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固的城池倒塌,玄甲軍身披重甲徑直的向城中進發。

這一次遇到的阻力遠超以往,將士們手中的中興衝鋒槍都已經打到冒煙,可阻擋的沙皇士卒們仍然還在奮不顧身的向前衝,企圖擋住玄甲軍前進的步伐。

明知是送死之舉,卻仍然義無反顧。

這樣的對手,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秦瓊,率一萬重騎,破陣!”

隨著李靖令旗揮下,秦瓊親自率領一萬玄甲軍重騎踏雪而來,包裹全身的黑甲重達百餘斤,胯下的戰馬只是甩了甩馬尾,打了一個響鼻。

噗嗤。

高處指揮台上,李靖令旗拋下,秦瓊見狀立即舉槍大吼:“殺!”

緊接著秦瓊便一馬當先,率先衝了出去,徑直的朝著前方密密麻麻的沙皇士卒衝殺過去。

身後的一萬玄甲重騎緊隨其後,眼神逐漸變得兇狠起來。

朴刀砍在玄甲重騎的身上,甚至連一道印子都留不下來。

玄甲重騎,那是真真正正武裝到極致的重騎兵。

從戰馬,到士卒,每一處可以被鐵甲覆蓋的地方,都沒有放過。

面對一萬玄甲重騎組成的鋼鐵巨獸,沙皇士卒好不容易組成的軍陣,頃刻間支離破碎,被秦瓊率軍鑿出一道巨大的口子。

耳邊不時就有子彈飛過,稍有不慎就會貫穿他們的胸膛,使得他們喋血當場。

這一場仗大約打了足足有一天時間,屍體一眼望去竟望不到頭,乾枯的鮮血將這片白茫茫的雪地染成了鮮紅的墓地。

秦瓊騎著高頭戰馬立於原地,手中的長槍都不知道換了多少把了,就連手上的這一把,槍尖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掉了。

可能是隨著突刺的時候,留在了敵人的胸膛吧。

程咬金一屁股坐在雪地上,身上還在咕咕冒血,但他此刻的心情卻是一片茫然。

這一場戰爭,殺得實在太激烈了。

激烈到兩軍肉搏戰成了一團,程咬金手中的馬槊砍得已經不成樣子了,身上更是多了數道大面積的傷口。

但他命大,這些傷口還不足以要了他的命。

尉遲恭吐出一口濁氣,眼神凝重的從地上一名沙皇士卒的身上抽出馬槊,一時半會無法言語。

這一戰沙皇公國方面共派出了三十萬大軍,並且此戰進行到一半還有無數民眾自願拿著菜刀木棍這些武器衝上戰場來。

參戰人數總共多少,早已算不清了。

只知道當時的沙皇公國站出來計程車卒們,無窮無盡,好似看不到盡頭一般。

但這一戰終究還是玄甲軍贏了!

前線再次戰敗。

當東西兩路皆戰敗的訊息傳回都城的時候,剛登基不足一月的彼得沙皇,頓時眉頭緊皺,沉默了許久,好似做出了什麼決定一般。

“此次乃是我王國存亡危急時刻,以沙皇之名,召集全國人民奮起反抗,共同保衛家園!”

這一次是國戰!

彼得沙皇也猜出了大明真正的用意。

沙皇公國所擁有共計千萬子民,但扣除老人孩子,再扣除已經戰死了的青壯士卒,也只剩下寥寥三百萬人。

這三百萬人,其中可還包括著女人呢!

國家存亡之際,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只有將國家守住,才有男人女人之分,否則就會被淪為奴隸。

奴隸可是沒有男女之分,只有能不能幹活,有沒有價值。

玄甲軍和乞活軍雙方都不約而同的停下了繼續推進的腳步,等待著朝廷派發的補給。

補給抵達,兩軍重新換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再次以嶄新的姿態去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已經得到補給的玄甲軍和乞活軍,絲毫不懼彼得沙皇徵召全國人民反抗。

在絕對的火力面前,眾生平等!

五月

這一場滅國之戰足足持續了六個月,最終還是以玄甲軍攻破沙皇公國都城,乞活軍佔領沙皇公國全境收尾。

才登基不到六個月的彼得沙皇,心中還有著萬千雄才偉略沒有來得及施展,就被大明就這樣粗暴的毀滅了。

國在人在,國滅人亡!

彼得沙皇在都城被攻破的前夕,選擇了自盡。

李靖下令厚葬。

最終這個疆域與大明相差無幾的沙皇公國,經過頑強的抵抗之後,最終還是被大明所吞併,納入大明的疆域之中。

成為大明的一份子!

沙皇公國解散,各地州縣皆是被重新命名,再由朝廷指派官員進駐治理。

這一次的地盤著實是太大了,治理這裡無異於治理一個國家。

所以在選取人才方面,需要慎之又慎。

最終決定讓蕭何親自前往,治理這塊面積遼闊的地盤。

再由玄甲軍駐守當地配合蕭何一同治理。

北邊的玄甲軍,以一軍威壓三地。

當沙皇公國被滅的訊息傳到歐亞細洲的時候,歐亞細洲的各大王國紛紛大為震驚。

東方那條沉睡的巨龍,竟然再次甦醒了?

而且這條巨龍這一次的野心,似乎是以往前所未有的!

沙皇公國的實力雖然不是當今世界最強的。

但想要滅國,歐亞細洲的各大王國都不得不承認,他們沒有那個本事。

可東方這條剛剛甦醒的巨龍,卻只用了六個月,便將疆域如此遼闊的沙皇公國滅國了。

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沙皇公國被滅,這也就相當於這條剛剛甦醒的巨龍,馬上就是他們的鄰居了,不需要再穿過中東地區那荒無人煙的沙漠。

有著一個野心如此之大的鄰居,對於他們而言,這可不是什麼好訊息!

一時間歐亞細洲各國紛紛開始了聯盟,一個月後,他們罕見的放下了以往的仇恨,組成了前所未有的歐亞細洲大聯盟。

大聯盟裡包含了歐亞細洲所有王國!

可見,在共同的威脅下,所有的仇恨都可以暫時拋棄!

偌大的沙皇公國,如今被大明拆分成三處。

西伯利亞承宣布政使司。

東伯利亞承宣布政使司。

中伯利亞承宣布政使司。

西伯利亞承宣布政使司與中伯利亞承宣布政使司以烏拉爾山脈為界。

東伯利亞承宣布政使司與中伯利亞承宣布政使司以葉尼塞河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