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大清另外一位面。

雍正皇帝在看到清軍大將僧格林沁信心滿滿的想要依靠陸戰迎頭痛擊英法聯軍,最後卻被對方輕鬆擊敗。

尤其是看到英法聯軍在大沽口陸戰中,居然是戰死一人,受傷15人,就把上萬的清兵打得落荒而逃,潰不成軍。

他怒了,

即便是那洋鬼子裝備精良先進,但你僧格林手握上萬兵力,居然被幾千洋鬼子打成這鳥樣子。

簡直把我大清帝國的臉面都丟盡了。

想我統治下的大清帝國,完美繼承了先皇康熙留下來的滿清子弟兵,

朕統治下的大清帝國,何有異族敢來侵略?

一想到此處,雍正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這事情,千怪萬怪,都是不孝子弘曆的錯。

要不是逆子弘曆外未來實施閉關鎖國,導致我大清帝國徹底與世界科技斷層,無法學習世界先進的科技技術,

尤其是無法掌握先進的熱武器技術,

這不是這逆子最可惡的地方。,

最可惡的是,居然固步自封,連最基本的強國必先強軍,強軍比先強體質,強體質必先強意志。

一個士兵,如果連戰鬥意志都缺失,如何去戰勝原本就比自己更為強大的敵人?

而這一切的罪惡,想不到居然是自己選擇的皇帝弘曆一手締造的。

這麼算來的話,自己也算是有罪啊!

大明位面。

朱元璋也看呆了,也看傻了。

“這僧格林沁該死啊!上萬兵力,卻只能殲滅敵軍一人,傷敵15人?而自己卻大敗?”

“此子居然還直接放棄大沽口防禦?放洋鬼子進來,在對洋鬼子的真正實力不瞭解的情況下,就敢錯誤的認定洋鬼子陸戰戰力弱?”

“這下好了,輕敵自食惡果了吧!”

“不是咱吹噓,若是我大明士兵與那洋鬼子一戰,雖說在武器上不佔優勢,但在士氣上,都能把這些洋鬼子鎮住!”

“這滿清政府是真給咱華夏丟臉!!!”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二在看到僧格林沁大敗之後,臉都要被這無能的清兵獎勵氣綠了。

這咸豐皇帝也是廢物,第一次鴉片戰爭怎麼敗的,是一點兒記性也不長啊!

第一次鴉片戰爭已經吃了武器落後的虧,怎麼?

你咸豐花點錢,多買點槍子彈藥,培養一批長槍大炮士兵是很難嗎?

你割地賠款上花的錢,都可以買多少槍支彈藥了?

你簽訂的那些割地條約,可以換多少先進武器裝備了?

你倒好,只守著那些落後的大刀紅纓槍,。別人洋鬼子都能百米之外,一槍子取你首級了,你還在搖著大刀跟人家拼刺刀?

你不死?誰死?

你不敗?誰敗?

馬德,

想著想著,李二髒話都要噴出口了。

這女真後裔,當真是一群酒囊飯袋,若是我大唐的話,又豈會有洋鬼子敢如此造次,

我大唐軍民必然要讓這些洋鬼子身首異處,死無葬身之地!!!

......

伴隨著各大位面帝王的怒火,蒼穹之上,盤點者的聲音繼續響徹,同時天幕上戰鬥的畫面繼續播放:

