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湯淼和王林在考慮怎麼求取金屬靈材,而浮屠教內的修佛者,則在進行今日的功課。

浮屠教作為佛門早期分支,奉行苦修,主要的功課,都是非常累人的。

當湯淼和王林上山的時候,就看到了浮屠教的修行者,山上山下都有,散居各處,功課也各有不同。

山下多是未入門的修士,大都留著一頭短髮,應該是剃度之後又長出來的,天天修行,也不可能天天剃度,短髮是避免不了的,一頭的煩惱絲,斬不斷,離不開,這似乎也預示著,這些身穿灰色布衣的修士凡心未泯,修行並未入門。

佛門都是要修心的,無論修行之法如何,最後都要落在修心之上。

若能自己開悟,堪破九識,自然前路盡開,若不能自己堪破,那就只能持戒或者苦修了。

浮屠教內,大部分都是尋常凡人,沒有緣法,極難開悟,所以走得苦修證悟之法,當然,也有浮屠法門助益,並非蠻幹。

而這些灰衣小修士的功課,就是妥妥的苦差事,開採無主之地的山石,將之運往教內。

而且湯淼還發現,沒有任何一位修士用工具,連開採,都是法力催動,將自己雙手變為金鐵之色,當鐵鎬用。

這些人都是六識未開的凡修,很多連一識都沒堪破,只能靠著苦修,增長見識,以期能證悟。

這些開採來的石頭,是不能直接使用的,搬入教內後,會有專修浮屠寶術的修行者,將石塊裁切好後,用術法點石成金,這裡的金,指的是五金之金,也就是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塊。

這些能修行點石成金功課的修行者,都是堪破至少一識的真修,雖然依舊還是凡人,但術士九品已經擋不住這些其貌不揚的黃衣和尚了。

隨後,這些被點為五金的五金磚會被分發給堪破五識的大和尚們作為修行耗材使用。

五金糅合,能夠煉出浮屠金剛鐵,這金剛浮屠鐵已經屬於金屬靈材,再用功德粘合後,就能加蓋浮屠寶塔。

而堪破五識,就已經開啟成為比丘或者佛門大士的修心上限,同時對於浮屠教內的修士而言,也開啟了累世修行之路,只要將九層寶塔,都用浮屠金剛磚替換好,那就可以以此為憑依,來世再入修行之門,功德也能累積。

浮屠教修行者成道,必以金剛浮屠為基,功德和合,鑄就寶塔,一層一品,直到九層九品。

九品之後,就要入浮屠寶塔凝聚浮屠金身,依法修行,最後浮屠金身在轉修前可以凝成金剛舍利,轉世後法力修為可直接吸收金剛舍利,瞬間恢復浮屠金身,以做護道之法。

王林與這浮屠教並無淵源,但是作為地府正神,對這些佛門修士也並不陌生。

畢竟三界之內,凡是正道修士,淵源傳承大抵都離不開天庭,地府,道門,佛門,上古煉氣士這五方勢力。

之前王林已然帶著湯淼拜見了天庭水神河伯,天庭火部傳人火龍道人,得煉氣士修行法的桃夭山神,只有佛門中人還沒見過,這回帶湯淼來此地求金屬靈材,也是有讓湯淼接觸佛門中人的意思。

別忘了,湯淼三才護道之術中,是有佛門的渡心之法的,王林為了湯淼未來能多個選擇,也算是機關算盡了。

浮屠山遠看並不起眼,走近卻發現,山中景色確實不是尋常荒山小廟能相提並論。

山上沿小道,分出無數小路,草木低矮,能看到小路盡頭一個個五色浮屠小塔。

浮屠小塔高低各有不同,層數多的,有八九層,層數少的,只有兩三層,想來是還沒有蓋成。

湯淼遠遠掃了幾眼,虧了射聲箭術修行時,練弓箭練出的好眼,數百座浮屠塔盡收眼底,很是壯觀。

王林告訴湯淼:“這每個成形的九層浮屠塔,都能代表一位入門修行的佛家沙彌(術士),塔有幾層,就是幾品,九層浮屠塔成,就能累世修行,個個智慧不凡,值得一交。”

湯淼有些疑惑:“佛門為何道果稱呼獨樹一幟?”

