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常的週末一樣,姜悅又是在週六的時候起了一個大早。
早上六點的時間,天還沒有完全亮。
現在是差不多深秋的季節了,也是要換上長袖,穿上外套的季節了。
姜悅按照著平時的習慣打算先出門去公園的湖邊散散步。
在姜悅收拾好準備出門的時候,她還特意看了母親和弟弟分別所在的房間,還是和往常一樣,房門緊閉。
也不知道姜悅母親和弟弟有沒有醒,帶著這樣的疑問,姜悅出了門。
姜悅不會騎腳踏車,家裡也沒有買腳踏車。而她在週末早上要去的公園距離她家有十幾公里,公交車站離姜悅家所在的居民樓的距離又是比較遠,一般走路都要走十幾二十分鐘。
但是就算是很遠的距離,就算是會花費一部分的時間,就算會佔用自己學習的時間,姜悅也要去。
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心靈能夠短暫的棲息。
只是希望自己能夠短暫的逃避待在家裡才會感覺到的特有壓力。
不是說姜悅不喜歡家裡,只是姜悅覺著自己要是整日待在家裡的話,是會溺在家裡的溫潭的。
要是一整天呆在家裡,姜悅害怕,自己想抵抗、想逃離原生家庭的意志力會受到磨損。
她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意志力很厲害的人,也無法保證自己在家裡面對只會躺在床上玩手機和刷影片的母親和弟弟的時候自己會不會也淪陷並加入他們。
姜悅無法確定現在的自己能不能做到。
但是因為之前的自己在兩人都在玩手機併發出哈哈大笑的聲音的時候沒有忍住誘惑,所以嚐到了苦果。
初二的時候,因為抵制不住誘惑,看著母親和弟弟在吃飯的時候也是拿出手機,邊玩邊笑,當下沒有控制好自己,也是拿起手機,看起了當下最流行的電視劇、偶像明星、和綜藝。
這樣放縱的惡果不是一下子就展示在人們眼前的。先是試卷上有好幾處不改錯的地方出現差錯,後來是考試的排名漸漸地,一位一位地下降,後來是幾位幾位地下降,最後是在初二寒假前的期末考試給了姜悅重重一擊。
曾經的年級第一,年級排名中上的人在期末考試的排名是年級倒數三百多名。
整個年級一千多人,姜悅的名次在七百多名,班級最後一名。
那是至今為止姜悅人生中最狼狽的幾天,不是物理意義上的,是精神意義上的。
那時候的姜悅根本沒辦法跟他人對視,她不敢看任何人的眼睛,怕自己會從她們的眼裡讀出任何情感。
同學的不解、驚訝、幸災樂禍,老師眼裡的恨鐵不成鋼,母親和弟弟的嘲諷,父親的生氣。
這些從眼神中流露出的情感姜悅到現在還能記得。
可能是因為記憶的加工,從現在的姜悅的視角看當時的自己,她覺著當時的自己就是一位修行者,在最終的旅途中找到了自己的路,獲得了自己的成功和感悟。
就算是現在的姜悅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會有當時的那份魄力,是否還擁有著面對著大家的非議,在整個寒假期間都受到自己父母和親戚潛意識的逼迫和嘲笑的壓力下始終保持著一往無前的毅力和勇氣。
在深深地迷戀上玩手機的日子裡,姜悅時常被一些熱血的成長故事吸引著,她也時常會幻想很弱的自己在變強之後會打臉所有人,讓那些所有瞧不起她的人對她刮目相看。
然後,和自己的對手成為好朋友,一起進步,共同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在姜悅最初迷戀上這種劇情期間,她的成績並沒有很大的退步。
現在想來可能也是因為這種原因吧,就算有一個明面上不是很喜歡她的女同學,姜悅在初一年級分班後來到新班級的人緣還算是不錯的。
大家都挺願意和姜悅說話,向她請教題目,和她聊一聊最近的娛樂新聞和各自喜歡的明星和電視劇。
姜悅也很高興,以為自己找到了可以一直說話的朋友。
年少的姜悅以為那就是所謂的朋友。
當時的姜悅沉浸在能有人跟自己說話的喜悅之中,所以全程沒有注意到在每次月考成績的成績單出來之後,那些跟自己玩得比較好的人看向自己的越來越不屑的眼神。
只是這種眼神在看向姜悅的時候不是很明顯,當時的姜悅完全沒有意識到深埋於野心之下的挑釁眼神。
