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丞相出銀子,林家村的每一戶人,各買回了小雞小鴨若干。

買回了小桑樹苗種在山坡下。

餘下的銀子,又買了小豬仔、小羊仔。

借雞下蛋,讓每家每戶幹勁十足。

族長道:“大家一定要照看好買回來的雞鴨,看看到了年底,一百兩銀子能變為多少。”

“做出成績來,才對得起丞相。”

“知道了族長。”

村民們從來沒有如此積極的幹活。

林家村的人,年老的去割草,守著小雞小鴨,年輕的除了做農活,還要種樹子。

太子妃在南京為官的舅舅王峰,收到從官城傳來的信。

他看了信,瞭解到皇上和太子的想法,也照著丞相姐夫所寫,在王家村裡號召族人們,養雞養鴨養豬羊。

南京那邊種桑樹的人一直就多,這個不用推廣種植。

揚州烏家族人們,收到烏總管傳回的話:“盡一切力量,組織當地的農戶養雞鴨牛羊。”

“要讓窮人們尋到富起來的辦法。”

烏總管要盡全力相助太子殿下,完成心中所願:讓天下百姓不再捱餓受窮。

太子殿下不止是他一手帶大,還是他在啟蒙教育下成長起來。

太子殿下心懷雄大的願望,也是烏總管的期盼。

太子殿下的外家寧氏家族,在長房寧青松兄弟出仕為官之後,重新揚眉吐氣起來。

分散在各地逃命的寧氏家族的人,重返雲州寧家村。

當年他們逃命時,扔下了房子,將田地轉賣。

現在六十六家人重回故鄉時,寧家村一堆破屋子。

齊景樓從表弟寧青松那得知,“殿下,寧氏族人們返回了寧家村,還要慢慢重建。下官的父親回了鄉下,也要重建長房的屋子,想要找個時辰,把祖父母的墳移回雲州。”

寧青樓眉清目秀,平日少言寡語。現在任了官職後,更加沉穩。

那些百官們,以為他只是得了太子的眷顧才為的官。

在交往後才知道,寧家人有真本事,解決問題的能力非比尋常。

只是寧青松不是科舉出身,他和兄弟極難再升職,侍郎做到了頭。

但官員們知道,寧家人是外戚,以後可封侯爵甚至是國公爵位。

百官們對寧青松兄弟很是客氣,就像對逍遙侯一樣。

齊景樓從表兄嘴裡得知,年後,寧氏族人從各地逃命藏身之後,重返了寧家村,在重建房舍。

他悶悶不樂,回來對林嫻春道:“是我連累了母親的族人,現在他們才從各地逃難回村,重建家院。”

林嫻春安慰道:“夫君,這不關你的事,要怪就怪孫家人的兇殘,對寧氏族人趕盡殺絕,害他們亡命天涯。”

“唉,本是這樣,但還是因母親生了我。”

林嫻春道:“寧氏族人們吃了這麼多年的苦,我們補償寧氏族人每戶五百兩銀子,助他們早日建好家園。我叫人去辦理好此事,夫君不必煩惱。”

齊景樓很感動,他摟著林嫻春道:“夫人,我因有你才有了今天,你對我真好,連我外家的事也出銀操辦。”

“我們夫妻一體,我應該為夫君排憂解難。”

“謝謝夫人。”齊景樓懷裡抱著林嫻春,感覺像是自己有了一個安全的港灣。

林嫻春同寧家族人素不相識,但她為了夫君釋懷,拿出幾萬兩銀子,派了靈錦的夫君馬澤送往寧家村。

馬澤到了寧家村招來村民發放銀子,“太子和太子妃給寧家村六十六家人各五百兩銀子,助各位早日建好林家村。”

他照著冊子念名字,一戶一戶排隊領取。

“謝謝太子殿下,謝謝太子妃。”寧家村的族人歡天喜地,從馬澤手上領了一包銀子。

他們得了太子和太子妃送回的金銀,修繕房舍,贖回田地,買雞鴨牛羊飼養起來。

長房的族長寧然,他是太子的舅舅。

寧然對族人道:“我們重建寧家村,早日安居樂業,孩子能入學堂學業,未來也有了奔頭。”

“太子殿下和太子妃這樣厚待寧家族人,我們要爭氣,不要給他們丟臉。”

“是,族長。”族人們笑著答應了。

三月是科舉的日子,林嫻春的弟弟林官升要進入鄉試。

在去年八月,林官升以院試第一的成績成了一名秀才 他是豐朝年紀最小的秀才,不到十五歲。

他的師傅葉太傅告誡官生,“人外有人,你萬不可驕傲,要一步一步走穩科舉之路。”

“是,師傅。”

葉太傅不想官生太過年幼進入官場,一個聰慧的人過於順利,容易生出傲慢之心。

林嫻春聽聞弟弟要鄉試,叫人送了一套文房四寶到文忠侯府。

林官升拿著長姐送的徽州硯臺和墨塊笑得合不攏嘴。

墨塊夾著金沫,香味撲鼻,讓人聞了精神為之一振。

林官升拿著墨塊問:“父親,您有用過徽州墨塊嗎?”

林丞相順著鬍子道:“極少用,太貴重。”

“一兩墨塊一兩金呀。”

林官升不以為然地道:“父親,我們家又不差幾兩金,買幾塊來用,又有什麼關係。”

林丞相看著官升問:“你知道一塊好墨是怎麼樣做成的嗎?”

“兒子不知。”

林丞相對兒子道:“一塊好墨是這樣做成:一些人被關在密閉的室裡,點著桐油燈,在燈的上方倒扣著一隻白瓷碗,燈的黑煙留在碗底形成薄薄的粉沫。”

“手工作坊的人們,為了取到好菸灰,會不停地拔燈芯、添油、掃煙。那樣的環境,會讓人呼吸困難,感覺十分辛苦。”

“在取到的灰里加入上好的油來調製定,再加入麝香、冰片、金箔。”

“古有詩云:‘煙房點菸實難熬,赤身喘氣入陰槽。熬盡燈油瀝盡膽,留取烏金千秋照。’可見一塊好墨來之不易,為父不是用不起,只是想將最好的墨留給真正需要的人用,我們寫字的人儘可能選擇稍次一點的墨來代替。“

林官升聽得張目結舌,“就這一塊小墨塊來歷這麼複雜?”

丞相頷首,“極其難得,所以價格昂貴。”

林官升想了想,放下了手上的墨塊,“這塊墨放著,以後等兒子能寫有價值的東西時再用。”

林丞相笑道:“你長姐給你的,你就拿去用,以後知道珍惜就好。”

“那我一定要考個好成績,方能對得起長姐送我的這一塊好墨。”

“好。”

鄉試開榜,林官升位於第一。

京城的賭場又開始設起了賭局:林世子他能不能得大三元。

這一場賭局引來無數人的加入。

林世子能否成為未來的大三元得主,不到最後名次上皇榜,就不能知道最後的結果。

從林官升的智慧,和他有一位大三元的師傅來看,他極有可能成為史上年紀最小的大三元。

但,凡事有意外。

人有大本事,也得要運氣。

萬一林世子的運氣不好呢?

大家要賭的不是林世子的本事,而是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