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就緒後,小毛站在我前面,我們兩個人舉起那個長棍子,抓住棍子底部就能拉長和蜂窩的距離了,這一段距離算是安全距離吧。
“321!”小毛一臉激動的喊道“開始!”我們兩個人舉起那個長杆子使勁兒往上捅。那個蜂窩也太牢固了,我們接連捅了好幾下才掉下來。
它一掉下來就跟個炸彈掉下來一樣,裡面的馬蜂炸開了鍋,像洪水一樣朝我和小毛湧過來。
見情況不妙,我們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這一系列的動作“捅,丟,跑。”
以前怎麼不覺得馬蜂可以飛這麼快,現在就連小毛的飛毛腿都沒能避免挨蟄。
這一蟄疼痛感,讓眼淚便止不住的往下流,這還不算呢,滿臉的包是馬蜂給我的教訓了。這下真的是腫的跟豬頭一樣了。
外婆回來看到我和小毛兩個人,是又好氣又好笑,一邊碎碎念:“你們沒得事克捅蜂窩幹啥,這個馬蜂好凶,你們跑的贏它們啊。”一邊給我們二人擦了白酒消毒。在農村彷彿白酒很萬能,我記得上次翠翠姐發燒,外婆也是給她擦的白酒。
晚飯後我和小毛商量著去看看那個掉在地上的馬蜂窩,估計裡面的馬蜂經歷這一波折也飛走了搬家了吧。
畢竟沒有孩子能抵抗住蜂蜜的誘惑。我和小毛拿著手電筒,悄悄咪咪的就繞到了房子後面。
看著彼此腫成豬頭的臉,我們還是小心翼翼的先拿了個棍子,準備先戳一戳看看,還有沒有沒跑的馬蜂。
戳了一下,就只飛出來幾隻馬蜂。等了好一會兒發現沒有馬蜂飛出來了,心裡總算鬆了一口氣。小毛膽大,用外套包住蜂窩就走。
回到房子裡,我和小毛激動的,迫不及待的想趕緊開啟那個蜂窩看看,裡面有沒有蜂蜜。
滿懷期待的把外面空的那一層切掉,總感覺蜂蜜在最裡面。開啟裡面一看,沒有蜂蜜,只見最裡面那些小孔裡有一些白白胖胖像蛆一樣的東西。
外婆告訴我們,這個不是蛆,是蜂蛹,非常有營養價值的。我看著像蛆一樣的蜂蛹,簡直不敢相信,外婆還說這個很好吃很補。
捅蜂窩的故事到這裡也就結束了。接下來給大家講講我們那些放假的日子。
中午太陽大,村裡人都是一大早就出去幹農活的,幹到太陽變大,公雞打鳴,就回家做飯。山下的公雞打鳴的聲音特別大,在山上的人們也能聽到。
站在山頂,望著下,除了房屋就是田土,我們從不浪費任何一塊兒土地,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我在這邊長大,親眼見到我們吃的那些蔬菜是怎麼長出來的,我們的土能種生姜、包菜、空心菜、茭白,甚至連小麥都有人種,我奶奶還能種甘蔗呢。但是我奶奶不讓我們吃,於是後來母親為了我們就自己種了好多甘蔗。
清晨,我和翠翠姐踩著露水去找外婆,她總是起的比我們早。山裡的早晨特別清新,我小時候總想當仙女,所以一路邊走邊喝葉子上的露水,我還一臉得意的對翠翠姐說:“你看我是仙女,我只喝露水。”
翠翠姐笑得她的齙牙都露出來了:“那好嘛,你今天中午都莫吃飯了哦。”
路邊的雜草,有的高的到人的膝蓋。一路走過去,露水把褲腿打的溼漉漉的,跟剛洗過一樣涼爽。很難想象這麼涼爽的早晨過後迎接的將是,狗都熱到吐舌頭的中午。
等我們爬到山頂,就是平的路了。站在山上的視野是真的好啊,山下在田坎上行走的人都變成了一個個小黑點,無數條彎彎繞繞的小田坎繞成了五線譜,行走上面的人有的拿著鋤頭,有的揹著揹簍,有的戴著草帽,他們就像一個個快樂的音符踩在五線譜上,鮮活的走來走去,配合著我耳邊的鳥啼,看著這副風景,我好遺憾我那個時候沒有手機可以記錄下這一刻。
外婆看著我們朝她走來,一臉慈祥的笑著。我跟在翠翠姐邊後拔野草,外婆再三叮囑道:“不要把豌豆尖給一塊兒拔了,今年豌豆尖種的不好,你們年輕人眼睛尖些。”
這就是種菜第一步了,開墾荒地,先除草。我和翠翠姐先把那些長的高的草拔掉,外婆才好挖。
拔著拔著我的注意力就被一隻翠綠色的螞蚱給吸引了,這螞蚱長的真好看,土褐色的螞蚱看多了,看到這個翠綠色的尤其稀奇。我一把就捉住了它,正想給翠翠姐看來著,一眨眼就從我手裡鑽出去了。
突然,翠翠姐對我說:“你聽那個鳥叫,像不像在說豌豆苞谷”。我一聽還真的是哎,那個鳥會說:“豌豆苞谷。”外婆聽到我們的對話笑著告訴我們:“這個是杜鵑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