王林搖頭:“這一點我也知之不詳,我只是聽說,佛門修行之法有與玄門道門不同之處,獨樹一幟,正修裡面,只有佛門不用真仙等道果稱呼,而是用比丘、金剛等稱呼,但據我所知實際上,佛門佛果與道果是可以一一對應的,玄門道果有的佛門也有,並無分別,我猜其中應該另有奧妙。”

說到這裡,王林對湯淼說:“我是沒有這個機會了解了,不過你有地藏菩薩傳承,有與佛門結緣的可能,未來應該有了解的機會。”

湯淼問道:“這些佛門修行者,好相處嗎?”

王林點頭,又搖頭:“我見過的沙彌,多性格和善,但認死理,我請神一脈,除非自己有佛門果位,不然很少為佛門真修立廟。”

湯淼將王林的話記在心頭,不知不覺中,就來到了浮屠教山門正殿。

“見過土地神官,不知王神官來我廟門,有何見教?”湯淼兩人正說著,一個身穿灰色長衫的沙彌跑出門,對王林迎接道。

“小師傅,我找你們沙空大師。”王林回禮道。

小沙彌轉身帶路:“沙空師傅在偏殿等候,尊神與這位小居士請隨我來”

湯淼兩人隨小沙彌上了山,見到了沙空大師。

沙空大師是浮屠教此時的住持,佛門住持未必是修為最高的,但一定是所有修行者中眼光最好的,而且證悟了六識,生出神通的沙空大師,還掌握了一門特殊的偵測法門。

一番見禮之後,那沙空大師突然眼中神光一盛,掃過湯淼全身,隨後雙耳一動,似乎在傾聽些什麼。

半晌後,不待湯淼疑惑,沙空大師問道:“居士,可曾修習過我佛門術法?”

湯淼點頭:“蒙地藏菩薩恩德,傳我一門渡心之術,修習多年,將將入門。”

沙空大師點頭:“果然,既然有地藏菩薩傳承,也算同門同道,我浮屠一脈,也傳自地藏菩薩,你可叫我一聲,師叔。”

湯淼見王林沒有阻止,很是乖巧的行禮叫到:“見過沙空師叔。”

沙空大師伸手托起湯淼:“我佛慈悲,廣開修行之門,但真傳並不算多,你雖未出家修行,但也算別傳真修,以後遇廟見寺,大可進來坐坐。”

王林見湯淼緣法不淺,本來還準備付出些代價,此時看起來也沒這個必要了,直接幫湯淼開口道:“我這乖孫根本法傳自後土娘娘,根本法輔修三才之術,其中正有這渡心之術,算是根基之一,如今築基,需要金屬靈材一樣,想問問沙空師傅,可有辦法?”

沙空大師朝王林行了一禮,說:“金屬靈材我浮屠教不少,尊神稍待,我想想,什麼靈材適合築基。”

思考了片刻,喊來方才帶路的小沙彌,囑咐道:“將我的金剛舍利拿來。”

沙彌有些猶豫,但看沙空的神色頗為堅定,還是聽令從正殿供奉的佛像下的桌上盒子裡,取出一枚金剛舍利,交給了沙空大師。

王林見此,神色有些動容:“沙空大師,築基靈材,只要是金屬靈材就行,金剛舍利不單是金屬靈材,還是您一生法力鑄就,萬萬使不得。”

沙空大師擺手示意無妨,對湯淼說道:“你既得后土娘娘傳法,又得地藏菩薩傳術,是緣法深厚之人,區區舍利,不必推辭,老和尚我只求居士,日後在外修行,力有餘時,遇到佛門子弟不肖,能出手處置,遇到佛門子弟受難,能幫襯一二。”

湯淼接過金剛舍利,點頭應承了下來。

沙空大師見湯淼接下金剛舍利,露出一絲笑意,將湯淼二人送出了門去。

一旁的沙彌問道:“請師傅解惑。”

沙空大師道:“佛門有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孩子緣法深厚,日後有成佛之氣象,不可怠慢,一世法力,為佛門換來一份緣法,這可太值當了。”

說著,沙空大師看向旁邊的徒弟,心裡暗歎:“自己這徒弟悟性不佳,此生難成正果,此時結緣,也為未來換個光明前景,希望能成吧,就算不成,我也算是報了此身恩德,自此,塵緣盡斷,可以往生淨土,安心修行了,還要舍利做什麼。”

且不論沙空大師怎麼琢磨,得了金剛舍利後,湯淼二人歸心似箭,回了桃源村土地神廟。

王林將準備好的藏陰沃土交給湯淼,並囑託道:“靈材都已集齊,但在你正式築基入門之前,我且問你,這一路拜山,為你尋了築基靈材,你可看明白我請神一脈真正的傳承?”

