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三年(二合一大章)
美強慘經紀人她有1600個心眼 看小說也要帶腦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讓我們踏著新一年歡慶的炮竹聲放聲歌唱,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裡張開騰飛翅膀,讓我們共同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
“今宵神州同懷抱,來年春節再相邀!
“大夏中央電視廣播總檯227年春節聯歡晚會到這裡就結束了,再次祝福大家新春快樂,明年春晚——再見!”
伴隨著熟悉的旋律和主持人親和的話語,又是一年春晚結束。
鏡頭慢慢拉遠,從舞臺到整個會場揮手說拜拜的人群,再到會場外的煙花和俯瞰半座北城的萬家燈火。
國泰民安。
“咔!”
夜長晴打了板,宣告著又一年的春晚直播正式結束。
“夜導,夜導,辛苦了辛苦了。”
助理從一旁小跑著趕過來,一邊幫夜長晴收拾器具,一邊忍不住眉開眼笑。
“新鮮出爐的收視資料,您猜是多少?”
“這我哪猜得出來。”
見有人幫著收機器,夜長晴就幫著擺了下旁邊的椅子,另一邊的道具組工作人員見了,連忙跑過來把夜長晴手裡的小板凳搶過去放好。
“夜導,您放著我來。您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是啊是啊夜導,這掃尾的工作我們來就行了。”
幾人說話間,副總導演和十餘位組導演也陸續朝著夜長晴這走了過來,神情比起三年前初見時好了不止一點半點。
“夜導,咱們今年的覆盤會準備什麼時候開?”
夜長晴看了看手機日曆。
“這幾個月大家都辛苦了,休息幾天,初五開吧。”
導演組臉色一喜。
做春節晚會的人是最苦逼的,別人這個點都在家裡吃飯逗娃看電視,他們卻要忙活到初一這天的凌晨,年是永遠都過不成的,而且還沒加班費。
這不算完,因為晚會結束之後還有采訪,採訪完了還有揭秘,揭秘完了還要開復盤討論會……
往年這一天不到早上五六點是休息不成的,休息也就是胡亂睡一覺,然後中午起來吃個飯看網上的評論,然後接著做檢討、覆盤、準備半個月後的元宵晚會。
不休息不是因為不想,是不敢、不能。
但夜長晴來了之後,怎麼說呢……
224年春晚第一次跟著張權去揭秘春晚的直播間做採訪的時候,夜長晴就問了一句。
“半夜一點半了,還有幾個人看直播啊?”
當時還沒人當回事。
後來初一導演組覆盤之前,張權讓人也拉了一下《揭秘春晚》的收視資料。
然後覆盤會上就出現了令人尷尬的兩個點。
《揭秘春晚》近三年平均收視率,3.5%到5%。
當年春晚收視巔峰,出現在晚上十點四十五到十一點,那個時間段播的節目是——《如此風雅》,平均收視率29.88%。
整臺春晚收視率、好評率、觀眾喜愛度最高的語言類節目。
而這一年春晚平均收視率,23.57%,比去年略高一個點。
那年覆盤會和檢討會開完之後,導演組討論出來最英明的決策就是,張權把下年春晚語言組的整體負責權丟給了夜長晴。
接著,225年春晚,語言組整體改革,五次稽核變更為三次,初審送上來的13個節目在二審時直接被夜長晴刷掉三分之二,把以為要開天窗的語言組導演們嚇得不行。
節目由整體討論制改為單人負責制,晚會結束之後,每個組導演的大名加各自負責的節目平均收視率排名在春晚總部大樓掛到元宵晚會開始前一天。
在那之後,語言組三位組導演被迫開啟內卷模式。
也不是沒想過抗議,只是掛收視排名這種做法往最大的去說也不過就是某種“公開處刑”,連通報批評都算不上。畢竟只是掛收視率排名,又沒掛網上的差評。
為什麼有這一說呢。
因為在224年的春晚第三次覆盤會上夜長晴是真讀差評了。哦,也不算是差評,按夜長晴的說法,她只是在網上選了每個節目點贊數最高的十條評論,然後在覆盤會上當眾朗讀了一下罷了。
那次語言組三位導演有兩位都氣得差點撂挑子,但第一次覆盤會的時候張權就把明年語言組全部交給夜長晴負責了,所以當聽到組導演明年不想來了之後,夜長晴直接讓人去準備從地方臺和中央其他部門弄語言組導演海選了。
後來放話說不幹了的兩位導演只能硬著頭皮把說過的話吞了回去。
