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省著一點吃,他們絕對能過完正月。

而且三天,就算一個人三天也能領取九斤大白米。

要是家中人口多一些的,還能多領取一些糧食。

那些躲在陰暗角落中的乞丐,紛紛出來領粥領糧食。

而且這事兒很快就驚動了官府,縣令知道後不由得點頭。

從心裡感激這季季紅火鍋店的東家。

每到過年的時候他最擔心的就是老百姓的吃穿問題,沒想到今年竟然被雲玉瑤等人解決了。

縣令大人還以為今年又要被同僚參一本呢。

有了這個開頭,縣令大人也出資五百兩購買糧食施粥。

好幾個富商也跟著送糧來,不僅讓老百姓來喝粥,還發放糧食,本來只施粥三天的,這樣一來,硬是施粥到大年三十下午。

之前本來一人三斤糧食的,後面幾人直接一人五斤糧食。

讓全鎮上的百姓都瘋狂對著捐款一欄的牌子跪拜不已。

他們不認識那些捐錢捐糧的人,但是人家把這些捐錢捐糧的人全部用紅紙寫了名字貼著呢。

而施粥旁邊站著的人隔一會兒念著有哪些人捐款捐糧。

老百姓自然都聽得見。

心中自然感激。

....................

眨眼間,就是大年初一。

雲玉瑤之前聽了鎮上施粥捐糧的事情,心情很好。

所以大年初一起了個大早,在屋中寫大字。

“國泰民安!”季淮生從雲玉瑤的身後探頭看到的就是這四個字。

“媳婦,這字寫的好啊,國泰民安。”季淮生笑著說。

“咱們老百姓盼的不就是這個,不僅僅是老百姓,還有皇上吧,這就是他最希望的。”雲玉瑤笑著說。

“對啊,只要家家能吃飽飯,穿暖衣,家庭富足,自然就國泰民安。”季淮生說道。

‘所以,我打算今年讓兩個村子的村民先跟著咱們種植水稻吧,就按照老村長說的,這事兒我考慮很久了。

那地壟蓋咱們先墊資買下來,等村民們收穫了糧食,再還給咱們也是一樣的。’雲玉瑤說。

‘嗯,現在村長是李大叔了,這事兒好說,等過了初八我就去跟李大叔說去。那老虎姜讓他們種植嗎?’季淮生問。

“種啊~畢竟是能賺錢的東西,我也想過了,若是不獨獨咱們一家富裕了是不行的,咱們要讓全村的人都富裕起來、。

讓他們知道,跟著咱們幹是能吃飽i飯穿暖衣的,這樣咱們的地位才會不一樣。”雲玉瑤說。

‘嗯,你說的對,我都聽你的。’季淮生笑。

說實話,他現在覺得錢多少隻是一個罈子,或者是一疊銀票的區別。

隨著家裡的錢越來越多,他已經不在乎老虎姜的那點收益了。

畢竟這藥材要三年以上才能收穫。

讓老百姓們種植,到時候賣出去也是一項掙錢的來源,不至於還餓肚子過年。

授人於魚不如授人於漁。

教會他們賺錢的本事,讓他們靠自己的勞動去獲得糧食,他們只會更願意。

於是才剛過初十,兩個村子的村民開完會之後,就紛紛動了起來。

往年是要開春前兩個月才開始犁地翻地的,現在元宵節還沒過呢,

他們就開始翻地了。

因為他們要趕緊把自家的地先翻出來,到時候空出時間來去幫著雲玉瑤四家人翻地幹活掙錢。

還沒過完年,兩個村子就一番忙碌的景象。

村民們更多的是興奮,是開心,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只要能吃飽穿暖,他們就是從早上幹活到晚上都是願意的。

更何況人家是無條件的幫助他們村民,村民們自從開會後,那打從心裡感恩雲玉瑤。

對新任的村長更是滿意的不得了。

李大叔家也多了不少人,不少人有什麼事兒都喜歡去李大叔家嘮嗑一下。

李大叔倒是知道村裡的訊息不老少,還都是村民們自己主動來說的。

這當村長也有不好的事情,那就是八卦都快吃飽了。

村裡的瑣事太多,時間一長李大叔都快被鬧騰的不想做木工活了。

木工活可是他最喜歡做的事情。

..................

剛過元宵節,雲玉瑤早上起來吃過早飯,本想去村裡走走的,才剛到院子她就突然感覺肚子疼。

“啊~~”雲玉瑤不自覺的叫出聲來。

“怎麼了?”李文娘從廚房跑出來,嚇得不輕。

季淮生也從房中出來。

‘怎麼了?’

“我..............我好像要生了,肚子疼。”雲玉瑤疼了幾秒鐘,突然又不疼了。

“啊?快,扶著東家趕緊去床上。”李文娘說。著就趕緊讓人去喊穩婆,然後就去燒水。

“媳婦,你沒事吧。”季淮生嚇得心都要跳出來了。

“現在好多了,這疼是一陣一陣的。”

雲玉瑤皺眉說,兩輩子都是第一次生孩子,她是真的沒經驗啊。

這就是傳說中的陣痛?

真的好痛啊。

很快穩婆就來了,鳳蘭嬸子、蔡大娘還有大柱娘都來幫忙。

燒水的燒水,準備好的小衣裳等全部都放到房間去。

“玉瑤,你的先吃點東西,否則沒什麼力氣,給你吃兩個糖水雞蛋,等會再吃點麵條。現在才開了三指,早著呢。”

鳳蘭嬸子說完就端著一碗糖水雞蛋過來給雲玉瑤吃。

雲玉瑤:“..................”嚇得不敢吃糖水雞蛋了。

但是這香香甜甜的糖水雞蛋她還真的挺饞的,於是還是張嘴吃了起來。

每次都是趁著陣痛過後吃兩口,陣痛的時候就只能忍痛。

因為痛起來的時候別說吃了,她都想哭的好劃。

生孩子真的是太痛了。

PS:本文明日估計就結束了,謝謝寶子們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