,在36年的時候,死在了派系鬥爭中,被其他軍閥暗殺了。

楊永泰對他說道:

“派兵之事,不必問他們。

動作太慢了,現在是消滅紅軍的最好機會,錯過這個機會,統一湘桂粵的時機就不好找了。

我們身後還有小鬼子,得加快步伐了。”

“好,按你說的做。”

楊永泰這才分別給國軍的兩個大佬發去電報,要他們竭盡全力,將赤匪消滅在三角區裡。

並且派出了國軍中央十幾個師,去往腳山鋪,新圩一帶。

此時的何鍵正在離全州縣北邊50多公里的東安縣內。

他將剿總指揮部臨時設在了這裡。

他是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

之前,他得悉白健生竟然不守全州、興安,把兵全部退到了恭城。

於是他向上峰打了小報告。

後來,白健生被斥責了一頓,才讓桂軍重新北上。

這就是新圩戰場發生的始末。

何鍵收到了楊永泰最新的電報。

他輕蔑一笑:“回電告訴他,他想讓赤匪什麼時候死,死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挖好坑,準時讓他們下葬。”

“是。”

他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

隨後,他對著劉建緒說道:“你帶著四個師,把腳山鋪拿下,不要讓紅一軍團渡過湘江。”

“明白。”

劉建緒敬了個軍禮,走出指揮部。

何鍵嘴裡唸唸有詞道:“流徙千里,四面受制,猛虎離山,不難就擒。”

這一次,他雄心萬丈,妄圖徹底消滅中央紅軍。

劉建緒是何鍵的嫡系。

手下有四五萬人。

他命令前沿的第62師陶廣率先出發,前往腳山鋪。

前幾日,桂軍從全州城撤走。

作為紅軍全軍先鋒部隊的紅一軍團二師五團,到了全州城下,偵查完敵情後。

不敢相信全州城是座空城。

他們決定報告軍團指揮部再做定奪。

但戰機稍縱即逝,全州被恰巧趕到的湘軍再次駐防。

猶豫之下,紅軍錯失了佔領全州城的機會。

全州城這個戰略要地,重新落入國軍的掌控。

現在紅一軍團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從鳳凰鎮大坪渡口過了湘江。

這裡江面很寬,水流流淌很急,十分難辦。

好在紅一軍團主力部隊和紅一師第二團,排除千難萬險,於27日成功渡江。

紅一師楊得志團長的第一團和黃永勝團長的第三團,跟隨李聚奎師長在後面打掩護。

而正是這一日,湘軍劉建緒部從全州南下,妄圖封鎖湘江渡口。

在腳山遭到紅二師的阻擊,雙方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紅一軍團渡江後,一部分部隊往北在腳山鋪設立陣地,一部分前往永安縣打通道路。

可惜永安縣那邊桂軍重新北上,縣城已經被桂軍佔領了。

紅一軍團退而求其次,打通界首的渡口。

讓紅三軍團渡江。

彭軍團長命令紅五師還有紅六師十八軍團駐守新圩,其他部隊全部渡江,替換紅一軍團守住界首的防線。

他一面命令紅四師、紅六師兩個團渡江。

一面給中央縱隊發去電報:“十萬火急,望輕裝前行,早日渡過湘江。”

他還將軍團指揮部,設在離界首前沿陣地只有一百多米的祠堂裡。

以表示誓死守護戰線的決心。

可惜,這一日,中央縱隊只走了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