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赦天下的詔令傳下,朝中不少人開始擔憂……李義府不會又回來吧?

流放李義府的時候,不少人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啊!

這道詔令透過三韓半島的北海道再傳到扶桑,李義府亦是狂喜,有種命不該絕的慶幸。

然而……沒多久扶桑都督枯莫離就皮笑肉不笑地提醒:“你不在特赦名單。”

李義府喜悅的笑容凝固在臉上,不敢置信地瞪著大胖子枯莫離。

“不在特赦名單,是什麼意思?”他聲音艱澀地問。

枯莫離淡淡地說:“遇赦不赦。”

由大喜到大悲就在頃刻之間,人生就是這麼突然。

李義府狀若癲狂:“遇赦不赦?哈哈!難道我真的罪大惡極?陛下就如此厭惡我?”

……只是徇私枉法、賣官斂財、殺人滅口而已!

“趙全,你好狠,好狠啊!何必如此趕盡殺絕?”

枯莫離皺眉,讓人把李義府拖走,冷聲說:“看樣子他不喜歡教人識字,還是送去挖礦吧!”

說完,枯莫離抖了抖身上的肥肉,露出憨厚的笑容。

與詔令同時送來的還有一封信,趙叔父的長女定親,他做兄長的要趕回去喝喜酒!

從一開始喊“兄長”,到後來變成“叔父”,這身份轉化枯莫離已經很適應了!

與扶桑隔著千山萬水的洛陽城,英國公世子李震聽說趙禧和王勃定親就坐不住了。

他趕忙來到趙府,認真地說:“當初在江東,我幫你一個忙。你曾說日後可以為我做一件事,只要不違背道義皆可,你還記得嗎?”

七郎:“……是有這回事。”

這種負心漢被舊情人興師問罪的感覺是咋回事?

李震說:“我家幾個郎君喊你作叔父好些年,兩家是通家之好。我想為小兒子求娶你家長女。所幸王家還未下聘禮,親事還不算。”

七郎皺眉:“已經卜了八字,他們兩個是天作之合,不好再反悔。”

李震抱著雙臂:“何以見得與我兒子就不是天作之合?”

……合八字的都是說好話,別以為他不知道!

七郎還是不同意。

李震惱怒:“原來堂堂華陽公說話不算數!莫非英國公府的公子,比不上河東王家的兒郎?”

“唉!李大哥,咱要講道理!喜兒的親事已經定下,是你來晚了!”七郎連忙說,“你換個要求吧,合理的我都答應你。”

……又不是他自己要成親,舊情人搶親是幾個意思?

至於說李家公子和王勃誰更優秀。

王勃雖然不是王孫公子,但憑一篇《滕王閣序》就可傲視群豪。

王孫公子常有,而“初唐四傑”難得。

關鍵是喜兒已被王勃打動,他做老父親的總不好棒打鴛鴦。

李震沒有達到目的,惱羞成怒約七郎打了一架,結果被錘得青一塊紫一塊離開趙府。

李敬真在外頭等著,見父親揉著胸口走出來,小聲說:“爹自不量力,竟敢挑戰趙叔父……”

“還不是為了你!”李震怒吼一聲,手中的刀已經飢渴難耐。

眼看一場父子相殘的悲劇即將發生,七郎追出來:“李大哥,有空再來活動活動筋骨啊!對了,你那個要求還是儘快提,這懸在心頭讓人提心吊膽的。”

李震哼道:“我偏不提,就讓你欠著!”

“那行吧!小女要從益州天明村出嫁,你別忘了派人去送賀禮啊!”七郎揮手。

李震騎在馬上捂了捂耳朵,想裝聽不到。

“爹,要不我去送賀禮?聽說天明村人傑地靈……”李敬真雙目一亮。

趙叔父總會有同族晚輩,侄孫女也可的!

李震怒道:“你們兄弟都給我出海!不是說要去天竺立石碑嗎?沒立好不許回來!送賀禮的事,由你堂弟去!”

他的親弟弟,遼東都督李思文跟七郎是生死之交,由李思文的兒子去送賀禮最合適。

李敬真不能去益州,有一些遺憾,但想到能去天竺立石碑又很興奮。

管大叔說過,天竺有好些小國,公主全都能歌善舞!

見到他這樣魁梧俊秀的郎君,那些小國公主還不得一個個自薦枕蓆?

經過這樣一個小波折,王家終於到趙家下聘,把親事定下來。

王勃高興得手舞足蹈,像大熱天吃了片西瓜般暢快,又如喝了杯美酒般醉醺醺。

為此,還請好朋友們到酒肆一敘,今晚全場王公子買單!

李敬真也在場,他大著嗓門說:“王老弟,你要謝謝我!若非我遲一步去趙府提親,這門親事就是我的了!”

王勃微笑:“多謝李兄。”

……跟他搶喜兒?

哼哼,王勃很快就寫了幾首關於李敬真的詩,傳遍整個洛陽城。

他不敢辱及英國公門第,只是說李敬真像一頭裝狼的大尾巴狗。

一沒有指名道姓,二來又很寫實……李敬真雖覺得這幾首詩內涵他,還得誇王勃文采好。

這些小兒郎的鬧劇且不提,華陽公趙宰相上折告假,攜家帶口回益州天明村!

七郎把封禪的事辦得很漂亮。

皇帝每當看到滿滿當當的內庫,就覺得趙子遜比昨日又俊了幾分。

對於他明目張膽請假偷懶的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手一揮準了!

皇帝對武皇后說:“趙家門楣水漲船高,趙子遜又是當朝宰相,他的女兒就算嫁給王孫公子都可以。王勃的祖父人稱‘文中子’,父親的官位卻低了些,趙家小娘子是低嫁。”

不看重名利,不在乎權勢。

趙子遜還是那個趙子遜,不忘初心。

武皇后贊同:“趙子遜如此品性,方能教匯出才德兼備的太子。”

封禪大典完成,朝廷常駐洛陽,太子李弘也來了,跟隨諸位先生學習。

李弘表示,監國不監國的不要緊,能跟父皇母后在一起就好。

能跟趙先生在一起,就好上加好。

得知七郎告假回鄉送女出嫁,太子對皇帝說:“父皇!讓我去益州,我有很重要的事!”

皇帝:“……你已經去過嶺南,還要去益州?”

沒見過那麼喜歡往外跑的太子!

李弘拉著皇帝的袖子:“我幫父皇巡視大唐江山啊!父皇,我去嶺南發現龍骨,去益州說不定也有新的發現。”

嶺南都能去,益州更不在話下。

皇帝看兒子期待的目光,淡淡地說:“不許去獵竹熊。”

李弘眨了眨眼:“父皇放心,我對竹熊不感興趣。”

“也不許去打野豬。”

李弘震驚:“父皇!您怎麼知道我心裡想什麼?啊,我保證不去!”

一連做了好幾個保證,李弘終於得到皇帝恩准,可以去益州旅遊。

他興高采烈地到趙府,高聲喊:“平虜!我們可以一起去打野豬了!我跟你說,我的箭法又進步了!前日在校場射箭,一箭直中賀蘭敏之!”

“師父!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