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半年之久的黎虹回到父母舊居,剛打進門,一縷清新淡雅的味道撲鼻而來,散發出心曠神怡的氣息,讓人一時沉醉其中。

看著能照出人影的地面,一塵不染的桌臺。餐桌花瓶內擺放著的粉、紅、白三色百合花,一旁有準備好的食品,冰箱內放滿了各類水果、蔬菜,一種久違的溫馨感油然而生,黎虹不由眼眶溼潤,心裡清楚這是姐姐們默默關心的傑作。

清晨帶著給同事的小禮物來到公司,客氣的寒暄分發過後,聽到了讓人驚掉下巴的一頓吐槽。

得知新同事劉藝美向迷戀男友借酒表白被拒後,獨自去酒吧買醉發洩,險遭酒吧醉酒男人欺辱,公安部門出面被叫去做筆錄,此事已鬧得沸沸揚揚,傳遍公司上下,為避免失態擴大,公司緊急出面派人去處理此事。

下班時分,接到閨蜜徐梅電話,說有急事約談。離婚後黎虹和閨蜜的關係也漸行漸遠,幾乎成為陌路人。在接到電話的那一刻,本能想拒絕,終究經不起她的軟磨硬泡。

來到幽靜的茶室,已等待多時的徐梅看到黎虹,低聲說句:“實在對不起,我真的沒想去破壞到你的婚姻,我只是單純喜歡他,就感覺和他在一起真的很舒服……”

“大可不必向我講述你們之間的事情,你們開心就好,身為母親來說,只希望不要影響到孩子,孩子是無辜的。況且過去的已經過去,再多說也毫無意義。”黎虹直言道。

說完黎虹起身要離開,不料肩上的包袋被拉扯住,轉頭看去,昔日開朗率真的閨蜜,此時眼淚婆娑看著黎虹,嘴中低聲發出“我真的有急事問你,你再多待一會,可以嗎?”

黎虹沒做聲,轉過身來坐下,聽完閨蜜的話,頓時忍不住發出一陣唏噓。為痴情女自虐不值,也為渣男的行為不恥。

令黎虹大跌眼鏡的事情,痴情女是公司新同事劉藝美(是閨蜜徐梅的表妹),渣男竟是一向幽默風趣、樂於助人帥氣男人申君。

劉藝美和申君兩家既是世交,又是同鄉。學生時代的她就非常迷戀一頭自然捲發、高大帥氣的申君,一直以來將其視為自己心中的“男神”。

大學時期得知“男神”成家一事後,時常買酒自醉,一蹶不振,曾一度陷入消沉,不能自拔。

畢業後沒有聽從家人安排,毅然遠離家鄉,在異地安定下來。

沒幾年,得知“男神”恢復自由之身,劉藝美動了回家鄉的念頭,於是毅然放棄異地絕好的生活環境,不惜動用父輩關係,回到西北小鎮,回到“男神”身邊。

家庭條件優越,向來清高自傲的劉藝美,一直默默關注著她心中的“男神”,時不時會就會打電話關心問候“男神”的近況。

令人遺憾的是,自己所做的一切,“男神”竟然一無所知。

當知道“男神”深造歸來的訊息後,劉藝美當晚鼓足勇氣,迫不及待地跑去表白,才得知“男神”多年以來,只是把自己當作妹妹來看待的。

在遭到拒絕的劉藝美,一氣之下約上好友跑去酒吧買醉。

直到好友打電話向申君求救,才知道兩個女孩在酒吧遭遇到一群醉酒男人的性騷擾。

幸虧有申君及時出手,他在現場極度混亂的情況下,巧妙周旋,才得以擺脫難堪的局面。

當時,這一醉酒風波在公安部門調查取證後,又來公司找當事人瞭解情況時,在公司內部引起不小的轟動。

為避免擴大範圍,公司也採取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及時對員工進行談話告知,告誡可能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閨蜜此次前來,就是想打聽公司這邊的處理情況,著重強調到,要了解申君在外大半年期間,關係密切且走的很近的異性朋友的情況。

