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

招賢納士的事沈落雁很快落實,然後昭告天下,上面蓋的還是傳國玉璽的大印,來增加說服力,代表著合理合法,天下正統。

至於效果,現在還看不出來,畢竟時間還太短了一些。

君華本來就抱著有事沒事打一杆子的想法,有收穫自然好,沒有也無所謂。

但他並沒有想到,他現在的勢力,加上求賢若渴的態度,再加上傳國玉璽的加持,有多大的誘惑力,求賢令不是誰都可以用的,君華偏偏有了這個資格和能力。

最少其他大小勢力都開始直接罵娘了,你這是一點活路都不給他們留...

君華對這方面並沒有多少經驗,他並不清楚具體的作用,但沈落雁以為君華已經想好了一切,很是贊成自己夫君的眼光,然後就安排了下去。

巴陵。

蕭銑這段時間有些心驚膽顫。

楊侑勢力與瓦崗寨打得你死我活,這也是如今天下最大的戰場。

其他勢力大都還在觀望,都比較剋制,小打小鬧有,大規模的戰爭並沒有發生。

蕭銑有些頭疼,他的勢力與楊侑最為接近,如果不是瓦崗寨這隻出頭鳥,楊侑肯定先拿他開刀,他蕭銑和林士弘,杜伏威三人是如今南方除了楊侑外最大的勢力,只需拿下他們三,南方便盡數在手。

而且,他蕭銑還捱得最近,自問就算是他自己在楊侑的位置,也不會放過這塊地盤。

北方的李閥一直在和他聯絡,據說是舉天下之力支撐瓦崗寨與楊侑一戰。

對此,蕭銑嗤之以鼻,你丫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有本事豎起大旗自立呀。

整天唧唧歪歪的,又沒有任何行動,老是忽悠其他人去送死。

能割據一方的人自然不是什麼草包,李閥這種只靠嘴的忽悠方式顯然無法打動他,而抱團取暖也不是容易的事,杜伏威這貨如同茅坑裡的石頭一般,又臭又硬,相當的固執。

林士弘也差不多,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蕭銑自然自然這貨的打算,不就是先看看他蕭銑和瓦崗寨的結局,然後再按照形勢做出選擇,如果瓦崗和他蕭銑不敵,直接投了楊侑也能混得不錯。

說不定還能背上給他蕭銑插一刀,做個投名狀。

蕭銑氣得牙癢癢,可又無可奈何。

但招賢令的出現讓蕭銑有了別樣的心思,投靠楊侑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他蕭銑擁兵十餘萬,加上這麼大一塊地盤,怎麼也能混得不錯。

唯一擔心的是,會怎麼安排自己。

想了想,蕭銑叫來了文士弘。

“我欲加入楊侑,但又心有顧忌,如何是好?”

文士弘想了想,說道:

“主公何必多慮,我等本就是隋將,迎合正統乃是天經地義之事。”

蕭銑一愣,好像,也沒錯...

自己又沒有光明正大的起兵謀反,而且,自己身上還有個羅州令的官職在身,說到底,自己現在還屬於隋朝的官員,或者說,現在全天下都還是隋臣,除了宇文閥...

誰讓宇文閥弄死了楊廣呢,說自己是隋臣,誰信...

蕭銑頓時心情大好,心思一轉,說道:

“既然如此,不如我們直接拿下一分功勞再說。”

文士弘一怔,就明白了蕭銑想做什麼。

“主公可是想拿下豫章?”

蕭銑點頭,說道:

“如果洛陽願意配合,應該不難...”

蕭銑這麼幹一來是想拿林士弘做個投名狀,獲得一份功勞,他早看林士弘不爽了。

另外一方面,也想看看,楊侑那邊面對自己的示好,會是個什麼反應。

而且,是否真有這份魄力,要知道,最近的洛陽離豫章都有不短的距離,想要和自己聯合作戰,必然需要一員大將率軍孤軍深入,蕭銑也想看看,楊侑那邊還有那些底牌。

至於李閥,誰在乎他們,蕭銑隨手就將李閥的信使扣了,讓文士弘安排去洛陽的人一併帶去了洛陽...

滎陽。

張須陀,李靖,王世充三人看著手中的情報面面相覷。

旁邊,還有程咬金、秦瓊、羅士信,裴行儼,王玄應等人,算得上豪華陣容。

至於寧道奇,這貨自然不會參與這種軍事討論...說白了,他還是一個打手。

李密這貨居然幹掉了翟讓,自己成為了瓦崗寨首領。

不過由於時間倉促,讓瓦崗寨出現了內部矛盾,以單雄信為首的瓦崗寨老人完全不服李密,雙方沒有打起來,也是因為有大隋的二十萬大軍在旁邊虎視眈眈,讓瓦崗寨暫時不得不聯合。

李密很煩,若非必要,他是真不想現在就幹掉翟讓,可沒辦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滎陽久攻不下,李密的計劃先拿滎陽城,然後拿下洛口糧倉的計劃直接落空,時間一長,翟讓也不怎麼將李密當一回事了。

李密無奈,只是下狠手,與王伯當,徐世績密謀後,直接想辦法除掉了翟讓。

好在他心思縝密,翟讓的死並沒有讓人發現是他做的,加上平時的拉攏,倒也坐上了瓦崗寨首領的位置,只是以單雄信為首的人還在調查翟讓的死因,翟讓屍骨未寒,李密就這麼快跳出來拉攏人心,瓦崗寨的舊派自然對李密這個外來戶不爽,甚至,不少人懷疑翟讓的死就是李密做的,只是沒有證據罷了。

李密勉強坐穩了瓦崗首領的位置,雖然並不安穩,但也鬆了口氣。

他自然知道這個時候發難並不是好時機,只是,如果現在他還無法自己做主,估計就沒有以後了,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兩害取其輕罷了。

現在李密也沒時間去和單雄信等人掰扯,開始頻頻與其他勢力接觸,希望得到支援,再不濟也得為自己找條退路,別人或許有投降這條路可以走,但他李密不行,大業九年,他與楊玄感起兵反隋,兵敗被俘,後來僥倖跳脫,若是再被抓住,必然死路一條。

這也是李密為何現在奪取瓦崗寨大權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