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問:一個常人對事物的無動於衷與佛家說的如如不動是一種狀態嗎?

答:常人對事物的無動於衷跟佛家的如如不動本質是不一樣的。實際上佛家所講的如如不動,是真正地達到全然的高維智慧狀態的時候,自己的內心不為所動。而常人對事物的無動於衷,是沒有任何的覺察。佛教講的人的內在成長實際是對周圍的世界不斷地去承擔,而不是對周圍的事物無動於衷,因為周圍的事物沒有一件不是自己內在的投影。生活在一種覺察的狀態,隨時知道周圍的事情在提醒自己的智慧,這是佛家修行者的一種狀態,而他又不會成為現實相的奴隸。佛家講的如如不動是一種定,是因為維度的境界而產生的大定,而不是對周圍事情的一種麻木狀態,反而是對周圍事情全然覺知的狀態。

93.問:劉老師,我想問一個關於教育的問題。因為教育是決定人類未來的。人類的知識浩如煙海,一個人窮其一生都學不完,不要讓我們的孩子淪為知識的搬運工和奴隸。如何用您傳遞的思想指導孩子的教育呢?作為家長要不斷成長,追求內在圓滿的智慧,保留孩子活在當下的能力不被破壞,學多少知識不重要,可以這樣理解嗎?

答:關於教育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承認孩子帶著他與生俱來的高維智慧。教育的最初是持續地呵護和喚醒他與生俱來的高維智慧,這就是童子功。我們能不能在初期保護好孩子的童子功?因為每一個時空的遊戲規則是不一樣的。在我們現在這個時空裡面,要讓孩子學會這個時空的遊戲規則和駕馭工具的方法,這個相當於內功和兵器。一個人內功強悍的時候,他赤手空拳也可以打遍天下;如果這個人在內功強悍的同時,又能借助兵器,那他的知能和體能就得到了充分的延伸,他的功能就能更好發揮。所以,他的內功,也就是他內在的智慧和現有的遊戲規則結合,駕馭工具的方法是我們設計教育的關鍵點。

我們現代教育能把這兩點完整地融合的話,對孩子的教育是有幫助的,持續喚醒智慧,並能夠讓他自在地活在當下,在當下呈現意識能量和物質能量高度的和諧,融人這個時代,同時讓這個時代成為他修煉的真正道場,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是未來教育的趨勢。

94.問:劉老師您如何看待伊朗的Keshe科技?您認為它在未來十年內會真正改變人類的能源獲取狀態嗎?

答:這個Keshe的科技只是向我們證明了一件事情,在這個宇宙空間,我們在三維認知的這些技術是完全可以輕易地從高維加以突破的,可以透過高維突破我們三維現實的一些認知。但是這些科技在現實的生活中實現,它本質的意義並不大。因為我們人類在科學技術上的發展同時也會引起人類更大的貪心,而且有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因為科技發展是人為,所有的人為都是違背自然的,都是違道的。Keshe科技在未來,在我們的三維空間也許會有一些現實的應用,但這個應用不重要,而這個事件的呈現只是告訴我們,我們是完全可以突破三維認知的,而這個突破應該發生在每一個人的內在,而不是依賴別人創造了什麼。

就像喬布斯發明蘋果機一樣,蘋果技術的發明過程,是他通透地跟高維連線而呈現出的自己的踐行過程,這個過程中他自己會受益,但這個過程所產生的結果卻使很多人產生了迷惘,產生了糾結、困惑,產生了障礙。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的已經存在的現實的實體意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發明的過程裡面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真正的高維資訊是可以與我們的內在全然連線的,這個過程重要。所以一切發明的過程的當下有意義,而發明出來的結果沒有意義。

95.問:老師怎麼理解多重宇宙?是否也是高階維度的集合體?在量子力學理論和絃理論中,多重可能性同時存在,如何理解?

答:所謂的多重宇宙實際上就是我們講的多維,從縱向來說它就是維度,從橫向來說它就是不同平行的或者平等的投影。這種多重宇宙的呈現實際是一種對宇宙的描述,維度只是體現它的自由度不同而已。所謂量子糾纏實際上是這樣的,這個宇宙空間只是我們的意識創造的。因為在任何一個質點裡面,都具足宇宙中的所有智慧。所有的智慧、所有的能量在一個質點裡都具足了,這一點就是量子糾纏的本質。

量子糾纏告訴我們,在一個地方發生一個基本粒子的變化,跟它相應的另外一個粒子,不管相距多遠,都會同步產生變化。相距多遠是我們人自己創造的空間臆想,實際上它在一個質點裡面根本沒有距離,在一個質點裡面它可以發生一切可能。從一個質點出發你可以創造任意的邏輯,在一個質點創造的任意邏輯裡面是可以和任何資訊產生對接的。所以這個空間中的邏輯其實是沒有障礙的。當我們執著於一種邏輯的時候,我們就被這一種邏輯障礙了,當我們發現所有的邏輯在一個質點裡全部相連的時候,只要我們找到那個質點,那所有的邏輯之間全部是相通的,這就是量子糾纏的本質。沒有理解到量子糾纏的這種本質的時候,只是對量子糾纏的空間的中間形態的一些描述,這種描述的意義其實並不大,因為它很快會被人們的認知所突破。

96.問:意識維度與潛意識有何關係?