一開始幾人還想著耍夜長晴一道,假意投誠讓夜長晴放鬆警惕,等到225年春晚工作開始了再辭職讓夜長晴抓瞎,反過來道歉求他們回去。
結果夜長晴根本不管他們是真投誠還是假投誠,海選繼續選,選了好幾個年輕人直接以找“助理導演”的名義帶在自己身邊,好像隨時準備取他們而代之。
不過到了225年春晚覆盤的時候,眾人發覺,這一年語言組節目的平均收視率居然比往年提升了四個百分點。
覆盤時候夜長晴讀的那些網路熱評也比去年友善了很多,甚至有網友直接說今年春晚導演在語言類節目上好像“腦子開了光一樣”。
要是換了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看到這樣的評論,張權必然會開始對新人動刀。只是現在……
張權看了看自己的體檢報告,心情複雜至極。
收視率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明,張權當即拍板,將226年春晚整個交到了夜長晴手裡。
當然了,讓張權這麼幹脆,導演組鬧過大半年之後也全體閉嘴的原因還有一個。
夜長晴這兩年拍了三部電影。
兩部“正經”的電影作品,一部好像是“拍著玩”的夏戲本科畢業作品。
正經的電影,一部合拍的《人生百味》,先送評後上映,在大眾還沒看到這部電影到底長啥樣的時候,就從海外傳來了《人生百味》先後斬獲金星獎、金球獎的訊息。
都是主競賽單元加最佳導演獎。
224年專門為喻雅量身定製的一部反應當代女性婚姻、生育、工作問題的《圍裙》,不僅讓夜長晴二度登上金星獎頒獎臺,更是直接讓35歲的喻雅拿下了人生中首個S類電影節影后獎盃。
就連大家以為是為了應付畢業拍著玩的傳記式電影《生如夏花》,和夜長晴四年前交給黃世清的那部作品《影》,一樣的題材一樣的主角,不一樣的故事。
如果說《影》更多表達的是女主角的痛苦和堅強,那《生如夏花》展現的便是愛與扶持。
《生如夏花》終於打動了連續兩年將夜長晴拒之門外的金天使獎評委會,不僅給了夏花金天使獎百年曆史上的第一個大夏籍影后獎盃,更讓夜長晴距離S類電影節大滿貫僅有一步之遙。
而226年的春晚二次稽核前,一直厚愛夜長晴的金星獎釋出了公告,將邀請夜長晴擔任今年的金星獎評委。
這個訊息一出,導演組徹底閉嘴。
226年春晚總導演夜長晴,成了眾望所歸。
也是這一年,為了準備春晚225年一整年都沒有拍電影的夜長晴,將春晚的收視率拉到了十年沒有出現過的35%。
春晚的接力棒和中央臺的期望,順理成章地交到了夜長晴的手上。
在大家以為休息了一年,又把226年春晚辦的如此精彩的夜長晴該回去拍戲了的時候,226年一整年夜長晴依舊沒有拍戲。
雖然據夜長晴的同窗好友,因為獲得了世界青年電影節最佳喜劇片獎而又成功被保研的娛樂圈最愛在臺前蹦躂的著名幕後編劇黎鳴直播時透露,夜導一直在偷偷摸摸寫新劇本。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傳出來開機和選演員的訊息。
雖然本人沒拍戲,但是夜長晴的各位同窗、同門、好友、盟友這幾年一直沒少過好作品。
其中表現最出色的,自然就是陳溪這位同門師兄。
雖然陳溪導演的每一部作品裡面都會有一位因誣陷別人弓雖女幹而被扇巴掌、拔舌頭、孤立、唾罵的炮灰女配這一點實在讓人無力吐槽,不過,刨去這一點記仇的報復,陳溪在武俠劇和近現代劇這兩方面都貢獻了不少優秀作品。
緊接著就是同門師妹詩雨薇,和童言合作的《一隻狗的使命》在夜長晴《人生百味》獲獎的同年獲得了金球獎最佳關注單元(即最佳新人導演獎)。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張茗,明明是同齡人中也算很優秀的了,但大概是這一輩的同齡人有幾個實在過於優秀,所有的努力和成績都被壓了一頭,讓張毅實在鬱悶不已。
在除和夜長晴相關的人以外,青年導演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要數《大海彼岸》的導演李宗澤。
在《好戲開場》之後李宗澤和關思雨合作的一部大女主職場劇《離婚律師》也在224年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