為了打探公司的處理意見,想了解別人的隱私問題,居然最先想到的,是曾經背叛過的好友。

內心不僅沒有絲毫愧疚,更不曾考慮過好友的感受。

這一作法讓黎虹不禁大失所望,看著這個曾經能為小事出頭,好抱打不平的昔日好友,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名譽和利益,不惜讓好友以身探險,透露公司內部訊息時,直接回懟道:“你想要知道的事情不應該先去問一下當事人嗎?我一外人,也無從得知這些事情啊!”

聽到這,閨蜜急忙回道:“我問過申君了,他也沒打聽到你們公司的具體情況,其他方面的事他閉口不談,況且他和我表妹從小青梅竹馬,長大後一直情投意合。作為一個正常男人,如果沒有相好的異性,不可能這麼絕情的,所以我也只好來找你了。”

黎虹聽完失然而笑,想到自己作為一個婚姻失敗者,也不會再相信什麼愛情,更不可能去摻和他人的感情之事,很抱歉地回絕了閨蜜,轉身離開。

在回去的路上,手機音樂不時響起,黎虹看了一眼來電顯示“申君”,猶豫片刻向上一滑,接通了來電“喂?”

對方沉默半響開口說道:“你,你下午有時間嗎?我想找你幫個忙,可以嗎?”

擱在以往,幫忙的事情不管是誰開口,只要能幫到忙,黎虹絕對是有求必應、毫不懈怠,更何況這個是曾經最困難的時候,在異地毫不猶豫出手幫過自己的人。

但此時,黎虹猶豫了,不得不考慮到他現在的處境,想到閨蜜那咄咄逼人的語氣,追問他與異性之間關係的情形時,認為見面只能加深外人對他的誤解。

“申君,真的非常抱歉,現在這種情況,我想對於你來說,咱們見面不是明智的選擇,有什麼事情,方便能在電話裡說嗎?”黎虹輕聲說道。

電話那頭停頓片刻,繼續說道:“我絕對不會因此事影響到你,這點你放心,我只是想聽聽你對這次風波造成的影響能否給出好的建議。”

黎虹聽後知道拒絕見面讓申君造成了誤解,他還擔心連累自己,又好氣又好笑,不擴音高音量分貝,語氣有些生硬地說道:“我不是怕受連累,我現在幫也只是幫倒忙,在這種敏感時期你和異性見面,就會讓那些關注你的人,對你產生更多誤會和多疑,況且男女感情之事,外人不好評頭論足,只能尊重內心意願,才能心平氣和地處理好這件事。”

申君本想見面和黎虹說說心裡話,不料卻換來一句“敏感時期還和異性見面”的話語,像一根利刺不遺餘力地扎進身體,讓其痛不堪言。

被掛了電話的申君猛然醒悟過來,一向冷靜的黎虹,此時能說出這樣一番話,肯定是受到了外人的質疑。

她也在經歷了婚姻的挫敗和精神肉體的折磨,所受的傷痛不可能完全被療愈,再也不能承受任何心理負擔了。

再轉念一想,黎虹的分析不無道理,一直被自己當做妹妹的劉藝美竟然能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不僅任性,還鬧得人盡皆知。

作為當事人之一的自己,一時無法面對雙方家庭,不但不去正視問題、解決矛盾,而是一味地選擇逃避責任。

想到這,不禁為自己的行為和做法感到羞愧和不恥,是時候該做個了斷了。

過了沒多久,這場醉酒風波事件,在公司新一輪人事改革、機制調整中煙消雲散,逐漸被知情人所遺忘。

接下來領導班子調整,各相關部門隨著業務的劃分進行了拆解、合併;人員隨著退休、轉行調出有所縮減;系統不斷升級,使得工作量逐漸增加,隨之而來輪崗制的實施,讓在崗新老同事怨聲載道,各說其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