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先生來世間走一趟。
啥?我的影片通古代,羨慕嫉妒恨 南半球的魚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康熙呆呆的看著天幕中的內容,突然的落差,讓他的心臟有些受不了。
誰能想到三代盛世的結束,好像也在宣告著一個國家的結束,他好像也能理解為什麼天幕中會說,大清雖傳十二帝,但清朝早在乾隆就已經滅亡,後面的只是名義上的存在。
是呀,一個被這點人就將國家的一半葬送出去國家,簽署了那樣條約的國家,後面的皇帝也算得上是名存實亡了。
“哎!”
這也怪不得天幕會將他閉關鎖國這一件事單獨拿出來說。
因為所有隻要對外擴張的皇帝都明白一個道理。
弱小的國家在強大國家眼中就是一塊赤裸裸的肥肉。
誰都想吃上一口。
如果只是一家獨大還好,怕就怕在外面的不止有那英吉利國家是強大的國家。
這樣的話,清朝就要遭老罪了。
雖然國家存在,過的日子就會很慘。
而且看這樣子強大的國家應該不只有那英吉利。
其他的國家可不會模仿你清朝一樣,去搞什麼閉關鎖國。
因此只要願意花錢和站隊,國家的發展就會很快。
有錢能使鬼推磨,康熙有些疲憊,想要好好的睡一覺。
今天一天對他來說,真的是一波三折。
【公元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開始。】
【公元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吉利、法蘭西兩國在美麗國、大熊國支援下聯合發動的侵清戰爭。其目的是英吉利、法蘭西為了進一步開啟華夏市場,擴大在清侵略利益。因為英吉利和法蘭西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藉口發動戰爭,所以被英吉利人稱為“亞羅號戰爭”。又稱“英吉利法蘭西聯軍之役”或“第二次清戰爭”。同時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和擴大(兩次戰爭的本質目的相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英吉利和法蘭西聯軍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燬。戰爭中大熊國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清大熊國《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華夏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和長江中下游地區。】
這一次天幕中並不只是枯燥的字幕,而是一幅幅畫面出現在天幕之中,隨著速度飛快的劃過。
一幅幅畫面變成一段影片,放給這天下的所有人去看。
他們本來不知道鴉片是什麼東西,可他們卻能夠在天幕中看到那些吸收鴉片的人,日漸消瘦的模樣,和大街上為了鴉片而流落街頭的人。
他們無法去接受,他們的的後代居然是過著這樣的日子,這可比壓迫更恐怖。
被壓迫的人被逼急了還能起義,可如果他們的後代所有人都吃這東西,那麼他們連起義都將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被壓迫的人,起碼還有一身力氣,相對健碩的身體,精神飽滿的狀態。
吃這東西的人,他們只是從天幕中看,就好像一個行屍走肉一般,他的精神和肉體都在被摧殘著。
他們不敢去想,如果真的將這東西普及到全國,他們的後代還有沒有希望。
嬴政將身前的桌子直接掀翻,氣的他直接開始破口大罵:“該死,該死,你tm的憑什麼閉關鎖國,氣死朕了,氣死朕了。”
這可比他看到秦二世而亡還要氣憤。
秦二世而亡,秦朝的子民還在,這片神州上的子民還在,只是換了一個統治者而已。
現在天幕中,那些外來人,居然敢對他的後世子孫這樣的出手,那東西,可以說是能夠將一個民族輕鬆磨滅鬥志,然後慢慢消滅的物品。
【公元1860年,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公元1861年,慈禧聯合慈安、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執政初期,整頓吏治,重用漢臣,獲取列強支援,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等起義,使得清王朝獲得了暫時的穩定。同時期,洋務運動開始,近代工商業獲得初步發展。史稱同治中興。】
【公元1893年,教員出生了。】
【公元1911年,孫先生領導辛亥革命。】
【公元1912年,清帝溥儀被迫退位。】
【華夏從秦朝開始的封建王朝再經歷了2132年,終於在1912年,這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結束,屬於華夏的歷史即將翻開嶄新的一頁。】
“退位了嗎?”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在他們的心目中,巴不得清朝的人快點起義,將這個後期該死的王朝殺死。
至於過程是如何,起碼他們能夠看到一絲希望。
“起義了嗎!”
“好啊!好啊!”
當李世民看到起義的時候,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
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在天幕的最後時候,可是清楚的記載了一個人的出生。
是出生了,不是出生。
再加上前面的1893年,他們一下就回憶起,天幕在評價李世民的時候,後世子孫的評價之中可是有著這樣一句話。
“一直到1893年,所有人都只能望其項背。”
按照這樣說的話,這個1893就是這個人的誕生嗎。
“看來屬於後世的希望誕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