不過,因為不符合國情,這部勸人離婚的電視劇沒有獲得任何主流獎項。
於是,第二年李宗澤便拍了一部《婚慶大師》,因為過於狗血差點砸了招牌。
李宗澤痛定思痛,終於決定找回初心重新出發。
在這些優秀導演的作品裡取得不俗成績的青年演員中,關思雨和喻雅剛好又是大夏影視藝術協會力推的青年演員之一,所以也算得協會的資源傾斜出了一點成效。
至於其他娛樂公司的力捧物件,不好說是時機不對還是對手太強,在這些人的成績之下都顯得黯淡無光。
音樂方面,歌手中依舊是歐陽炎獨佔鰲頭,首場演唱會上一首半即興的《曙光》直接屠了來年的金曲獎,後兩年的作品對比《曙光》雖然沒有那麼驚豔絕倫,卻也依然膾炙人口,主宰著半個大夏樂壇。
雖然歐陽炎一開始沒有太多的打算,但在《曙光》之後,在《殘歌會》之後,不管他想不想,都在蘭會長、夜長晴和大眾的三層推舉之下,進入了大會堂,成了殘疾人中的一面旗幟。
至於張子軒,因為方向完全不一樣,倒是沒被歐陽炎掩蓋住光芒。
《只想當愛豆》的運作模式直接改變了以圈快錢為主的大夏選秀圈,一邊說著熱愛舞臺,一邊在出道之後瘋狂接戲再沒上過舞臺的騙子在水木影視的五檔形式各異的打歌照妖鏡下無所遁形,各大平臺的選秀節目也受到《只想當愛豆》獨特賽制的衝擊,被迫跟著調整了自己的選拔標準——不改就會被罵“水團”,實在沒辦法啊。
張子軒也在夜長晴的規劃之下逐漸轉到幕後,儘管再熱愛舞臺,年輕時拼命練舞留下的暗傷還是在年紀逐漸變大之後慢慢顯現。
當發現十七歲時編排的一支超高難度舞蹈在二十七時真的無法完美復刻的時候,看上去永遠沒心沒肺的張子軒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個人待了三天。
出來之後就同意了夜長晴的安排,嘚瑟地當起了老闆。
只是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將這些人推上神壇的夜長晴,早在226年年底就收到了系統主線任務二完成的提示。
夜長晴親手帶出來的這些演員、歌手、導演、編劇都被算在了她的任務完成裡,被系統判定為超超超額完成任務,獲得了夜長晴覺得自己壓根就用不到的令人瞠目結舌的抽獎次數。
只要再拿到夏戲的碩士畢業證,她在這個世界的任務就算結束了。
夜長晴翻了翻日曆,也就五個月而已了。
“夜導,夜導?”
夜長晴回過神,就見副總導演手掌在她面前晃了晃,面前十幾號人都面帶擔憂地看著自己。
“不好意思有點走神,你們剛剛說什麼了?”
“在說覆盤會。”某位助理導演興沖沖道,“今年這覆盤會完全可以不用開了,夜導,您知道後臺剛出爐的今年春晚的平均收視率是多少嗎?”
說到這個話題,全體導演組都來了精神。
助理導演伸出兩隻手比劃了一個數字。
“38.2%!”
副總導演聽了咧了咧嘴,露出一個有些傻氣的笑容。
夜長晴也笑了笑,不過她的笑容就要平靜多了。
“也不算高,我記得拉收視資料的時候,往年45%甚至50%的收視率都有,我們還得努力。”
“那個年代都沒有網路直播啊!”助理導演急道,“自從網路直播出現後,春晚的收視率從來沒上過35%,連超過30%的時候都很少。咱們這次不僅有38%的收視,還有超過兩億的直播同時線上觀看人數,累積資料已經是近十五年之最了!”
見大家都跟著點頭,夜長晴又笑了笑。
“好了,這些資料初五覆盤會上再分析也不遲,大家抓緊收拾,早些回家。”
“是是是,趕緊收拾吧,我都三四個月沒睡過好覺了。”
“可不是嘛,不過忙的也值得,那麼高的收視率呢!”
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手腳麻利地繼續掃尾工作,導演組也樂得不用覆盤,和夜長晴道過別之後高高興興地走了。
“夜導,您是回南城還是在北城再待幾天?”副總導演熱情邀請道,“不如我送您回酒店吧!”
“您太客氣了,不過我家藝人今天也在,我坐他們的車回就行。”
“那行,我和夜導一起去停車場。”
夜長晴點點頭,兩人一道邁步往外走去。
只是,步子剛邁開,夜長晴腦子便是一陣眩暈,接著,耳邊便響起來了一連串的驚呼聲。
“夜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