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一統華夏
開局刷滿天賦,我在三國橫行無忌 南牆君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並且徐英滅劉璋的速度,可比歷史上劉備要快了很多。
因為徐英剛抵達蜀地,在劉璋出城迎接、設宴款待之時,狠人話不多,在宴會上突然發難,直接就將劉璋給拿下。
怯懦如劉璋,為了活命,亦為了西川百姓免於戰亂,只能選擇投降。
不得不說,徐英可是要比劉備狠多了。
而這次事件,稱之為兩漢之爭。
兩漢,分別指得是徐英所建立的後漢,與劉璋所建立的蜀漢。
隨著劉璋被吞滅,後漢領土頓時就從關涼地區,一直向南延伸到了益州,是歷史上諸葛丞相究其一生都未能達成的戰略目標……
徐英志得意滿,當即於成都武擔山之南祭祀天地,聲稱要復高祖之業,進討吳國。
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
夾在關涼與益州之間的漢中張魯,卻突然向吳帝徐亮俯首稱臣。
張魯這操作,多少有點讓人看不懂。
因為張魯與徐英關係一直都保持的非常友好,當初韓遂、馬騰在投降徐英後,張魯就曾派使者前來進獻禮物,以示討好。
而這次徐英領兵前往蜀地,也正是借了漢中的道。
所以,鑑於兩者的關係,張魯又是夾在徐英的領地之間,橫看豎看都應該投降徐英才是。
滿朝文武中,眾人皆對張魯這迷之操作表示費解,卻唯獨徐亮笑而不語。
別人看不懂,可作為穿越者的徐亮來說,簡直不要太懂。
心想張魯這人可真是人間清醒啊。
毫無疑問,張魯就是看準了未來天下一統者必是他吳國,所以與其投降徐英再投降吳國,還不如現在就投降。
這便是早投降與晚投降的區別,或者說是投降時機的區別。
早投降,那便是有功之臣,今後在吳國的待遇肯定差不了;而晚投降,那時候天下就只剩徐英,投降那也只是眾望所歸罷了。
張魯這點心思,徐亮看得比誰都通透。
但很快他就會讓張魯知道,不管是早投降還是晚投降,在他這裡其實都並沒有什麼區別。
嗯,主要看人……
接下來。
徐亮不給徐英消化吸收蜀地的機會,立即命令諸葛亮率領早已集結於夷陵的十萬大軍,進攻蜀地。
蜀中因為才經歷了一場政權更迭,與荊州交界地的防守力量出現了震盪,在諸葛亮、張遼率領大軍進入益州界,抵達魚復後。
鎮守此地的大將張任,得知舊主劉璋投降悲憤交加,死守魚復城兩月,最終城破被俘。
張任拒不投降,義正言辭道:“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
“任只恨此生未遇明主,否則又豈會被汝等所擒!”
面對張任如此忠勇,張遼揮退左右,上前替張任解開繩索,義釋張任。
“你這是?”
張遼道:“遼方才言語冒瀆,幸勿見責,我素知張將軍乃豪傑之士也!”
張任感其恩義,乃降。
訊息傳回神都,聽說張任投降了,徐亮甭提有多驚喜。
他猶記得前世看三國演義看到張任誓死不降,被諸葛亮處死,心中還非常遺憾來著。
張任,是他心目中劉璋麾下武將No.1,沒有之一。
這樣的一名蜀地大將,卻這樣就被處死了,多少很是可惜。更何況在此之前,面對同樣誓死不降的嚴顏,人家張飛不就是給拿下來了嗎?
有了這層參照,徐亮更加意難平。
好在這次,在張遼出手之下,張任幸好投了。
這無疑是最完美的結局。
不過徐亮又忍不住有些好笑,心想張遼義釋張任……
那接下來巴郡太守就是嚴顏,嚴顏又該怎麼辦?