答:在三維空間的資訊沒有成像的部分,我們把它稱之為意識,所有的呈現都是因為意識的參與而呈現。這就是在量子物理裡講的“量子物理實驗的結果與實驗人的意識相關”。我們講到《易經》中的數理解讀時,已經告訴大家第三個能量波帶著人的主觀意識,這個主觀意識投影出來的像就是我們看到的世界。所以人的意識是可以在三維空間裡起作用的。你說的高維意識實際上就是潛意識,意識進人三維和四維的零界態的時候,就進入我們在三維空間裡沒有辦法精確描述的意識,這就叫潛意識,它潛在意識的更深層次的地方。跟我們內在高維連線的意識我們把它稱之為超意識,超意識的最終極限就是N維(N趨於無窮大)。

97.問:當下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現狀?

答:當下面對現狀其實就是覺察,反求諸己。任何一個現狀的呈現其實都是我們內在的投影,所有現狀的呈現,所有的認知都是障礙。我們當下覺察人生這道應用題,反求諸己,讀懂這道應用題,然後去顛覆這個認知,當我們顛覆這個認知的同時,我們內在就提升了。

98.問:存在為反應,永無止境,這是否說明人類只要活著,就不可能達到道的程度?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跟事物?

答:關於存在和道的概念,我們講每一個人自身主體是真正的字宙,而且是真正有意義的,你看到的所有人其實都是你投影出來的。所以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真正成道的人,對我們每一個個體來講不重要,關鍵你自己是否能夠成道。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意識能量維度在哪兒,自己的境界在哪兒,自己當下的生命狀態是什麼。關於這個世界上誰成道誰沒有成道沒有本質的意義。如果你看到了這個世界上有成道的人,說明你有成道的基因;如果你覺得世界上沒有成道的人,說明你成道的基因還沒有打通。佛看眾生皆是佛,當你自己是佛的時候,看這個世界上全是佛,當你看這個世界上全是魔的時候,說明你自己被魔障礙著。

99.問:可不可以分享一個您自己因投影源而改變投影像的例子?

答:在現實生活中我極少用實際的案例。為什麼不用案例,是因為現實中的人太容易模仿案例,當我們去模仿案例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就已經被誤導了。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案例可以被全然地模仿、全然地複製。我們只是借這個理講這件事,讓我們每個人自己去悟、自己去證,你不需要模仿任何人的成功案例,所以現實中我基本不講案例。如果有人想用他自己的事情來證明什麼,那麼可以直接地單線地溝通,一對一地溝通,在那個當下能夠感受到彼此能量的共鳴和共振,而產生一種當下的彼此的喚醒,這件事情有意義。而在現在這個狀態中去講一個案例的話,有可能會誤導各種人,因為每個人看一個案例的角度不一樣。

100.問:人本自具足,如何解釋有的人一出生就有精神、智力、肢體的殘缺?

答:這裡講的本自具足,不是他所呈現的現在的生命狀態的本自俱足,而是指他內在智慧實際是本自具足的。每一個人呈現的出生時的狀態實際上反映了他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題目來到這個世界。這個人生題目可以出自他的身體,也可以出自他的認知,或出自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個生命將演繹出他這一場考試所面臨的題目。但是這場考試的背後,他的內在實際是具足圓滿的。而由於他的認知創造了他在現實中的生命狀態,這種生命狀態可能是帶著疾病,可能是帶著有限的認知,帶著災難,同時也可能帶著他的地位、他的榮譽,等等。

101.問:閉合四維只能看到投影產生的像,開放四維既能看到像,又能看到源。這樣的陳述貼切嗎?

答:確實是這樣的。閉合的思維看到的就是相,因為他執著在相的空間層次;開放思維能夠看到投影源和投影像的關係,當看到投影源和投影像的關係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知道透過投影源怎麼才能改變投影像,在邏輯上是這麼建構的。

102.問:佛教中的唸經迴向是否真實有用?比如一個業障很重的修行人感應到另一位修行人對他的誦經迴向,是因為意識維度的不同還是心靈相通的感應?

答:首先,解釋一下“迴向”。為什麼叫“迴向”?大家有沒有仔細琢磨過這個問題。當你念經的時候,如果你把這個能量給另外一個人,用得著用這個“回”字嗎?其實根本不用這個“回”字,當你用“回”這個字的時候,一定是迴歸向內了。迴向給誰了?是不是就回向給了你自己的那個認知了?迴向給了你自己的內在了?所以,所有我們誦經的功德“迴向眾生”——這個“眾生”在哪兒?眾生是我們內在認知的投影。迴向,不是把能量回向給那些投影上,不是把能量輸入到或者投射到那按投影上,而是迴向到自己的內在。它是以眾生相存在,但其本質是迴歸內在。

所以,所有的迴向都是向內的。當所有的迴向都向內的時候,自己內在的念,會因為這個能量——高維能量跟它的共振而對“相”產生相應的作用。從而你就會看到,你就會感受到所謂其他人會有感覺。那個其他人也是你投影的相,而你相信你內在的能量、你的投影源的能量會對“其他人(即你投影的相)”產生作用。當你相信它會產生作用的時候,這個作用就會再次投影出來,這就是你看到的另外一個人,因為迴向而獲得了變化,或者說他接到了所謂的迴向。

103.問:“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那麼是我們所有人共同擁有一個宇宙,還是我們每個人都和自己的宇宙是一體的?

答:當N維(N趨於無窮大)的時候,整個宇宙是合一的——也就是說所有的投影源都來源於那兒,我們都是這個投影源投影出來的像,所以在那個境界上就是合一的。而任何一個質點中,具足宇宙中的所有資訊和它們的相互關係,所以在零維也是合一的。而零維和N維(N趨於無窮大),二者所說的是一回事,它們也是合一的,所以真正的合一是全然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