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裡。

燈火闌珊。

入冬了。

臨安沒有下雪。

天上有那麼一些灰濛濛的。

在這灰濛濛之中。

伸手一抓,就好像是能夠抓下來一朵烏雲。

曹操裹緊了身上的袍子,到了宮門之外解下了身上的劍。

很快就走入了進去,問道:“皇上在哪兒?”

“官家在書房。”趙構身邊的侍從也幾乎都是潘鳳的人。

皇宮之中的侍衛統領,也都是曹操的人。

他有著那麼一股極端的掌控欲。

這趙構身邊的一切,幾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衣食住行,無論是幹任何事兒,都得給記錄下來,然後送到他的手裡來。

他直接就奔著書房去了。

到了書房裡之後。

趙構此時正在看著最近送上來的摺子。

曹操的此時叫道:“皇上,出事兒了。”

他一直在堅持叫趙構為皇上,其他人一般都是在叫官家。

趙構轉頭看著曹操看去,問道:“何事兒。”

曹操說道:“宋江在江淮地區屯兵三十多萬。”

“王慶在江夏屯兵二十萬。”

“五十萬大軍,已經是蠢蠢欲動。”

“我們的敵人都在北方。”

“他們現在將軍隊朝向了我們南方,這是什麼意思啊?”

“其心可誅啊!”

“他們怕是想要……攻佔臨安!”

趙構說道:“他們的膽子能有那麼大?”

曹操此時在敲了敲桌子,說道:“皇上!”

“幾十萬大軍都已經在長江沿岸了。”

“下一刻就要直接渡江了。”

“等到他們渡江過來之後,皇上難道已經忘了,當年金軍是如何過江的嗎?”

“等到他們過江之後可就晚了。”

“幾十萬大軍啊!”

“要是他們沒有作亂之心,為何會將幾十萬大軍給放在這裡沿江之上?”

“當這利劍劍在手時,誰能確保到時候……會不會親異心呢?”

“實際上!”

“此時,大量的軍隊出現在了江邊之上,那麼就已經說明,他們是起異心了。”

“我們必須得阻止他們。”

“我已經計劃好了。”

“巴蜀張浚出三十軍隊,攻江陵。”

“吳玠出兵二十萬,攻潁昌府。”

“他們拖住了王慶之後。”

“吾帶領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入山東,滅掉宋江!”

“將那些丟掉的土地,全部都給收回來。”

“我將親自送皇上回到東京。”

“等回到了東京之後,我們在重新將河北給收回來。”

“皇上,你便就是自高祖之下,第一明君!”

“皇上,你便就是中興之主!”

“第一皇帝!”

“千古第一!”

曹操的話此時也帶著那麼一些誘惑。

趙構抬起眼神來,他的眼神裡微微波動著。

喉嚨在浮動著,說道:“這……這能行嗎?”

曹操是不由的在嘶吼了起來,“如何就不行了?”

“現在,我們正是兵強馬壯之時。”

“此時,不出手,還等何時?”

“還等何時?”

趙構伸手按住了桌子,說道:“皇宮之中,不得喧譁。”

外面的侍從也不由的朝著裡面看了進來。

曹操往外看了一眼之後,說道:“沒事兒。”

“退下吧。”

他也不由的在喘了口氣,說道:“皇上,皇上!”

“我們已經失去了太多的機會!”

“這機會就像是……”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我們必須得把握住。”

趙構在思索了一下之後,說道:“這有點兒不太合適的吧?”

“我派人去質問他們一下吧!”

曹操一時間都無語了。

“人都已經快要打到家門口了,去質問他們?”

“在中原地區時,皇上你也是看見的,他們是一路將我們給趕回來的。”

“宋江和王慶本來就是反賊出身!”

“難不成皇上還指望著這些反賊能當忠臣?”

“現在滿朝的奸賊。”

“吾都……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趙構說道:“你說得是在理,只不過,就這麼忽然出兵,是不是有點兒不太合適啊?”

曹操說道:“怎麼不合適了?”

“難不成我們出兵打他們,還要提前通知他們一聲?”

趙構說道:“沒錯,我就是這樣意思。”

曹操:“……”

“打仗講究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趙構是一臉的迷茫。

……

潘鳳到了風島之上。

眼神在這周圍看了一圈兒,這島還算得上是很大的一個島。

在這個島上完全是能夠放得下十萬大軍的。

只不過,就是看不到兩棟房子,幾乎就完全是一個荒島。

島上的一些百姓,都好似野人一般,一個個探頭探腦的朝著潘鳳一行人看過來。

潘鳳說道:“這島還算是不錯,只不過,就是這島上什麼都沒有啊。”

“等我們的人上來了之後,還需要自己的建不少東西。”

“先給騰出一個地方來吧。”

“今天晚上我們就在這裡睡。”

“過年之後,這個島得建起來,看看需要多少人?”

戲志才說道:“想要修得很好的話,至少得要五十萬人。”

“修得一般點兒,二十萬足已。”

“沒多大的要求,只要能住,十萬人足已。”

“當然,時間要是充裕一點兒,用一年時間十萬人也就差不多了。”

潘鳳問:“這島上有多少人啊?”

戲志才說道:“最多也就萬把人。”

潘鳳說道:“那上哪兒去找那麼多人來修建啊?”

戲志才說道:“將軍,不會忘了我們為何要這個島吧?”

“一面是高麗,一面的倭國。”

“高麗和倭國有人啊,一邊徵調個十來萬,二十萬人只需要二三月就差不多可以修建好。”

“據我觀察,這些高麗人和倭人最為擅長吃苦耐勞。”

“每日給他們工期重一點兒也沒事兒。”

“而且,這裡距離臨安其實也不算遠。”

“苦力從高麗和倭國找,工匠能直接從宋國拉過來。”

“哦,對了。”

“那個叫鳥羽的,明日要登島。”

“這人怎麼叫這麼一個怪名字啊?”

“鳥羽?”

潘鳳說道:“準備一點兒東西讓他帶回去。”

“這倭國什麼東西值錢啊?”

戲志才說道:“瓷器。”

潘鳳說:“這好啊!”

“弄一船給他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