【就在巴夏禮被抓捕的第二天,英法聯軍攻陷通州。】

【在拿下通州之前,

英法聯軍與清軍在張家灣大戰一場,

此戰清軍總兵力超過3萬,其中有一萬人是蒙古騎兵,】

【英法聯軍兵力大約4000人,

張家灣這個地方是一片平原,

十分的開闊,按理說非常適合蒙古騎兵的衝鋒衝刺。】

【按此時的情況來看,

以1萬蒙古騎兵配上2萬清兵後援,

對戰4000洋鬼子,如果雙方都是冷兵器的前提下,】

【這樣的兵力相差懸殊的戰鬥,清軍是必勝無疑的。】

【僧格林沁的部署也是沒有問題,

但問題就在於當時的蒙古騎兵不是忽必烈時期的縱橫天下的冷兵器為王的蒙古騎兵時代,】

【而是如今1860年熱兵器為王的主流兵器時代,

所以這場戰役沒有任何懸念,

開戰之後,英法聯軍首先發動進攻,】

【僧格林沁派遣騎兵抄襲英法聯軍的側翼,

當蒙古騎兵衝入戰場之後,

面對他們的是洋鬼子聯軍槍林彈雨的風暴射擊,瞬間倒下一大片!】

【僧格林沁見騎兵損失慘重,

決定撤出騎兵,以步兵防禦,

可是騎兵後撤的時候,由於戰馬受到驚嚇,竟然誤打誤撞衝向了自己後方趕來救援的步兵列隊。】

【一時間,清軍的陣腳頓時大亂,

洋鬼子聯軍抓住時機,先以炮火猛轟擊,

隨後發起步兵衝鋒,打得清軍瞬間全線崩潰,潰不成軍。】

【整場張家灣下來。】

【清軍死傷1000多人,英法聯軍僅死傷30多人。】

看到張家灣清軍再次大敗,大清開國位面,皇太極險些一口氣沒有壓下去,差點被這群后世無能皇帝大臣給氣死。

洋鬼子才死30幾個,你倒好直接死1000多個。

這簡直比大人打小孩子,還要誇張和恥辱啊!

被洋鬼子打上家門口,還被打得落荒而逃。

同樣被氣得不輕的還有,大清另外一位面的雍正皇帝。

他以強勢之姿,從九子奪嫡中勝出,更是於危難中結果晚年康熙皇帝留下的爛攤子,最後還幹得不錯。

為大清帝國積攢了雄厚的財富和強盛的國力。

卻沒有想到由於自己選擇的太子弘曆,瞎指揮下,搞了一個閉關鎖國,頓時讓原本可以強盛幾百年的大清帝國,在傳了不到幾十年的時間裡。

就遭遇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

而且基本上都是被洋鬼子吊打,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而大唐位面的李二,也被氣炸了,合著我大唐初期都已經開始用火藥武器了,傳到了你大清,你不僅不改良火藥武器,

你塔姆還扛著大刀紅纓槍在與洋鬼子的長槍大炮戰鬥。

活該,你大清帝國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

值此之際,天幕上盤點者的聲音再次響徹:

【拿下通州後,英法聯軍司令部,給士兵一天時間搶劫,以此作為對清軍逮捕巴夏禮的報復。】

【趁著聯軍在通州燒殺劫掠的空檔,

僧格林沁退守八里橋,八里橋距離北京只有30裡,可以說是北京最後的屏障。】

【同年9月21日,8000英法聯軍抵達八里橋,其中參戰部位6000人,配有27門主力火炮。】

【而當時清軍兵力有將近3萬人,當天上午雙方便在八里橋展開激烈的交戰。】

【依然是蒙古騎兵首先發起衝鋒,而結果可以說是張家灣之戰的2.0版本,】

【此時的戰場情況,

炮火槍彈像是打不到清兵似的,

甚至有些清兵衝到洋鬼子敵方陣營前30米,

不過隨著炮火變得愈發密集猛烈,】

【清兵被一一打退,

但清軍在連續的英勇衝鋒下,曾一度打得法軍步兵幾乎要支撐不住,】

【但是此時的清軍軍紀渙散,戰鬥力十分垃圾,

在與法軍拼刺刀肉搏戰上吃了大虧,

幾輪衝鋒下,清軍騎兵要麼被法軍的槍炮打死,要麼被法軍的刺刀捅死。】

【而就在清軍與法軍打都難解難分之際,

英軍卻做起了老六,不停的勇火炮轟擊清軍的後方炮兵徵地。】

【並且派遣錫克騎兵,

以標準的歐洲式槍騎兵衝鋒,對蒙古騎兵發動衝擊,

這場騎兵與騎兵的對決,直接把不擅長近戰的蒙古騎兵打蒙逼了。】

【雙方相撞後,蒙古騎兵被砍到一大片,

看起來就像是在砍瓜切菜一樣,清兵武器裝備不如洋鬼子,士兵素質也不如洋鬼子。】

【就連一向是自認為是殺手鐧的蒙古騎兵,也被英法聯軍的騎兵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被砍到。】

【如此垃圾,如此糟糕的戰鬥力,有怎麼會有取勝的可能呢?】

【最終在英法聯軍的進攻下,清軍慘敗撤退,英法聯軍輕易的佔領了八里橋。】

【八里橋之戰,英法聯軍損失50人左右,而清軍的損失達到了恐怖的近3000人左右。損失是英法聯軍的60倍。】

【而隨著八里橋失手後,北京無險可守,】

【同年9月22日,咸豐皇帝見洋鬼子即將兵臨城下。】

【他此時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坐立難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