答案是……
在諸葛亮用計之下,巴郡江州被破,老將嚴顏被擒。
這次,甘寧又來了個義釋嚴顏……
再然後,諸葛亮兵分兩路,一路由自己率領,領黃忠、甘寧、呂蒙、陸遜、魏延眾將,溯涪水而上,攻取廣漢郡的城邑。
一路由張遼統領,帶著龐統、徐庶、曹仁、徐晃、文聘、霍峻等將,溯長江和岷江而上,直取成都所在的蜀郡。
這一路上,義釋費觀、義釋劉循、義釋吳懿、義釋李嚴、義釋黃權……
總之,俘虜一個就義釋一個,可把徐亮給看懵了。
這也行?
但轉念一想,便也明白了過來。
這說明徐英不得人心啊。
當兩路大軍匯合,對成都形成夾攻之勢。
徐英領馬超、馬岱、龐德等將拼死突圍,最終僅帶著數十騎逃回涼州。
如此,益州全境併入吳國領地。
就只剩下了關中、涼州與遼東。
到了這一步,天下基本已定。
徐亮改革措施,減輕賦稅,一邊改善民生、恢復生產,一邊在曹操大敗烏桓後,親自領兵再行北上,兵鋒直指遼東公孫康。
公孫康據關自守,但在吳軍勢如破竹進軍下,於神秀二年夏,開城門投降。
同時,在休整了半年之久。
徐亮命令大軍從三路同時進攻關中,向統一大業發起最後一戰。
滅徐英!
一路自陳留郡酸棗出兵,由周瑜、呂布、陸遜統領,直攻于禁鎮守的虎牢關。
一路自南陽郡宛城出兵,由曹操、劉備、袁紹統領,經武關道直攻關中腹地。
一路自漢中郡南鄭出兵,由諸葛亮、張遼、徐庶統領,經子午道直攻長安!
三路大軍浩浩蕩蕩,每一路都是謀臣、猛將如雲。除了虎牢關這一路受到了于禁強有力阻擊之外,另外兩路都是十分順利。
大軍攻破漢軍防禦陣線,突入關中盆地,直逼漢都長安城。
大戰至今,天下大局已經清晰的是個人都能看出來。這就使得涼州多處地區叛漢歸吳,甚至於關中許多地區,也投降甚多。
一時間,徐英與荀彧成了眾叛親離存在。
最終,神秀三年春(公元205年)。
漢帝徐英在經過慎重考慮之下,選擇了舉國投降。
徐亮封徐英為衛將軍,臥底侯。
至此。
徐亮掃滅寰宇、一統天下大願,終於達成!
除舊迎新,一個全新王朝,大吳王朝,正自華夏大地冉冉升起!
【恭喜,你已達成成就:一統華夏!】
【獎勵:神龍甲】
…
【恭喜,你已達成成就:五虎上將!】
【獎勵:勇武上限+10】
…
【恭喜,你已達成成就:五子良將!】
【獎勵:射日神弓】
…
【恭喜,你已達成成就:佳麗三千!】
【獎勵:天賦人口繁榮】
瞬間,徐亮眼前閃過一道道成就達成提醒,足足閃了一分鐘才停息下來。
這波屬於是……
大滿貫了!
徐亮站在神都城樓上,英姿煥發,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憧憬。
因為他心中信念一直都在告訴自己,一統華夏就結束了嗎?
不,恰恰是才剛剛開始!
系統獎勵的新裝備到賬,神龍甲、射日神弓靜靜流淌在虛空包裹中,周身散發著耀眼的金光,與神龍槍交相輝映。
這些裝備,正是為他接下來的對外征戰所準備的。
但他心裡也很清楚,這些還遠遠不夠!
他還需要更多!
真男人,從來都不會輕易被滿足!
