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

這是赤裸裸的欺騙!

待到德川家光反應過來的時候,大局已定了。

擺在他們的面前的無疑只有一條路。

那就是投降。

如今江戶川已經被包圍了,已經見識過明軍武器先進的德川幕府,自然也知曉這其中的差距。

“投降吧。”

德川家光哀嘆了一聲,最後艱難的作出了這項抉擇。

統治了數十年倭國的德川幕府,就這樣在他的手上沒了。

豎日,德川家光帶著德川幕府宣佈投降,倭國的最後一片領土江戶川也被大明佔領。

這一場雙方實力極其不對等的戰爭,歷時十五天,最終以德川幕府無條件宣佈投降,倭國自此納入大明的疆域之中,落下帷幕。

倭國這個名字,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朱慈炯親自賜名為:大和自治區。

隸屬閩南承宣布政使司一併管轄。

同時鄭芝龍也因此一戰被進封平侯,授予閩南巡撫一職,賞賜良田千畝,黃金萬兩。

這豐厚的獎賞,屬實給鄭芝龍感動的哭了。

他們武將這一輩子,追求的無非就是保家衛國,開疆拓土,加官進爵。

如今他卻什麼都得到了。

平侯。

他日後在努力努力,或許晉升國公,也不是不可能!

同時鄭芝龍也是大明第一個,同時兼任一省總兵和巡撫。

其子鄭森統率五萬大明海軍,部下施琅統率五萬大明海軍。

鄭家在大明的權勢,可謂是滔天。

正是這個特殊性,可見朱慈炯對其的器重。

對他們鄭家的信任!

鄭芝龍也不是傻子,知恩圖報這四個大字是刻在骨子裡的。

陛下對他們鄭家如此恩寵。

鄭家必定不會讓陛下失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鄭家願意與沐家一樣,為陛下永鎮大明!

倭國比之滿洲與天山,容易管理的多,索性朱慈炯就一併交給鄭芝龍去治理。

反正倭國的文化也都是來源自中原。

也算是文化相同,這樣倭國百姓接受起大明管理,自然也容易許多。

同時倭國本土的德川幕府被解散,德川家族從此沒落,所有武士都需要登記在冊,一旦犯事立即剝奪武士身份,並且押入大牢聽候發落。

這裡的武士身份,就相當於合法士卒的身份。

這些都是根據當地民情民風所改的政策。

因地制宜。

凱旋艦隊這一戰,也算是讓東南亞一帶的小國開了眼,生怕戰火蔓延到他們,趕忙派出使者前往京城希望能夠重新與大明建交。

同時高麗也聽說了倭國僅僅在十五天就被大明的凱旋艦隊佔領,頓時舉國震驚。

這才過去多久,大明已經強大到這種地步。

要知道高麗可是大明的鄰居。

自古以來,有一個強大的鄰居,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幾乎同一時間,大明周邊各國紛紛感到壓力山大。

如今的大明可跟以往不同。

以往的大明雖然自身強大,但所表現出的侵略性與進攻性遠不如現在。

如今這才漢興四年,不過是朱慈炯登基之後的第四個年頭,可大明的疆域卻是足足翻了一番。

北收滿洲,西擴天山,南吞倭國。

這四年動作頻頻,著實是讓周邊的這些小國不得不擔心戰火稍不注意就燒到他們自己身上。

畢竟面對這麼一個龐大巨物,他們拿什麼抵擋。

顯然這個擔憂是多餘了。

漢興四年,九月七日。

距離倭國一戰結束不到一個月,休整的凱旋艦隊再次出動。

這一次是鄭森掛帥,施琅作為副將,統率五萬大明海軍出征東南亞,一舉將東南亞一眾小國全部吞併。

蚊子再小也是肉。

再說了,這些東南亞國家,在大明的海域上著實是太礙眼了。

與其讓他們繼續礙眼下去,還不如直接吞併進大明的疆域之中,成為大明的子民。

這些東南亞小國哪裡是凱旋艦隊的對手,只不過是見到凱旋艦隊那鋼鐵巨獸般的身影,就已經被嚇得瑟瑟發抖了。

一些識趣的國王已經舉白旗投降了。

東南亞小國林立,不乏有部分頭鐵的國家。

縱使是鋼鐵巨獸般的凱旋艦隊,他們也寧死不降。

面對這種寧死不降的對手,鄭森與施琅對其表現十分尊敬。

但也僅此而已。

戰爭還在繼續。

僅僅只是幾輪火炮攻勢下,這些仍然負隅頑抗的小國,就已經殘破不堪了。

國內建築幾乎全部被炸燬,子民也是死傷殆盡。

在這一刻,他們才徹底認識到了。

本國與大明根本無法抗衡。

除了投降,他們早已別無選擇。

就這樣,歷時十天,東南亞一眾小國全部宣佈投降,無條件接受大明的統治,自願成為大明的一份子。

東南亞各國也正式更名為東南亞州,隸屬於黔州承宣布政使司。

由朝廷委派官員與軍隊進行統一管理。

東南亞的這些小國,雖然人口不多,但地理位置優越,並且有著大量的自然資源,所以出兵將這裡佔領了,百利而無一害。

佔領完東南亞之後,凱旋艦隊並沒有立即駛回大明,而是繼續向西進發,探索全球。

這也是朱慈炯在凱旋艦隊出征之際,交給鄭森和施琅的最重要的任務。

證明他們腳下的這個世界是圓的!

這將是人類歷史邁出的一大步!

同時偵查全世界各國的情況,為後續大明徵服全世界提前做好準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京城

“陛下,這是鄭森傳回來的捷報。”

蕭何親自手持捷報前來彙報。

朱慈炯緩緩接過捷報,將其開啟看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又將這封捷報遞給蕭何:“朕早就說過了,鄭森和施琅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天生就是指揮海軍的材料,你一開始還不信,現在信了吧。”

蕭何看著這封捷報上的內容,也是不由的感嘆道:“當真是江山倍有才人出,一代勝過一代啊!”

朱慈炯緩緩起身走出乾清宮,望著天空掛著的一輪殘陽,有些唏噓道:“這時間過的可真快,一眨眼朕馬上就要及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