湯淼思考了片刻,回答道:“禮奉諸神,請託借力;善心善果,緣法自來。”

王林聽完,滿意的點點頭,繼續提點道:

“你這真法築基,需要五行為基,三才為用,這五行裡,與佛門結緣得金剛舍利,與桃夭山神結緣得靈桃核種,與水神結緣得淨心靈水,與天庭火部結緣得陰陽龍火,與我這陰神土地結緣得藏陰沃土;三才佛門給了渡心,道門傳了道兵符,天庭東嶽大帝傳了陰府,可謂是結緣三界正道,法源佛道真修。可你要明白一點,這些結緣的,真正看重你什麼。”

湯淼扒著手指頭,一個一個回答道:

“首先,河伯是我們近鄰,而且他和姥爺你有交情,想為赤鰍找個出路,也想與你交好。”

王林點頭,確實如此,遠親不如近鄰,凡人還能搬家,王林這樣的正神,除非神職晉升,一般很少有變動神域的,與周圍諸神搞好關係,是剛需。

“其次,桃夭山神也是近鄰,而且還欠了姥爺你人情。他不想與你結緣,卻搬不走,還承了情分。”

王林笑了:“桃夭啊,草木成精,人性不足,天生淡薄的性子,我主動些,應該的。”

“沙空大師與我都是地藏菩薩的緣法,加上姥爺你在背後給我撐腰,他怕是覺得,我以後必然能有一番成就,想要提前投資。”

王林點頭,又搖頭:“沙空大師若是拿精煉浮屠金鋼鐵給你,我能理解,但用金剛舍利,應該是另有所圖,但看的出來,應該不是壞事,日後再說吧。”

“火龍道人與姥爺你有舊,加上借花獻佛,解決了他的核心問題,所以才願意給出龍火。”

王林聞言,終於放下心來:“你明白就好,築基入門之後,你就是個真正的術士了,以後的路,就要你自己走了。”

頓了頓,又補充道:“我旁門成道,困於神籙,出不了這土地廟,泥胎化身走親訪友能成,拼鬥殺伐無力,你要自己多加小心,記住,留得性命,我請神一脈,沒有過不去的坎。”

湯淼重重的點了點腦袋,表示自己明白了。

王林將靈材一一交給湯淼,佈置好聚靈聚氣的法陣,為湯淼護法。

湯淼正式開始築基入門。

每個修士都能修行不止一門術法,可根本法卻只有一樣。

旁術與根本之間的區別,就出現在築基之時。

湯淼並沒有急著築基,而是掐指算好時間方位,用《睡仙功》調理好身體精神。

第二日,精神飽滿,身體通透的湯淼這才貼好三才之術法籙,擺好五行靈材,按照《遊方》傳承的修行之法,開始匯聚天地元氣,萬物靈性。

三才之術需要入門,但陰府需要載體,道兵符也需要根基,湯淼研究之後,為了修行方便,決定將這兩門的入門與築基一同完成。

古煉氣士,以煉氣為本,靈合於形為氣,氣是萬法之根,萬物之本。

三清裡的元始天尊首開衍氣煉氣之法,為道門真聖之一,其功德廣大,造福三界眾生,超脫成聖。

后土娘娘悟出的這門《遊方》傳承,也借鑑了元始天尊的煉氣之法,以自身之靈,統率聚斂來的萬物靈性,合天地元氣,以五行靈材為引,匯聚地氣,開闢根土,遊於萬方,以功德經歷,凝實根土,化為家園洞天,有直修至大羅金仙的法門。

準備好之後,湯淼給自己打氣:“我道從今始,我路從此開,萬事皆具備,門前不徘徊。築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