……
天下已定,徐亮大赦天下,改元天道。
在天賦人口繁榮作用下,再加上徐亮各項民生政策的頒發,漢末人口銳減情況得到了有效扼制,並且還在飛速恢復漢朝的巔峰狀態。
等到兩年休養生息下來,全天下人口已經追平漢朝巔峰值,直奔破億而去。
並且,在生產逐步恢復,民生逐漸改善,人口日趨繁榮之下。徐亮開啟回檔大法,根據前世記憶,開始帶頭攻堅發明創造。
比如,在他帶領下,水泥、紅磚、玻璃等物,在一次次失敗回檔下,相繼被製造出來。
於是華夏境內主要城池,城牆開始用水泥來替代原先的夯土結構,使得城牆堅固程度有了質的飛躍。
而為了改善生活品質,香皂、肥皂、高純度白砂糖以及各種調料也開始出現,再者硝石製冰技藝也在徐亮的屢次嘗試之下終於面世。
只是這製冰技術,需要大量硝石,無法推廣開來,只能成為宮廷享受之物。
另外,也是極具重量級的,精鹽取代了粗鹽走進了家家戶戶,價格童叟無欺,由官府牢牢把控。
鹽鐵官營制度依然在繼續,但鹽稅得以廢除。
而煤炭也被開採出來,隨即出現了煤球、煤爐,百姓的生活質量得到大大提高。
當然,徐亮作為一名馬背上的皇帝,發明創造主要還是集中在軍事方面。
除了製造出水泥之外,趨於成熟完備的馬鐙大規模裝備於騎兵陣列中,這大大增強了大吳王朝騎兵的戰鬥力。
北方草原騎兵之所以強悍,就是因為這些遊牧民族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可以不依靠馬鐙,就可以在戰馬上做出各種高難度攻擊動作。
並且最逆天的,是可以精準騎射。
這也正是中原王朝騎兵與北方草原騎兵最大的差距所在。而幷州鐵騎、涼州鐵騎之所以強悍,也正是效仿之的結果。
但現在有了成熟的馬鐙後,別說是徐英的麒麟軍、呂布的幷州鐵騎、馬超的涼州鐵騎這些原本就可以騎射的騎兵了。
就連曹操組建的虎豹騎、關張趙統領的飛龍營所屬騎兵,乃至尋常騎兵,在如此馬鐙幫助下,都開始逐漸擁有了能夠媲美草原騎兵的實力。
統一華夏後,徐亮獲得了天下各處馬場,擁有了蓄養戰馬資源的能力。再也不是昔日那個靠坑蒙拐騙、到處強買戰馬、而且還是幾頭幾頭買的徐大帥了。
大力發展騎兵,就是目下王朝頭等大事!
不開玩笑的說,現階段,也就是初步階段,他要擁有並訓練出一支人數超過兩萬的精銳騎兵!
只為了消滅北方鮮卑,將北方領土納入吳朝。
然後再將這支騎兵數量提高到五萬,開疆擴土,征服西方蠻夷!
這就是他未來奮鬥目標。
而為了這個目標,就必須要發展自身,使得自己國力強盛、王朝繁榮。
到時候光是憑靠賦稅,就足夠東方王朝於世界之林強勢崛起。
言歸正傳。
于軍事上的發明創造,還有改善了盾牌的物理結構以及強度,製造出了一種名為“防突盾”的盾牌。
這種漆黑大盾比之原先的盾牌更加厚實高大,需要兩名盾兵同時操作使用。盾牌正面安裝有倒刺,具有防止騎兵衝撞的功能。
同時,還能夠更加有效的防衛弓箭、弩箭的射擊,在組成盾牆的情況下,別說是投石車了,就連大炮都能給擋住。
這個防突盾,正是徐亮為滅鮮卑而準備的。
再者。
諸葛連弩這些就不用說了。
由徐亮出謀劃策、提供設計理論,具體由諸葛亮、劉曄、馬鈞等這些軍事發明大師,聯合制作出了一款弩炮。
該弩炮取名為“華夏之怒”。
弩炮高達兩丈,寬一丈。射程最高可達1千米,穿透力強悍至極,威力相當於霹靂車的數倍有餘,是現階段冷兵器之王,除了火炮外的最強戰力輸出。
在試驗中,徐亮將華夏之怒對準由水泥紅磚所砌成的城牆,一共發射三十發,在一陣好似神怒般的狂嘯聲中,城牆直接被射出了個大窟窿!
