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先去了人牙子那裡,問了問,結果沒有。也是,除了犯事被連累的,一般怎麼會淪落到這裡來,先慢慢找著吧,反正不著急。

幾人把小嬰兒的東西準備了很多,連一兩歲的衣服都準備出來了,嚇得明心趕緊叫停,再不阻止,她怕她的屋子到時候沒地方放。

光他們從路途中買的玩具就買了兩個櫃子,為了裝它們,還特意買了兩個櫃子,要不是提前找人送回來,恐怕他們的車廂都放不下。

把柔軟的里布剪成一塊塊的尿布大小,也不知道古代有沒有隔尿墊。

她記得牛皮好像防水,於是囑咐他們多買幾塊大塊的牛皮,到時候墊在床上和搖床上,到時候不小心尿溼了也好更換。

畢竟牛皮它是防水,但不一定不進水,嬰兒這一天尿起來可是不僅頻繁,還不定時。

又讓他們出去買一個小號的尿盆,準備到時候把尿用。

想想還缺什麼,好像小孩的枕頭,小被子和小褥子還沒有買,唉,她們三個女人,沒有一個會女工的,還是買一個會女工的下人比較好。

這次他們出去真買了一個回來,這個女子叫何秀芳,而且這個女人以前養過孩子,孩子稍大一些,被婆母養到自己房裡。

孩子幾歲時,因為她婆母的疏忽,不小心吃東西噎著了,沒有救回來,婆母卻罵自己是個掃把星,讓夫君休妻,把她轟了出來。

孃家就剩哥嫂了,他們不讓她回去,自己身無分文,只好自賣自身。

可是有好多買家嫌棄她死過孩子,沒人肯要她,現在終於等到有人不嫌棄她,把她買回來了,她肯定會好好伺候主家,伺候好主家的孩子。

有了何秀芳的加入,孩子的東西都方便多了,她還給小孩做了好多一歲時穿的,一年四季的衣服,他們感覺這個女子買回來太值了。

九個月的時候,門外來了一個小廝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敲門,說是這房子的前主人讓他們來的,希望她收留,原因,主子說新任房主知道。

自己確實知道,原來那些銀子是給他兒子留後路的,可是看著他們一身的狼狽,感覺前房主那麼有錢,怎麼會讓他的兒子淪落到如此地步。

小廝說道,“主子給我們帶了不少,我們一開始是坐著馬車來的,可是半道上被馬伕搶了包袱跑路了,要不是我身上還藏了一些銀子,恐怕我們連京城都到不了”。

說起這一路的心酸,小廝不由得哭出來,主子把小少爺交給自己,那是信任他,而他卻沒有保護好他們的銀子,害得小少爺跟著一路吃苦過來。

“來福,我真的沒事”,這一路的艱辛,也讓自己意識到他已經不是以前的小少爺了,他已經沒有那個任性的資本了。

“你們說一下你們家的事情,不許隱瞞,要不我可不敢收留你們”,萬一是什麼犯了大罪的罪臣之後,她可不敢招惹他們進門。

“我家老爺是濟州首富之子,從小和一個大世家之女定有娃娃親,可是在成親前夕,他喜歡上了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還把人家拐跑了,徹底惹惱了那個大世家。

老爺帶著人跑到京城來了,可是我們家的根基在濟州,這幾年一直受到那個世家的打擊,女子家裡不敢惹,只好跟女兒斷絕關係。

去年老爺的父親重病,老爺還沒趕回去,家中就遇到掌櫃的叛變,等老爺回去卻回天乏術,等葬禮舉行完,大世家的報復徹底來了。

為了保留小少爺這唯一的子嗣,老爺讓我帶著他來投靠您”。

明心徹底聽懂了,只想說一句活該,你要是不願意早說啊,從小定的娃娃親,你拖到成親前夕,把女方甩了,還是個世家之女。

你家就算是首富,那也是商戶,還敢甩了世家女,人家沒派人直接弄死你,也算很有良心了,還任由你們把孩子養到這麼大,這個女子太善良了。

“那個女子成親了嗎”?明心好奇。

“沒有,當地的世家都嘲笑她被一個商戶子拋棄,誰都不願意娶她,所以她這幾年一直留在家中”。

“小孩,對這一切,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是個三觀不正的,她可不敢收留,萬一養出個白眼狼來,到時坑的是自己怎麼辦?

“我”?小孩疑惑的問道,第一次有人問他的想法。

“嗯”,作為事主的兒子,他非常有發言權。

“雖然我是父親母親的兒子,但是我只想說他們活該,那個世家的姨姨太善良了,如果是我,我就直接派人把他們殺了,何苦浪費自己好幾年的時間”。

男孩不無同情的說道,越看父母多相親相愛,他就越同情那個姨姨。

“少爺,你怎麼那麼說,他們可是你的父母啊”?來福簡直不敢置信,這還是那個乖巧懂事的小少爺嗎?

“如果成親前一天,你的娘子被人搶了,你會怎麼樣”?這一路走來,他可是見識到好多以前沒有見過的事情。

以前不知道自己父母是如何成親的,他還感覺自己特別幸福,自從知道自己的出生是怎麼來的,他就感覺自己帶著一身的恥辱,恨不得死了算了。

可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他又不敢,一個五歲的小孩又怎麼對自己下的了手。

來福一聽,代入自己,“如果誰要搶了我的娘子,我會找他拼命的”。

這麼一想,自家老爺確實挺不是東西的,而且奔者為妾,自家夫人的身份……

越想越感覺老爺夫人做的太過了,一個世家女肯嫁給你個商戶子,你家祖墳可以說是冒青煙了。

你竟然還領著一個不如她的女子私奔了,簡直把世家的面子扔到地上,踩了又踩,那位小姐只是打擊老爺家的生意,沒有損害任何人的生命,她實在是太善良了!

“你看,你自己都這樣想,你又如何要求別人大度,那位姨姨淪為濟州的笑柄,沒殺了父親母親就是她仁義了”。

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若經他人苦,未必有他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