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市發生水災。”
“Z市某大型圖書公司在急降雨引起的水災中損失嚴重。”
“鼓勵大家以購書形式支援受災圖書公司。”
一覺醒來,這條新聞成為各大社交網路平臺的熱點新聞,蘇童全天都在關注新聞進展中度過。
當得知圖書公司在這次災難中的受災情況,蘇童坐不住了。
合眾島的書店業務由蘇童主導,開辦以來,蘇童從線上和線下兩個方面經營。
線上的合眾島品類多元,考慮到公司經營成本問題,蘇童還沒有在這方面投入太多。
線下的合眾島空間有限,蘇童主打文史哲類書籍,偏向於優先選擇經典品類進行售賣。
為了充分利用好線下空間,蘇童還主持做了書友會、讀書沙龍、新書釋出等讀書活動,形成了周邊讀書愛好者的小圈子。
蘇童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開一家自己的書店。這有點像很多貪吃的小朋友想要成為百貨商店的老闆一樣,蘇童開書店很大部分是為了於己方便,有充足的時間和書接觸。
這家在水災中圖書受損的公司老闆應該更加也是一位重度愛書者吧,蘇童不由得愛屋及烏。
既然是同行,那就更應該幫忙了。蘇童提前開始了在對線上數字化書店的推動,和那家書店建立了聯絡。
對方很願意合作,同意盤點完現有庫存後,第一時間按照蘇童的需求把店裡的書籍運送到蘇童指定的庫房。
庫房位於Y市六環邊上,是蘇童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的。蘇童發現,現在有很多靈活性的庫房租賃服務,價效比很高,剛好滿足蘇童把數字平臺的書籍品類存放在庫房,只要客戶下單就直接傳送的需求。
蘇童認為,現在很多的讀者已經不是進入書店選書後的即時性購買,而是也像電子產品、家電和日常用品一樣,更注重商品的時效性。
有些書,顧客還沒有光顧書店,就在網際網路的營銷之下進入讀者心智,他們此時要做的只是希望這本他們想要讀的書放到自己的書桌上,避免去書店尋找、排隊結賬等和讀書無關的程式。
所以,蘇童希望,那些經典的暢銷書籍能夠像快餐一樣最快送到讀者面前,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從網上店面和線下有效的發貨運輸體系出發,做到最快的發貨速度。
蘇童把這一思路也用到了線下書店的經營中。蘇童借鑑宜家模式,讀者選好書後,如果覺得攜帶不便,可以在付款後選擇由店員直接寄送至指定地址。
這一模式會受到很多采購客戶的歡迎,他們只需要做好選品,就可以悠哉遊哉回去,等待送貨上門。
還有一些把書作為禮物的顧客,直接由書店代寄,還能選用書店統一設計的精美包裝紙,給顧客節省了大量時間。
忙碌完這些,蘇童又開始每天雷打不動的書稿寫作。
合眾島真是一個天然適合寫作的地方,這裡有咖啡、簡單的餐品,哪裡也不用去就可以沉浸式的泡一天。
工作之餘,再去樓上的普拉提館做一個小時的運動,簡直快活的如同神仙一般。
“這不都是你當時的想法,綜合生活空間,正好什麼需求都能夠滿足。”紫羚打趣蘇童道。
其實按紫羚的想法,她更願意把書店的空間用來作為小孩寫作業的自習區,因為對她來說,能在工作之餘陪伴聰聰是一件非常符合她心意的事,可是誰讓蘇童喜歡書,最開始的創意也是她提的,自然就形成了現在的格局。
紫羚有時候不免想,等到蘇童有了孩子或許會提議把書店改成兒童遊樂室,那就好玩了。
既然合眾島書店的線上平臺開啟,蘇童就不得不開始想一些營銷活動讓大家發現合眾島的新綜合空間——線上書店空間。
蘇童給線上書店取名合眾島·書之家,意在把線下空間作為書之家的一部分,讓書之家得以在各種方面尋找它發展的可能性。
出來多品類、快速物流的優勢,書之家的另一個特色很快被蘇童找到了,那就是開辦線上讀書活動。
以前線下沙龍的方式具有私密性和封閉性這樣的優點,但其缺點就是傳播性不廣,只能一次性進行無法進行復制,但蘇童覺得有些品類的書籍大可以採取線上可複製化傳播的途徑,讓書之家的觸角足夠長遠。
如此目標的直截方式之一就是創辦自主媒體號。
那天,蘇童小心翼翼地把攝像頭對準了自己,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分享她剛剛看完的《蘇菲的世界》的讀書心得。
“好像沒那麼難嘛。”
蘇童就像書中的蘇菲一樣,後者在哲學的世界裡徜徉,前者在直播吸粉的實務中沉迷。
“那就做起來吧。”
蘇童暗自鼓勵自己。
以前蘇童是做過幾個讀書自媒體賬號的,但她發現傳遞的效果遠不及影片方式,同類影片類的讀書賬號粉絲量普遍高於文字類讀書賬號。
這就是時代的力量吧。當紙媒遇到長影片、短影片,其優越性有限,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蘇童也和很多數字時代的原始人一樣,對這些新鮮事物非常牴觸,尤其是想到一張老臉對著影片賣弄,蘇童就覺得自己不是那號人。
可自從黃凌兒三天就成去挑戰主播角色後,蘇童開始反思自己的落後想法。
最近這段時間,連隆蓮菲也開始在自己的影片號上分享他們店的飾品特色,已經吸引力很多人追更。
“再不追趕時代,時代就要拋下我啦。”
蘇童有了危機感。她所做的行業就是傳承了上千年的圖書出版行業,如果再不擁抱新技術,恐怕就在沒有機會了。
蘇童終於下定決心向讀書類影片頭部博主靠齊,開始錄下了她的第一期讀書影片,當蘇童小心翼翼來檢視成果的時候,她的雙眼不自覺成了彎形:效果還不錯的。
現在的影片技術很發達,自動的美顏效果會讓人顯得非常上鏡,蘇童暗自覺得,也許她會和大家一樣,真正喜歡的是鏡頭裡的自己,當直面本人的時候,就只好涼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