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9 章 謹慎的賈詡
三國:我跟你混,你卻讓我刮廁所 九七七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一個新制度的出現,務必會讓舊制度的受益者奮起反抗。
姜戰,已經做好了左手握刀,右手抱拳的準備。
德陽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山呼,紛紛恭敬地呼喊著。
如今天下歸一,持續了將近二十年的亂世終於畫上了句號。
而這一日,也是荀彧最開心的時候。
為什麼說是荀彧最開心的日子呢?
原因便是荀彧的政治理想與人生理想。
簡單來說,荀彧的政治理想是讓自己所在的荀家成為世家之中的頂流。
而他的人生理想,就是看到天下太平。
今天,他的政治理想與人生理想已經全部實現。
“諸位愛卿,如今天下已定,持續了近二十年的亂世終於終結。”
“朕決定,於宮中設宴,今夜與諸位愛卿把酒同樂!”
姜戰高坐於龍椅之上,面帶笑容的說道。
“陛下聖明!”
郭嘉等人臉色一喜,當即附和著。
其實,這是他第一次大規模的設宴。
以往頂多是小設宴席,宴請一些自己能夠說說心裡話的官員。
比如郭嘉、荀攸、戲忠、典韋這些人。
荀彧太過講究,與他在一起會讓人感到拘束。
動不動就讓你注重威儀,注意禮節的,讓人很是不舒服。
而田豐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嘴臭,姜戰願意用,但卻不願意交。
試問誰會喜歡一個天天噴你的人。
賈詡那個老狐狸呢,太過猥瑣,幹什麼事都小心翼翼地,根本放不開。
他的兩個兒子娶的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可見這老東西有多麼的謹小慎微。
至於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些問題。
姜戰雙手虛抬,壓下了熱烈的氛圍。
將目光看向荀彧,姜戰神色嚴肅的說道:“荀彧,散朝之後,你負責擬定此次有功將士的封賞,絕不可讓有功將士寒了心。”
“陛下儘管放心,臣,絕不會讓任何一名將士心寒。”
荀彧拱了拱手,朗聲道。
“好,此事交給丞相,朕很是放心。”
姜戰點了點頭,很是滿意的看了荀彧一眼。
“陛下,如今天下一統,是否應該大赦天下,以彰顯陛下隆恩浩蕩?”
田豐上前一步,拱手問道。
大赦天下?
“從今天開始,我朝沒有大赦天下!”
“難道朕大赦天下,就是為了讓那些被赦免的犯人擁有再次犯罪的機會?”
“朕應該為天下百姓負責,若是讓那些作奸犯科之人出獄,有心悔改還好,若是再次犯罪,受苦的還是我大燕守法的良民。”
姜戰言辭鑿鑿的拒絕了田豐的提議。
“這...”
聞言,百官們一時有些語塞。
他們承認,姜戰說的很有道理。
但舉國同慶的事,你不大赦個天下,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你看看漢靈帝,人家在位那麼多年,年年大赦天下,沒有一年不大赦過,可謂是不死不休的當作事業來做了。
甚至臨死前,口中唸叨的都是大赦天下!
“父皇言之有理!”
“兒臣認為,國之法,乃國家安定之劍!”
“若大赦之,百姓將心有依仗,犯罪之心高漲。”
見百官不發一言,太子第一時間站了出來。
身為皇子也是太子,他必須得是堅定的帝黨。
只要父皇沒有嚴重的錯誤,他都不會違背姜戰的意願。
試想,若是當朝太子都公然反對帝王,那麼這個帝王還有什麼威嚴?
“陛下聖明,臣等附議!”
隨著太子的站臺,百官們這才開口附和。
“諸位愛卿,等今夜宴會結束,朕明日有要事與卿等商議。”
“不過在此之前,諸位還是好好的參加宴會。”
“好了,散朝吧!”
姜戰神色溫和的宣佈道。
這次宴會,可以說是姜戰的一次提醒。
一些聰明人,很快就明白了其中隱晦的含義。
散朝之後,百官紛紛退出大殿。
猜到些許帝王之心的官員們紛紛快步離開。
而回到家中後,有大量的官員嚴厲提醒家中子嗣不得有任何作奸犯科之舉。
最為極端的,甚至直接下令家眷返鄉。
而這個極端的人就是賈狐狸!
賈府
“父親,究竟發生了何事,竟然要我們今天就啟程返回姑臧?”
賈穆神色很是不解地問道。
對於自己的父親,賈穆有諸多的不理解。
明明是當朝重臣,卻從不在私下裡與朝中任何的同僚有私交。
甚至就連他與弟弟娶妻,都必須是普通的百姓。
他們明明可以與其他大臣的女兒聯姻,從而為賈家爭取更多的利益。
“不該問的別問!”
賈詡沒有要解釋的意思,僅僅是冷漠的呵斥了兩個兒子。
“父親!”
賈穆、賈璣兩人紛紛面露糾結的喊了一句。
“滾!”
“若是還認老夫這個爹,就趕緊收拾行李滾!”
賈詡眼神冷冽如刀,厲聲喝道。
他們從沒有見過父親這副神情,當即便心中一凜。
難道,父親犯了什麼事?
“記住,回鄉之後,安度餘生,什麼都不要管,也什麼都不要打聽。”
賈詡看著兩個兒子,最後提醒了一句後,這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聽到父親最後的一句提醒,兩人當即便收拾行囊,帶上妻子迅速離開了洛陽。
房間之中,賈詡一個人坐在搖椅上假寐起來。
“陛下啊,難道你真的要開始動刀了嘛?”
賈詡閉著眼睛,心中想到。
殺功臣這種事並不少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祖劉邦。
而賈詡正是擔心這一點,才讓子嗣迅速離開洛陽。
賈詡自己不能走,但他得讓兒子們離開。
今日的事情不僅賈詡有這種想法,甚至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
剛剛調任中央的阮瑀找到恩師後,將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蔡邕。
得知訊息後,蔡邕立即進宮尋到了正在書寫改制章程的姜戰。
“岳父,你怎麼來了?”
姜戰看向蔡邕,連忙起身將他扶到椅子上。
蔡邕今年已經69歲了,滿頭的白髮,身子骨也大不如前。
“今日早朝後,有諸多傳聞,陛下不知可有耳聞?”
蔡邕想了想,目光看向姜戰。
“岳父想問什麼?”
“是想問我會不會大開殺戒?”
聞言,姜戰立即明白了蔡邕的試探。
“岳父,朕對有功之臣沒有殺心,但是國家病了,需要醫治。”
姜戰說著,將那個已經快要書寫完的章程遞給了蔡邕。
“原來如此!”
蔡邕看到新制度後,撫須笑了笑。
他就是擔心,姜戰會在天下歸一後大殺功臣。
這些功臣之中,難保不會有他的得意門生。
而如今得到答案後,蔡邕的心也隨之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