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朱慈炯的眼神中露出一絲狠色。

崇禎點頭輕聲說道:“明白了。”

崇禎沒有去阻攔朱慈炯削藩,況且他也知道,既然朱慈炯今天當著他的面說出削藩,就代表削藩勢在必行。

就算他出面想要勸說,也是沒有用的。

“我老了,現在是你們年輕人的了。”

崇禎感嘆了一句,隨後雙眸迅速盯著朱慈炯,眼神灼灼的希望從朱慈炯得到一個保證。

“但我希望從你這裡得到一個保證,如果你能答應我的話,我此生也無憾了。”

“你說。”

“看在我和你母后的份上,今後你四弟若是犯了什麼錯,希望你能夠饒他一命,就算是驅逐出京流放在外也可。”

朱慈炯沉默的點了點頭,也算是答應了崇禎的請求。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更何況朱慈炯乃是皇帝!

這一個答應,算是給了朱慈炤一道免死金牌。

從今以後,只要朱慈炤能夠一心一意為百姓們做事,就不可能有任何事!

保準其官運亨通,財源不斷!

仕途青雲直上!

有了朱慈炯的保證,崇禎也不再糾結。

這場家宴也到此為止。

夜幕,朱慈炯罕見的走進了宛妃董小宛的宮殿。

江南水鄉,溫柔似水。

欲拒還迎。

董小宛溫柔的性格,倒是讓朱慈炯有了全新的一番體驗。

一夜春宵,兩人酣暢淋漓的睡去。

......

四月五日

永王朱慈炤率領大軍順利回京,期間並無發生任何阻礙。

這也正常,畢竟能發生阻礙的,早就被清理乾淨了。

況且還有遊弈軍和禁軍左右護航。

這要是半路誰還想不通想要打劫或者將藩王劫走,那這膽子就不是一般的大。

自尋死路也不是這麼找死的!

永王第一時間進宮述職,劉穆之和楊再興也一同入宮參見陛下。

三人將應天府的總體情況講述了一番,隨後又將這些日子所蒐集到的藩王們仗著權勢和身份欺壓百姓,威逼商戶的諸多行徑彙報給朱慈炯。

當朱慈炯聽完之後,二話不說當即召集了一個小朝會。

蕭何、王景略、諸葛亮、方岳貢等朝中大臣們紛紛到場。

面對大臣們的集體到場,已經得到歷練的永王有條不紊的將這段日子所蒐集到的證據向在場的眾人公之於眾。

這些藩王們所犯下的過錯,就單獨拿出其中的幾項,就足夠剝奪他們的王位,貶為庶人。

至於剩下的罪責,若是數罪併罰的話,足以將他們統統送上斷頭臺!

一次性將這麼多名王爺送上斷頭臺,一時間可能會引發全國範圍性的討論,不利於如今國家的穩定。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這一次他們骨子裡流的朱家血,救了他們一命!

但下次就不會再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最終在一眾大臣的討論之下,這些藩王們紛紛被削去王籍,貶為伯爵。

這一下子從藩王,貶成了伯爵。

這中間相差之大,那可不是一丁半點啊!

大明的爵位分為兩種。

一種是功臣爵位,根據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後太祖革除子、男,留下了公、侯、伯三等爵位。

但這其中並不含括王爵。

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功臣還是外戚,就算是位極人臣,最多也只能封國公爵位。

想要親王爵位,只有一種辦法。

首先骨子裡要流的是朱家血脈,乃是朱家的子弟。

皇子封親王、親王嫡長子立為王世子,其餘諸子封郡王......

這一下子將這些藩王的親王爵位,貶稱伯爵。

相信他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無法接受的。

無法接受,那麼作妖是再無難免的。

只不過對於這些認不清當前局勢,膽敢頂風作案的藩王們,朱慈炯也絕不會慣著他們。

已經給了他們一次機會。

但若是他們再度挑釁朝廷的威嚴,那等待他們的,只有斷頭臺的閘刀了!

三日後,經過大臣們商議,內閣完善,皇帝批准的詔令正式出爐。

此條詔令將所有涉嫌欺壓百姓,威逼商戶,不顧國家瘋狂斂財的藩王與郡王等百餘名朱家子孫實施懲戒。

藩王被貶為伯爵,從此在京城安家,沒有皇帝的恩准,不得離開京城半步。

藩王以下,統統貶為庶民。

從此剝奪這些朱家子弟高人一等的特權,徹底淪為庶民。

這些淪為庶民的朱家子弟,可以不用待在京城,但一舉一動都需要向當地的官府報備,防止滋生禍端。

親王貶成伯爵,郡王及以下爵位統統貶成庶民。

這落差之大,屬實給這些朱家子弟整懵了。

一向驕橫慣了他們,哪裡能想到,皇帝竟然跟他們玩真的。

絲毫不顧天家親情,好歹他們的骨子裡也流的是朱家的血,可如今陛下所做出的抉擇,讓他們痛心疾首。

為了表達他們的抗議,這些被剝奪了爵位,淪為庶民的朱家子弟,紛紛跑到宗人府的門前鬧事,抗議。

一天、兩天、三天,這些人始終聚集在宗人府門前不肯散去,鬧得京城滿城皆知。

其中有不少人拍案叫好,也有人覺得這樣的處理結果有些過了。

眼見有人同情他們,再加上宗人府遲遲不肯出面回應,這些抗議的朱家子弟就愈發囂張。

終於是在第五天,身為宗人令的永王朱慈炤走出宗人府,正面回應。

這些被剝奪了爵位的朱家子弟,若說最恨誰的話。

永王朱慈炤當屬第一位!

仇人見面格外眼紅!

這些朱家子弟一擁而上,對著侍衛就是大打出手,場面一下子混亂不已。

經歷過磨練的永王也不是吃素的,並沒有被當前這混亂的局勢唬住,當即讓侍衛去將維持京城秩序的禁軍找來。

此時正好有一支百餘人的禁軍小隊在附近巡邏,一聽到宗人府的聲響,立即往宗人府趕來。

得到永王的授命後,這支百餘人的禁軍小隊立即強行鎮壓現場鬧事的朱家子弟。

禁軍將士可不是面前這些身子骨虛的不得了的浪蕩朱家子弟可比的。

僅僅只是三下五除二,百餘人禁軍小隊就將場面控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