磚牆如此,就更別說是夯土城牆了。
天道三年,夏。
徐亮將國都遷至長安,經過這幾年發展,大吳王朝日漸走向繁盛,國民富足,天下太平。
長安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不夜城。
皇宮寢殿。
夜色如流水,皎潔月光自紙窗映照而入,照亮了書案前一道俊朗身影。
徐亮身姿挺拔坐於書案前,正在一張圖紙上奮筆疾書,不斷計算著什麼。
時而,他眉頭輕皺,又漸漸舒攏開來。
“老子還就不信了,飛機大炮我鼓搗不出來,這個總該行了吧。”
他嘴中嘀咕,眸中盛彩逐漸溢位。
當下,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想要在有生之年,憑藉自己前世那點淺顯的物理知識,將大吳王朝帶進一個全新時代。
但這能不能成,還得看運氣。
畢竟在此之前,他已經回檔了百餘次,不斷摸索改進之下,依然還是測試失敗。
“哈……原來天都亮了。”
等到他再次抬起頭,窗外月光早已隱去,晨曦光芒灑耀在他臉龐上。
“算了,時間有的是,實在不行就將之交給專業的人吧。”
徐亮輕笑一聲,從桌案前站起身,長長伸了個懶腰。
他大踏步來到殿門處,開啟寢殿的大門,忽然眼角露出微笑,臉色也變得柔和起來。
只見殿門外,一亭亭玉立少女俏立。
少女明眸如初,靈動神采,臉顏俏美如玉、好似天仙下凡。
“尚香,你怎麼來了?”
徐亮頗顯意外道。
來女正是長大了後的孫尚香,此時的她早已不再是曾經那個刁蠻任性的小女孩,而是出落成了一個翩翩大姑娘。
一年前,被徐亮正式賜為皇后,乃一國之母存在。
孫尚香雙手藏於背後,挺著規模可觀的胸脯,眨眼笑吟吟道:“陛下,人家來給你請安啦~”
就你,還請安?
徐亮沒好氣道:“說吧,有何事?”
孫尚香嘿嘿一笑,將雙手從背後拿到了身前,手中所持的,赫然就是流光溢彩的麒麟弓。
“聽說陛下不日就要北上征討鮮卑,尚香也想去呢!”
徐亮早就猜到了,轉身擺手:“其他好說,這個免談!”
“吱呀——”
殿門被無情關閉,動作一氣呵成。
“胖胖胖!”
身後立即就傳來了敲門聲。
“陛下你這個大騙子,說好的要帶人家去一切我想去的地方呢?”
“為了這個願望,我堅持不懈苦練了七年,想著終於有能力可以與陛下並肩作戰啦,可是可是……”
“哼,你果然就是個騙子!”
聽著殿門外這嬌蠻委屈之聲,徐亮腳步一頓,回憶頓時在腦海裡浮現。
“尚香啊,我走之後,你可要好好練習武藝,要變得像你大哥一樣厲害。”
“到時候你與我並肩作戰,我會帶你去中原,帶你去關中,帶你去河北,帶你去一切你想去的地方。”
…
往事浮塵,徐亮不禁露出了溫和之笑。
他再次開啟殿門,迎著孫尚香期待目光,溫潤笑問:“你真的很想隨朕去出征鮮卑?”
孫尚香連連點頭:“嗯嗯嗯!”
晶瑩剔透的小臉蛋好似會發光,驚喜無限道:“陛下你答應啦?”
徐亮輕輕一笑:“朕說的可不算,要問他們答不答應。”
孫尚香:“他們?”
“是啊,就是他們。”
說著,徐亮眸光復雜,抬頭仰望晨曦大盛的天空,默然不語。
如今。
天下一統,四海歸一。
在他的文治武功下,大吳盛世已然到來。
啊,好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