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蕊一路上,緊張地看著陸峰的手。

“我沒事,你看,不用手也能騎。”陸峰見她緊張兮兮地,忍不住雙手放開車把手給她秀了一把。

“你小心,注意安全,這山路不平,別翻溝裡去了。”

“放心好了,不要說三個輪的了,兩個輪的我都能不用手騎。等賺到了錢,咱們也買個鳳凰牌的二八腳踏車帶你兜風去。”

“嗯,有錢我們還是也買個這樣的三輪車,更實用。”

“好,聽你的,就買三輪的。”

........

最近的縣城離陸家村莫約十公里。

陸峰騎著三輪車,大概一個小時就來到了熱鬧的菜市場。

細雨也停了,放了一絲晴朗。

剛把三輪車在市場邊上停放好,就圍上了一群人。

“這是竹鼠吧?多少錢一斤?”

“是竹鼠,一斤三塊,這東西可遇不可求,不是天天有的。”陸峰應道。

“這兔子是野生的還是家養的?”

“你看這皮毛和眼睛,保證是野生的兔子。”蘇小蕊下了車,從籠子裡抓了一隻野兔介紹道。

“這尼龍袋裡是什麼?”

陸峰笑著解開了尼龍袋:“冬筍五毛一斤,剛挖的鮮得很,又脆又嫩,用來炒酸菜,或者熬湯都很好。”

“這麼貴啊,肉一斤才一塊二,你這冬筍還帶殼,剝了就沒什麼東西了。”一個大媽打扮精緻,捏著冬筍尖尖看得仔細。

“姐啊,這筍可難挖了,埋在深山土裡的。你看看我的手都這樣了,只挖了這麼點,而且這個冬筍只有這個時候吃的上,過了就沒了。”

陸峰雙手向上,賣了下慘。

會和你挑三揀四的,一般才是要買東西的正主,他很有耐心地解釋著。

“行吧,我要這兩個,幫我把皮剝了。”

大媽一聽帥小夥喊她姐,心情就好了大半,嘴巴也饞這筍的鮮味了,也不是天天都買,便要了兩個。

“好嘞,兩斤一,算兩斤。”陸峰接過筍,用桿秤稱得翹翹的。

大媽一看,臉上也掛了笑:“你這小夥子倒也實在,以後還來這裡賣嗎?”

“山裡有淘到了好東西就來,再送您一點自己家醃的酸菜,香的很。”

陸峰麻利地將筍剝了殼和酸菜一起裝好,遞給了大媽。

“那就謝謝了,一塊,你收好了。”大媽心情更好了,冬筍和酸菜絕配。

“給我媳婦就行,我手髒。”陸峰笑著看了在一邊賣兔子的蘇小蕊。

“行,給你媳婦,你們這是剛成親吧?真好,兩個人齊心,以後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的。”大媽笑著將錢交給了蘇小蕊。

蘇小蕊接過錢,小臉害羞得紅撲撲的,甚是可愛。

這裡人流量大,城裡人都好這口鮮,東西也不愁賣,很快筍和兔子就賣完了,就剩兩隻竹鼠和一隻野兔。

一個衣著光鮮,穿著黑皮鞋的男人,抱著一個穿著三四歲的小女孩,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竹鼠還有嗎?”男人問道。

“嗯,還有最後一隻。”陸峰點了點頭。

“你這不是有兩隻嗎?都給我吧。”男人指著竹鼠說道。

他媳婦懷孕三個多月了,早上摔了一跤,有點見紅,他便急急地出來買竹鼠。

“這隻我要給我姐送去,只能賣一隻。你先吃著,過兩天來看看吧,我要是抓到了還會來賣。”陸峰抬頭看了男子一眼,解釋道。

他這一看,覺得男子懷裡的小女孩不對勁。

小女孩臉色和嘴唇發白,昏昏欲睡,左邊頭顱,模糊間泛著一小片紅光。

他假裝眼裡進了沙子,抬手閉上左眼揉了揉。

這回右眼清晰地看見,小女孩的左腦裡有一團淤血。

“那行吧,多少錢一斤?”男子掏出手帕,擦了下自己額角的汗,他轉了一圈,才找到有賣竹鼠的。

“三塊。”

“行,我要了,你稱下。”

“這隻比較大三斤二,九塊六,你拿九塊五就行。”

“謝謝了,錢給你。”

“你們家孩子是不是磕到頭了?我看她臉色有點不好。”陸峰一邊將竹鼠遞給男子,一邊忍不住問道。

“可不是嗎?我媳婦懷著孕帶她的時候,從樓梯上摔了,都見紅了。倒是這孩子不哭不鬧的,也不知道傷到哪了?”男子皺緊了眉頭說道。

“你最好帶孩子和你媳婦去趟醫院,給孩子拍個片子檢視下。孩子太安靜了也許是傷到腦袋了,這事拖不得。”陸峰勸道。

“好,我這就帶她們去醫院看看,謝謝了啊。”

男子一聽,也急了,孩子看起來確實不對勁。

他拎起竹鼠,抱著孩子道了謝,便急匆匆地走了。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揹著手,手裡抓著兩本書,走到了三輪車前。

“大爺,就剩這隻野兔了,您要嗎?”

陸峰將剝下的筍殼,都給撿進了尼龍袋中,準備收拾下,去姐姐姐夫家。

“我不是買東西的,小夥子,你有學過醫?”老頭問道。

剛才他遠遠看見那個小女孩有些不對勁,便追了過來,聽見陸峰說的話。

“不是,我家祖上三代都是農民。”陸峰笑著應道。

這學醫可不是想學就能學的。

“那你家裡有小孩,或者弟弟妹妹?”

“沒有啊?”

“怎麼看出那個小女孩傷到頭了?”老頭疑惑地問道。

“哦,我就是看她臉色不好,覺得不對勁滿問下一下。”陸峰隨便掰扯了一下,總不能說自己會透視吧。

“不錯,我看你心細、眼神好,手指也很靈活,很適合學醫,你有沒有興趣找我學?”

老頭頓時兩眼發亮,一臉和藹地問道。

這就是傳說中的天賦嗎?

“學醫?我嗎?”陸峰一臉詫異。

學醫好啊,可以救人,也可以自救,也不知道這老頭什麼水平?

“對啊,我是祖傳的耳穴針療,學醫不收你學費。不過學成後,兩年內,每週日有空的話,要免費來幫忙一下。”老頭彎了彎眉眼。

他年齡大了,來看診的人越來越多,他一個人著實有點吃力。

學這個要膽大心細,眼神好,要是穴位扎不準,或者是手法不對,可是要出大事的。

他收徒很慎重,碰到合適的都是免費教的,不合適的就算給錢,他也是不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