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午後了,可雪未曾有停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

宋清瑤已經在殿外跪了三個時辰,她自晨起還未曾吃過東西,眼下體力已經有些不支,但她絲毫沒有要起身的意思,福公公進去求情,皇上一聽,氣到一摔茶杯,“隨她跪去,竟學會威脅朕了?”

福公公急忙勸說道:“不可啊陛下,這外面天寒地凍,可還下著雪呢,這公主可不比趙小侯爺一般自小習武,凍壞了可怎麼辦啊。”

皇帝也不忍心讓她一直跪在外面,便說“讓她進來,朕倒要聽聽她要說什麼。”

“哎…好好,奴才這就去。”福公公又趕緊去殿外把宋清瑤叫了進來。

宋清瑤進來後便又跪了下來,皇帝不悅道“你竟學會威脅你的父皇了?這便是你夫子教給你的道理?”

宋清瑤無力的笑了笑說:“兒臣哪敢威脅父皇,兒臣知道,父皇最疼兒臣了,自然不捨得兒臣一直跪在外面。”

“哼,別耍貧嘴了,朕不同意。任你跪到何時朕都不會同意。”

宋清瑤臉色有些蒼白,笑了一下說

“父皇果然最瞭解兒臣,兒臣還未曾說話,父皇便知兒臣所求為何了。父皇既知兒臣心願,還望父皇能夠成全,許女兒和親。”

“你可知和親意味著什麼?”

“瑤兒知道,只是瑤兒跪在外面的這幾個時辰裡仔細回想了過往這十年裡發生的事情,他於水中救起瑤兒那日起,瑤兒便傾心於他,認準了他會是與兒臣執手相伴一生之人,瑤兒不知他回京後怎麼突然就變了性子,可瑤兒今日看他跪在殿外,方才明白,他未曾變過,或許他從未將瑤兒放在心上,瑤兒與他是負擔,是枷鎖,這不是瑤兒想要的,當年的落水之恩也不該如此回報他。”

皇帝聽到這一番話,心疼難耐,“瑤兒。”

“兒臣知道,父皇愛兒臣,也愛您的子民,所以您並未強制讓萬家女入宮等待和親,也並未治小侯爺的罪,您只是不捨得兒臣。”

他起身走到了宋清瑤身邊,語重心長的說:“瑤兒,朕何嘗不知道萬雲深為國犧牲,本不該再犧牲他的妹妹,可漠北使臣求朕許萬家和親的時候,心裡真的鬆了一口氣。朕這些天思前想後想了許久,若她不去,邊關戰亂,就算朕允了他趙沉所求,朕讓他去邊關,可漠北兵強馬壯,又怎像一般的小國一樣,岐國未必會勝,即便是僥倖勝了,他趙沉也未必能活著回來,更何況,朕的百姓怎麼辦,朕不能為了一個人讓朕的大片子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啊。今日,漠北又向朕要你,作為皇帝,朕應該讓你去,可作為父親,朕心裡真的萬般不願。”

宋清瑤眼含著淚水對皇帝說:“父皇,兒臣是公主,食百姓俸祿卻從未行過公主之責,兒臣長大了,可以為父皇,為岐國分憂了。父皇,兒臣願去和親。只是兒臣,還有一願,希望父皇能夠成全”

“何事?”

“希望父皇許女兒和親,同時,許趙小侯爺迎娶萬家女。”

皇帝看著女兒,過了會兒扶起女兒,拍了拍她的肩膀

“去吧,朕同意了,朕…會為他二人賜婚。”

“謝父皇。”

宋清瑤出了殿外,石階下的人此刻臉色早已蒼白,若他不是自小習武,又在邊疆歷練過,此刻怕已是撐不住了。

她從臺階上走向他,她曾無數次向今日一樣的走向他,或期待,或歡喜,或難過,或不捨,但感受卻都不像今日這般,她說不上來如今的感受,心裡像是空了一大塊。

她一步一步走到他身邊。他低垂著眼睛,看到一抹紅色停在他面前,抬頭便看到宋清瑤,眼睛裡煥然有了光彩,他有些無力的扯了扯嘴角。

“這麼冷的天,瑤瑤怎麼過來了?”宋清瑤看著他並未說話。

“瑤瑤今天可真好看。”

宋清瑤垂眸笑了笑,跪坐下來,輕輕的替他拂著他肩頭上的雪,趙沉滿含柔情的看著她,她也抬起頭看著他。

“小侯爺看人向來如此深情嗎?若我不曾聽過小侯爺的肺腑之言,怕是又要多心了。”

趙沉想解釋,又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宋清瑤看了看他頭髮上的雪,“可真好看,小侯爺,我於落魄之時遇見你,自此便對你一見傾心,於是便想將小侯爺留在我身邊,全然不顧小侯爺的想法,小侯爺定然早就厭了我吧”

趙沉搖頭,眼裡已經有了淚水“我不曾厭過你。”

宋清瑤看向趙沉頭髮上的雪,已經化的差不多了,又新落了薄薄的一層。

“我看話本里相愛的人是要相守一生,白頭到老的,小侯爺得遇良人,怕是不想與我白頭吧,可我這些年裡卻日日都想著和小侯爺白頭,如此說話若是被母后聽到,定然又要說我不知禮儀,小侯爺應該不會告我的狀吧。”

趙沉哽咽著未曾說話,只是搖頭。宋清瑤笑著去拂他頭上的雪,他握住她的手,她愣了一下。

“趙沉,你當真傾心於萬雲枝嗎?若你有苦衷…”

“臣並無苦衷,確有私心,臣的私心便是與雲枝完婚。”

宋清瑤目光暗淡下來,轉而抽出手站起身來,“你那日求我成全你與萬雲枝,我已去求了父皇,萬姑娘不必去和親了,賜婚的旨意今夜也會送到固安侯府和萬府。”

“陛下許我出征了嗎?”趙沉面上有些喜色

“小侯爺也不必出征,只需留在西京與萬姑娘好好度日便好。”

“那…是誰去和親?”

“小侯爺心裡應該清楚吧。”

宋清瑤苦笑著拿出了那枚簪子,遞給了趙沉。趙沉看了看簪子又看了看宋清瑤

“瑤瑤,這是何意?”

“小侯爺,當年的的恩情我已盡數還清,至於這個簪子,本就是非己之物,不想要了,還給你吧。”

“我從未想過要你報恩,至於簪子,既贈予了你,又何來收回一說。”

宋清瑤將簪子放在了地上,隨後起身說道:“自此以後,你是趙府小侯爺,你自去迎娶你的萬家姑娘,我為岐國永安公主,亦有我的歸宿,一別兩寬,再不相欠。”隨後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