在期末成績和年級排名出來的那一天這種眼神完全地顯露在了姜悅面前,也完美地撕碎了和平假象下的美好畫布。
動漫和小說裡的主角在受到磨難的過程中會遇到自己的光,會遇到自己的良人,會遇到為自己指引方向和擺脫迷津的智者。
姜悅以為自己也會遇到。
沒有。
生活不是小說和動漫,沒有那麼多熱血和感動的情節,這世界上多的是落井下石的小人。
青春期時期有點中二的姜悅在還沒有徹底地陷入中二病之前就已經認清了現實和想象的區別。
成長的過程是很難的,學習的過程也是很難的。
在初二的寒假,姜悅在充滿了飯桌上親戚的言語諷刺和母親和弟弟奚落嘲諷的日子裡努力學習著之前落下的知識,也在努力預習著下學期的知識。
有多努力呢?姜悅只知道自己將當時市面上所有的初二上學期的習題冊都做了。
可是這樣的努力還是遠遠不夠。
在開學之後開學考試的成績出來之後,姜悅的年級排名上升到了年級名、班裡四十個人的二十名。
自己在努力的同時別人也在努力。
比自己更有天賦的人比自己更努力。
初二姜悅所在的班級是全年級最好的班,每個人都很厲害。
經過了一個寒假的努力姜悅只是勉強追上了大家而已。
開學之後的這段時間姜悅感覺不是很好過,特別是在開學考成績出來之前。
走在路上的時候強烈的自卑感不敢讓她直視任何一個人的眼神。
內心沒有任何力量的她面對實在是要來跟自己說話的人是很沒有自信的。
這種感覺在寒假前期末成績出來之後是最明顯的,在開學考成績出來之後就淡了很多。
後來在初三上學期的時候姜悅還是繼續成為了年級第一,並且這個成績一直保持到了中考之前。
後來的姜悅以中考成績年級第一,市前三的名次進入了市一中,成為了老師口中對下一屆學生所說的“你們上一屆的一個很優秀的學姐”。
不過,那是以後的事,處在現在這個時空的人沒有辦法知道以後的事。
當時還是初二,一直在為提高成績而在努力學習的姜悅也不會想到,幾年後她會成為那些別人家長認為的很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
明明也沒有過幾年,但是姜悅就是覺著從初二年級開始,她就是變了。
不是物理上的變化,是心理上的變化。
在努力提高成績的過程中,姜悅一直都是一個人。
姜悅覺著自己一直都是一個人孤軍奮戰。
不是說父母和老師沒有給自己任何幫助。
姜悅心裡很清楚,在自己努力提高成績的那段期間,母親一直在有閒暇時間的時候跟自己說讓自己好好學習,說自己十五六歲的這個年紀在古代的時候早就已經嫁人了。
她還說如果自己不好好學習的話,將來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早早嫁人了。
姜悅知道,姜悅一直很清楚,所以姜悅很努力地,一刻也不敢停下來。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真的很累,真的很無助。
就算是在接下來的幾次考試上,姜悅的名次提高了很多,重回班級前十,甚至是前五,甚至是班級第二。
就算是姜悅身邊圍著她說話的人又漸漸多了起來。
姜悅還是感覺不開心。
因為現實還是跟小說動漫不一樣。
現實裡沒有跟小說動漫裡一樣會主動注意到自己的老師。
還是跟小說動漫裡不一樣,姜悅沒有遇到看到原本成績很好的學生成績在下降而為學生費心思的老師。
在成績下降的那段時間,姜悅一直清醒地墮落著,不僅僅是因為沉迷手機,更多的是她也想讓老師關注自己。
她也想讓老師來拯救自己。
在成績下降的那段期間,看著老師和坐在她身邊的同學親密的講話,姜悅是羨慕而且嫉妒的。
看著老師和她們親密地談話,姜悅也總是會努力插嘴進去,然後做出各種奇怪的動作來彰顯自己的不同。
只是依舊是沒有人理她。
姜悅也只是尷尬地笑笑,然後在聽老師跟同學的對話的時候用渴求的眼神看著老師,心裡說:
看看我吧,關注關注我吧,能管管我嗎?
老師,你多關注關注我可以嗎?
姜悅在心裡卑微地祈求著。
這是她的祈求一直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在那之後的姜悅漸漸地又明白了,原來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
別人是不會理解的。