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丁爾文和小喬踏上了去往泰勒·斯威夫特的歌迷見面會的道路。

在充滿繁星光芒的表演大廳裡,一場璀璨的見面會即將拉開序幕。

大螢幕上播放著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音樂女神——泰勒·斯威夫特的歌聲隨著音樂引領人們進入音樂的海洋。

舞臺燈光如夢幻般絢爛,頂級音響裝置發揮出了最大的功效,使得每一個音符都猶如重重敲打在人們的心絃上。

觀眾們也跟著螢幕上的泰勒·斯威夫特一起唱歌,他們的聲音響徹整個會場,彷彿要把屋頂掀翻。他們的手揮舞著,形成一片片的海洋。人們都沉浸在這份歡樂和熱情中,他們彷彿忘記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完全沉浸在這段音樂的世界中。

然而,丁爾文卻是另一番景象。他坐在觀眾席上,耳邊充斥著英語歌曲,卻沒幾句聽得懂。他的心情有些沮喪,他曾經以為自己的英語不錯,但現在卻發現自己在這個場景中顯得如此的渺小和無助。

他轉頭看向身邊的小喬,她正隨著人群一起揮舞著手臂,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他無奈地笑了笑,試圖融入這份快樂中,但內心卻仍然感到一絲絲的失落。

丁爾文倒抽了一口冷氣,對自己很失望:

“想不到英語比我好的人居然成千上萬。”

小喬就笑了:

“他們不懂英語。懂的會認真欣賞!”

丁爾文覺得小喬真是個冰雪聰明的人。

突然間,他站了起來,身體不由自主地扭動起來。他閉上眼睛,腦海中迴盪著泰勒·斯威夫特的歌聲,身體彷彿被音樂所支配,他開始跳起了“迪斯科”。

丁爾文邊跳邊說:

“反正我聽不懂,不跳白不跳,幾百塊錢一張票的啊!”

小喬看到了他的樣子,用手拍了拍他的腿,笑了笑,說道:

“又不是你買的票,你沒虧啊!”

聽到這句話,丁爾文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彷彿被治癒了一般:

“是啊,我們買的是一份快樂,一份體驗,一份感動。”

見面會開始了,粉絲們用寄語的方式表達著對泰勒·斯威夫特的熱愛和期待。

泰勒·斯威夫特則站在舞臺上,微笑著看著大螢幕,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感動。

她沒有唱一首歌,只是用她那充滿愛意的言談,談起了自己的音樂之路,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體驗。她的聲音溫柔而親切,每字每句都讓粉絲們感到無比溫暖。

一隻柔軟的手拍了拍丁爾文的手臂,他側頭一看,是小喬。她用溜亮的聲音說:

“我們走吧!”

見他一臉驚愕,她用恬淡的語調繼續說下去:

“本來我請你來看見面會,是想讓你練習英語的口語和聽力,誰知你沒什麼興趣。”

丁爾文遺憾地頓一頓,想說點什麼。

小喬似乎知道他想說什麼,一邊攏頭髮一邊笑道:

“沒什麼可惜的,不感興趣的話,就不要浪費時間。”

說罷,她首先站了起來。丁爾文立刻跟了上去。

他們並肩走在天河北路的人行道上。今晚是一個悶熱的夏日夜晚,廣州的繁華在夜幕下盡顯。身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車流。

突然,小喬的步伐停了下來。她抬起頭,看向路對面的中信大廈的樓頂.那裡剛剛升起一個月亮,像一個銀色的盤子懸掛在夜空中。在月光的照耀下,大廈的長方形立面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她的眼睛閃爍著聰明的光芒,似乎對那個新升起的月亮感到驚奇,她仰起脖子,凝望著月亮。

丁爾文樂呵呵地說:

“月亮從來都是受人關注的,它知道了你在看它,一定幸福死了。”

小喬冒出一句:

“這話什麼意思?”

丁爾文天真地微笑著:

“我都沒有被小喬這樣深深關注過呢。月亮被小喬這樣深深地凝望,不是幸福,是什麼?”

小喬那雙晶瑩的黑眼睛,充滿了感激:

“瞧你這說法,那我豈不是幸福女神?”

丁爾文點點頭。

小喬誠懇地凝視他,問:

“這高高的大樓,這小小的月亮,太美麗了,可惜我沒法用言語來形容一番。”

他會意地笑了,說:

“宋代的大文豪蘇軾早就幫你想好了。”

她低聲問道:

“什麼句子。”

他說:

“山高月小。”

小喬一聽,拍掌而笑,很顯然出自《後赤壁賦》的名句她是讀過的,所以心領神會。

這時月亮升得越來越高,月光灑滿了整個城市。丁爾文和小喬一起仰望著這個美麗的景象,彷彿時間在這一刻靜止了。

小喬用恬淡的語調說:

“山高月小,形容夜景的氣勢很不錯。我改一下,叫‘樓高月小’,氣勢是不是不輸給蘇軾呢!”

丁爾文微笑點頭。中信大廈有300多米高,直插雲霄,樓高月小,的確別有詩意。

說到詩,小喬的情緒像鮮花一樣湧現出來。前面不遠處就是廣州大道了,她忽然吟起了一首詩來:

“陽光,

永遠酩酊於影子之巔。

君臨我微塵樣,

如絮如煙的思緒。

我像只無可奈何的貓,

陰鬱地遊走在廣州大道。

盤盤桓桓,

一如路上趑趄不前的公共汽車。”

她吐了一下小舌頭,說:

“這是以前讀過寫廣州很好的詩,但記得不全了。”

丁爾文聽她這麼說,沉思著,停了停,他低吟道:

“來往的腳步,

像瘋響著的鬧鐘,

掏空,

我紛亂的耳朵。

自那些春風,

隨人流消逝後,

枯樹,

便偉岸成一根啞笛,

孤零零地橫亙在,

我冷瑟瑟的青春上。”

小喬一跺腳,然後困惑地看著他,問:

“對,就是這些句子!咦,你也讀過?”

丁爾文用相當嫻熟的腔調說:

“當然讀過了,我還知道你最喜歡最後的句子。”

小喬有點驚訝,不斷上下端詳他。

丁爾文接著用佈道人的腔調念下去:

“秋風微颭之際,

天空不再抽泣。

從咬噬樹笛的音孔中,

遺我一串爽朗音符。

而我,

也漸次忘記夢囈。

踏季節的律令,

甘之如飴。”

小喬的眼睛率直地搜尋他,問:

“你寫的詩?你是‘芃芃其麥’?你就是‘芃芃其麥’?”

丁爾文說話急速而明確:

“這首《陽光不再夢囈》是我用那個筆名發表的,所以聽到你念它,很親切。”

小喬掀動她小巧的嘴唇說:

“甘之如飴。是的,你說得沒錯,我就是喜歡這個句子。”

丁爾文邀請小喬說:

“哎,我們總不能就如詩中說的‘像只無可奈何的貓,陰鬱地遊走在廣州大道’吧,這樣怎麼能‘甘之如飴’?不如,我們去喝咖啡吧!”

小喬看看他,一偏腦袋,淘氣地說:

“咖啡有一股苦味,怎麼能‘甘之如飴’?”

丁爾文走在小喬的身前帶路,說:

“我們可以給咖啡加點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